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20 07:25:3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優(yōu)選)語文教案4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yōu)選)語文教案4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戰(zhàn)利品”的意義。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fā)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來初步領會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設疑解題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課件相應顯示大海的.動畫畫面。

      師:這首歌聽過嗎?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學們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樣的呢?[出示:()的大海]

      2、板書:海,用海口頭組詞。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與海有關的,題目叫趕海,板書:趕海

      4、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你準備怎么學習呢?

      2、出示要求:

      (1)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自學生字新詞。《》

      (3)標好自然段序號。

      3、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師相機正音。

      一支歌暑假

      舅舅

      東逃西竄

      夾住

      癢癢的大蝦一捏

      俘虜

      似的螃蟹努努嘴兒

      嘿哩

      束手就擒哎喲大螯

      長須

      (2)你覺得哪幾個生字特別難寫,能想個辦法記住它嗎?

      (3)哪些詞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來理解的呢?

      4、同學們已經(jīng)讀準了生字,剛才你們提了許多問題,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問題能自己解決。

      5、交流。

      6、把你最喜歡的段落練著讀一讀,待會兒老師幫你們配上音樂。一邊讀,一邊還要想想這一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

      7、配樂朗讀,再說說每小節(jié)的大意。

      8、配樂齊讀。

      三、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一、學習古代詩歌,幫助學生了解唐宋詩歌在我國詩壇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歷史和古人的社會生活,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和人民。

      二、會認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三、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設想

      一、這首古詩,讀起來瑯瑯上口,容易記憶。應讓學生多讀,不必硬從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詩人抒發(fā)的強烈感情。

      二、采用學生自讀、教師點撥輔導、自讀測試的教學方法。

      三、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chǎn)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無數(shù)詩人,像滿天的星斗一樣。最難得的是其中不少詩人,能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從各個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會生活的.復雜面貌。

      今天,我們將要一起學習另一位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寫的一首古詩《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導自讀

      (一)自讀《送元二使安西》

      1、學生自讀詩歌并完成以下作業(yè):(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釋下列詞語:

      悒 客舍 盡 故人

      (2)試著理解古詩的意思。

      2、討論自讀作業(yè):(師生共同評定、明確)

      第1題:浥:悒(yigrave;)濕潤。

      客舍:客店、旅店。此處指餞別的處所。

      盡:“進”。

      故人:老朋友。此處指元二。

      第2題:從詩題可知,這是一首送人赴邊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詩人的摯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歡以行第相稱,表示親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點。(引導看注解①)

      本詩辭情意兼美,有景語,有情語,情景交融,感情深蘊,余味無窮。

      首句,點明送別的地點、時間、天氣,早晨一場蒙蒙的細雨,如絲如霧、輕輕地灑掃了昨天灰塵飛揚的阡陌交通。滋潤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醞釀送別氣氛。

      第二句:為送別布景設色,緊承首句。一場如酥小雨,滋潤了清晨初春的空氣,給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見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邊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兩句勾勒了一幅色調(diào)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huán)境。

      三、四兩句由寫景轉(zhuǎn)入送別,老朋友相送餞別,心中依亦不舍,千言萬語無從說起,只能頻頻勸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陽關,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以尋常話語表達了蘊藉無窮的感情。

      3、在自讀基礎上試譯全詩。

      譯文:

      渭城早晨的細雨,潤濕了路上輕飄的浮塵,

      客舍邊一片青翠,柳色嫩綠清新。

      臨別的時候,勸你再喝完這杯酒,

      向西邊出了陽關,就再也沒有我這樣的故人!

      4、試背這首詩。

      三、拓展練習。

      我還知道別的表達人間真情的古詩詞,我來給大家背一背。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語和句式,并總結(jié)詞類活用的規(guī)律。

      (二)能力目標

      1.能根據(jù)句式特點、詞類活用的規(guī)律,熟練翻譯文言語句。

      2.掌握本文的論證技巧和說理方法。

      (三)德育目標

      理解文中闡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張。

      (四)美育目標

      欣賞孟子散文的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帶鋒芒、富于鼓動性以及善設機巧,引人人彀,先縱后擒,用比喻說理,論辯是非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產(chǎn)”的具體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體內(nèi)容;

      3.體會文章磅礴氣勢及形象的說理;

      4.學習孟子的論辯技巧;

      5.文言實詞、虛詞及重點語言現(xiàn)象和句式特點;

      教學難點

      1.孟子的實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張及在文中的體現(xiàn);

      2.孟子的論辯技巧;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課前結(jié)合書下注釋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內(nèi)容。

      2.閱讀課本中郭預衡的《<孟子>簡介》,找出要點。

      二、關于孟子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

      1.民本主義思想。

      2.邦國的主權在民。

      3.對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從的。

      4.政事以民為歸宿。

      5.用人以民意為準。

      6.國家應以保民為職責。

      7.國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樂業(yè)。

      8.孟子反對不義的戰(zhàn)爭。

      孟子善辯,在論辯時又善設機巧,先縱后擒。散文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

      三、課文誦讀、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2.文章的結(jié)構如何劃分。

      明確:

      1.孟子和齊宣王的談話主要內(nèi)容的實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張。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據(jù)第一部分內(nèi)容,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

      第三層:從“王說”到“王請度之”。

      1.學生朗讀第一層,抓住重點詞。

      “是以”屬固定詞。

      “臣未之聞也”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的“臣未聞之也。”

      (書下注釋中重點詞語)

      教師點撥思路:

      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以“臣未之聞也”一句巧妙地將話題轉(zhuǎn)向談論“王道”。

      2.學生自讀第二層,明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體會“以羊易牛”的闡發(fā)藝術。

      重點詞:

      “莫之能御”屬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莫能御之”。

      “之”字一詞多義現(xiàn)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見之”。

      3.學生自讀第三層,概括大意,并用兩個字概括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確: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

      教師點撥:

      “危士臣”“朝秦楚”屬使動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與”“何以異于鄒敵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讀后譯再背。

      抓住“進”“愿”“恒心”“仰”“俯”“謹”等重點詞。

      三、作業(yè)

      課后思考與練習二、三。

      第三課時

      一、學習孟子論辯技巧

      學生速讀課文,找出話題切換,理出作者論辯思路。

      明確:

      1.齊宣王以問“霸道”開頭,被孟子“臣未之聞也”巧妙將話題轉(zhuǎn)向“王道”的'討論。

      2.從“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將對齊桓晉文之事的注意轉(zhuǎn)到對“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對“仁政”的議論,說明齊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為。

      4.列舉“霸運”的種種危害,從而襯托王道仁政的益處,進而激發(fā)仁政之道的具體措施。

      二、領會孟子形象說理,善用比喻的妙處

      學生歸納文中比喻句。

      三、作業(yè)

      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了解農(nóng)村欣欣向榮的美好生活,培養(yǎng)學生建設家鄉(xiāng),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崇高理想,6.*在希望的田野上。

      2.學會生字,通過對詞語的理解了解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建設家鄉(xiāng),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崇高理想。

      教學難點

      理解“我們的家鄉(xiāng)、理想、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意思。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

      6.*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朗讀全文(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1.提問:“希望的.田野”指的是什么?

      2.逐段朗讀,說一說每一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寫了美麗的村莊,有新房、小河、麥子、高粱、荷塘,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6.*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2自然段:寫了祖國農(nóng)、林、牧、漁等的興旺景象,寫了農(nóng)民、牧人、漁人。

      第3自然段:寫了人們歡樂、幸福的情景,生活在變化,人們心情也在變,包括老人、孩子們、小伙兒、姑娘。

      3.有語氣地朗讀,體會意思。

      三、聽錄音,體會全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5-30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5-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yōu)秀教案04-11

    精品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10-10

    有關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簡單05-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欧美三级 | 亚洲中文字幕码在线电影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三区 |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