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時間:2024-10-02 00:36:12 偲穎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通用11篇)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規律,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詞。

      3、積累詞語。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規律自主識字。

      2、創設情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具準備:

      1、學生自制識字課本(可剪剪貼貼,或請家長把自己會認的字寫出來)。

      2、教學課件。

      3、識字蘋果樹。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去發現

      1、同學們,歡迎大家到語文園地來做客。(教師邊說邊出示圖標),我們先一起完成第一題:我的發現

      (1)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出示大眼睛圖片)

      (2)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詞,說一說你發現什么啦?(教師出示掛板,與書上的第一組相匹配)

      學生A:我發現左邊的漢字比右邊的漢字多了偏旁。

      學生B:我發現把左邊的偏旁去掉就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我還發現這些字的讀音有些像。

      (3)他們說得非常好(獎給發言學生大眼睛的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4)再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組字詞(教師出示),說說你們又發現什么啦?

      學生A:這一組左邊的字比右邊的字少了偏旁。

      學生B:我發現給左邊的漢字加上偏旁就能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這些字的讀音也有些相同。

      (5)你們真會發現(獎勵學生大眼睛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6)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請學生們讀一讀并組成詞語。

      (7)小結:聰明的'同學們,說一說你們記字的方法。

      學生A:這幾個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記住的

      學生B:前三個字我是用去偏旁記的,后三個字我是用加偏旁記的。

      教師:同學們總結的方法好極了,許多漢字都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記憶,想一想還能說出一些嗎?(讓學生舉例說明)2、接下來,我們繼續去發現。

      (1)你們看這些詞語(教師出示)讀一讀。

      張貼一張畫東張西望

      開張張爺爺張開嘴巴

      (2)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帶點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嗎?誰說一說。(待學生發現后指名說一說,能說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還能說出帶有張字的詞語嗎?指名請學生擴詞。

      第二課時

      帶領學生去積累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數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各個小組采用輪流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2、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3、自由背誦小詩《鞋》。

      4、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一、口語交際。

      1、創設情景,激發交際欲望。

      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好幾篇關于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課文,許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學著幫父母做家務,可前兩天,我卻收到了一位同學的來信,向我訴說了他的煩心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你們先猜一猜會有什么煩心事呢?

      2、揭開謎底,引出交際話題。

      (1)教師讀這封信,揭開煩心事到底是什么?

      (2)尋找有類似苦惱的同學。

      (3)揭示交際話題:出主意,想辦法。

      3、引導交際主題,開展討論交流。

      (1)找根源:說說父母為什么不讓這些同學做家務?

      (2)出主意:怎樣才能說服父母?為什么?

      (3)想辦法:在什么情況下,怎樣做?

      4、分角色表演,評價激勵。

      (1)小組內分角色練習。

      (2)選出代表上臺表演,評價激勵。

      二、識字交流,擂臺賽。

      1、拿出自己的漢字積累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識字賽。評選一名在看電視時認識漢字最多的同學。

      2、每組優勝者再比賽,選出第二期擂主。頒發小博士帽。

      3、布置下一期擂臺賽內容:看誰積累的食品商標最多。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規律,自己小結識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字;

      3、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

      學習識記生字的方法。

      教學難點:

      展示自己從電視里學到的生字,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小朋友,我們都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平時在家里,你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干些什么呢?

      2、我會認

      (1)我們和爸爸媽媽看電視的時候,電視中出現的生字,爸爸媽媽會教給你們聽嗎?看電視,你們都認識了哪些字?

      (2)學生拿出自制的識字課本,分小組互相交流看電視時認識的字。(3)學生全班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教師和同學評議。

      (4)小組學習“我的發現”中的漢字,讀讀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5)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總結識字方法。

      (6)認讀生字卡片(學生說一說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3、讀讀想想

      (1)小組學習:讀一讀這些詞語,你發現了什么?

      (2)你還知道哪個字,也和“張”字一樣,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3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認字。

      2.知道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鞏固以前學習的字詞,會背詩歌《鞋》。

      4.口語交際,懂得從小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教學重點、難點:

      能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運用課上學會的方法學生活中的字。

      教學準備:

      自制識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能自己發現識字的規律,小結識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字。

      3.能將所發現的規律用于生活中的識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都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平時在家里,你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會認

      1.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電視的時候,電視中出現的生字,爸媽會教給你們嗎?看電視,你們都認識了哪些字呢?

      2.學生拿出自制的'識字卡片,分小組互相交流看電視時認識的字。

      3.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識字的方法,教師和同學評議。

      三、找規律識字

      1.出示熟字漂、飄、完、園、直、扁,讀一讀。

      2.同時出示漂、飄,你發現了什么?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piao,這種去掉偏旁變成一個新字的方法叫減一減的方法。

      3.那么我們給一個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木=植)

      4.請學生自己看語文書,認記生字。(可以小組合作)

      5.用生字卡片檢查。今后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方法認記其它的生字。

      四、讀讀想想

      1.小組學習:自由讀,指名讀。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2.告訴學生: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思不同。

      如張字。

      3.你還知道哪個字,也和張字一樣,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4.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舉例樓老師樓梯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積累一些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2.培養學生說完整話的習慣。

      3.熟讀背誦《鞋》。

      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小組合作讀,請小組長檢測。

      4.各小組采用輪讀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自由讀,啟發學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間會說些什么?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3.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4.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5.自由背誦小詩《鞋》。

      6.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課時目標:

      1.能完整地講述做家務事的經過。

      2.愿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關心體貼長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在家做個家務事嗎?

      2.你為什么沒做過?能給大家說說當時的情況嗎?

      二、展示畫面,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境一

      1.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媽媽和小明,媽媽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小明,還要做許多的家務事,小明就想幫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可媽媽說小明還小,不會做。小朋友們,他該怎么辦?誰來幫他出出注意?

      2.討論交流。

      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愿不愿意幫他想想辦法?

      a.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b.小組內表演。

      c.上臺表演。

      d.小組自告奮勇上臺表演。

      e.評一評最佳口才獎。

      看看哪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好的方法說服媽媽。

      (二)創設情境二

      剛剛有幾位同學都說做過家務事,那誰來給大家說說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1.說你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2.個別說說做家務事的經過。

      3.全班交流。

      (三)創設情境三

      通過剛才的交流,教師發現同學們個個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現該大家看呢?那我們就來一個小能手爭奪賽吧!

      1.分成幾個小隊,如蘋果隊、橘子隊等,每隊都做不一樣的家務(如疊被子、抹桌子、整理書桌等),全班學生分別到各個小隊去做家務(自己想去哪個隊就去哪個隊)。

      2.每個大組挑選一名代表上臺爭奪小能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書桌上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

      3.在隊中進行家務比賽,做得好的評為小能手并獎勵一朵小紅花。

      三、總結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些什么想說的嗎?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搜集并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飛行的秘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為人類造福的。

      教學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教學準備:

      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是(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2、師檢測讀生字和課文的情況;特別強調注意“蝙、熒”的讀音;

      3、自己默讀課文,試著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生反饋,并要求學生說出歸納的方法

      5、師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可以用課題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還可以用抓住要點的方法。

      三、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關聯詞,說說從這個關聯詞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問,請練習疑問句的讀法。

      2、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結論呢?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你可以通過填表,也可以通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讀情況。

      4、請生上臺介紹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

      5、從“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合作學習,突破重點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仔細品讀七、八自然段

      2、小組代表反饋交流

      師用課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探測障礙物的方法,請生填空。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讀全文,說說你從文中受到了什么啟示?人們的哪些發明都來自動物的啟發?

      2、閱讀資料袋,補充交流仿生學的資料。

      3、根據仿生學自己動手設計一種小發明。

      三、寫生字詞

      1、認讀生字

      2、提出難寫的字

      3、各自說出記字的方法

      4、給生字組詞

      5、抄寫生字詞。

      四、總結

      板書設計:

      超聲波

      嘴巴

      障礙物

      反射

      耳朵

      蝙蝠和雷達

      無線電波

      天線

      障礙物

      反射

      熒光屏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5

      教學目標:

      1、學寫7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學寫生字,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是一個神奇的瓶子,只要對它說出心愿,就能想變什么變什么。小老鼠想變成什么呢?

      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生字。

      1、老師讀課文,同學們注意聽,看看老師把字音讀準沒有。老師讀完后,請你將課文讀準確。看看誰能將字音讀得最準。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注意將字音讀準。

      3、小組內認認課文中的生字,在組長的'帶領下讀課文。比一比誰的字音讀得最準。

      4、全班集中反饋。

      (1)、教師帶讀生字。

      (2)、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讀生字。

      (3)、開火車讀生字。

      (4)、指名讀生字。

      (5)、全班一起讀生字。

      (6)、教師重點指導個別字音。

      如:“瓶”、“想”、“被”、“累”,注意“瓶”、“想”是后鼻音,“累”是邊音。

      三、再讀課文,注意將課文讀準確。

      1、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將課文讀得很正確,很流利了。

      2、以組為單位讀課文,過會兒全班進行比賽。

      3、全班比賽讀課文,看看哪一組讀得好。

      4、全班齊讀課文。

      四、感受課文進行體會。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3、全班交流,學習句子。

      (1)、小老鼠覺得做老鼠不快活,它想變成別的東西。

      (2)、小老鼠想變成什么?

      (3)、小老鼠最后還是不想變了。

      五、指導寫生字。

      1、出示生字:“瓶”、“想”、“被”、“累”。

      2、觀察生字,說說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師重點指導“被”,注意“被”的偏旁是“衣”字旁。

      4、教師進行范寫。

      5、學生觀察后臨寫,并給這幾個生字組詞。

      6、教師巡視指導、點評。

      六、課堂作業。

      1、每個生字各寫五個,并組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1)、游戲“變變變”。在游戲中復習生字,進行激趣。

      (2)、開火車復習生字,并給生字口頭組詞。

      (3)、齊讀生字。

      (4)、全班齊讀生字。

      2、復習課文。

      (1)、全班分小節讀課文。

      (2)、指名代表小組讀課文。

      (3)、全班齊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整”、“惡”、“糟”。

      2、觀察生字,說說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師重點指導“整”,注意“整”的筆畫較復雜。

      4、教師進行范寫。

      5、學生觀察后臨寫,并給這幾個生字組詞。

      6、教師巡視指導、點評。

      三、課外拓展。

      1、分小組試著完整地講述《變成什么好》這個故事。

      2、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全班進行故事擂臺。

      3、評出擂主、獎勵獎章。

      4、小老鼠變了半天最后還是覺得自己好,如果是你,你會想變成什么呢?

      5、指名說自己想變成什么,并說說原因。

      6、自己有什么優點,你發現了嗎?

      五、課堂作業。

      把自己的優點寫下來。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6

      教學法目標

      1、能分辨字音

      2、會比較形近字

      3、掌握字的偏旁歸類

      4、會讀詞語、讀句說句和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我會連

      1、要求把聲母和含這個聲母的字連起來,以區別平舌音、翹舌音、鼻音和邊音,讀準每個字。

      2、學生先自己連,再同桌二人對一對。

      3、學生練時,教師巡視、指導。

      二、“讀讀比比”,是比較形近字。

      1、讀一讀,口頭組詞

      2、說一說這組兩個字不同在哪兒。

      三、“我會找”

      1、以游戲的方式合作進行。如同桌的兩個同學每人找一個偏旁的'字做上記號,再相互查查找齊了沒有。

      2、把10個“紅蘋果”貼在黑板上指名上來摘“蘋果”,再領著同學讀一讀。

      四、“我會讀”

      1、每個學生自己讀,記不住的字查看生字表(一);

      2、讀給旁邊的同學聽。教師可在巡視中了解認讀情況,輔導個別學生。

      3、學生自練后教師要抽查,請幾個同學讀給全班聽或開火車讀,比比哪列“火車”的性能好。讀詞中注意“爺爺、我們、漂亮”等詞的詞尾讀輕聲。

      五、“讀讀說說”

      學生充分讀句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如問問:第一句講什么地方?我家門口有什么?第二句呢?然后讓學生把第三句補充完整。“屋子里有什么”說的內容不困難,難點是說話時量詞可能用得不恰當,教師要在說的過程中相機指導。

      如果學生用上“有……有……還有……”,教師可加以鼓勵。

      六、“讀讀背背”

      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讀詩的興趣,在反復朗讀、背誦中增加語言積累。朗讀仍要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出詩句的節奏感。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7

      我的發現:

      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的結構特點,進一步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這三組字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由兩個或三個相同的部件組成的合體字,都給人一種方正、勻稱、平穩的美感。但每組字的具體結構形式不同,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學習,體會發現的快樂,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過程建議:

      1、出示“多——呂——昌——炎”等三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字在構字上有什么特點?(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

      2、讓學生說說如何利用這種構字特點記憶生字。(兩又成雙,雙木成林……)

      3、引導學生歸納自己的發現,如果還有其他發現教師要給予肯定。

      4、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字?

      日積月累

      這次活動安排了“讀讀認認”“讀讀記記”“讀讀背背”三項內容。其中“讀讀認認”中學習的九個漢字都是用“減一減”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后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構字規律,自主識字。“讀讀記記”重在積累詞語,要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自主感知一些詞語中兩個詞之間搭配的準確性。“讀讀背背”重在體會諺語蘊涵的人文思想。四條諺語包含的思想體現了第二組課文的人文教育主題:要學會真誠地關心人、幫助人,因為這樣不僅能給他人帶來溫暖,而且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幸福。

      讀讀認認

      過程建議:

      1、借助拼音自讀生字,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九個漢字,都是用“減一減”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后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

      2、記憶生字:你還有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嗎?

      3、組內互查讀音;給生字組詞;

      讀讀記記

      1、自由讀詞,說說這六個四字成語的出處。

      2、做連線練習。

      雷聲燦爛隨風撲鼻

      傾盆大作芬芳相間

      陽光大雨黑白舞動

      3、填空,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寫一句話。

      泉水()琴聲()枝葉()空氣()鮮花()紅旗()

      讀讀背背

      1、自由讀,邊讀邊想:幫助別人有什么好處?

      2、背誦諺語:個人背、組內背、競賽背(教師只略述某個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誰能最先背出相關的諺語。)

      3、課外查找這樣的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漫畫,能從漫畫中找出其特點,含義。

      2.掌握漫畫的特點,能把漫畫的含義用語言表達出來。

      二、教學重難點

      掌握漫畫的特點,能把漫畫的含義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

      1.老師出示幾幅漫畫,學生看后談自己的發現。

      2.看了這幾幅漫畫,它們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小結:是呀,漫畫非常有趣,可是在笑過之后,往往又發人深省。那么漫畫的含義是怎么表現出來的呢?(通過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來批評、諷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現象)

      (二)引導看圖,明白圖意

      1.咱們書上這幅漫畫也很有意思,同學們自己看看,仔細觀察:圖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交流所看到的畫面。

      2.作者畫這幅漫畫的.意圖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譏諷什么?學生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3.咱們來關注這句話:“這段木頭里一定有蟲……”,到底“蟲”是在木頭里還是在這個人的腦子里?這蟲到底是什么?

      4.由這幅漫畫你聯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組交流,推薦一名同學全班交流。

      (三)審題,明確寫作要求

      1.學生讀題,明確題意:本次習作可以根據漫畫的內容,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畫寫一個故事;也可以寫自己搜集到的有關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其他漫畫。

      2.四人小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畫,交流圖意。

      (四)試寫初稿

      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記敘清楚,語句通順,感情真切。

      習作要求:(投影出示)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完成初稿,進行自我修改。

      (3)組內互讀互改。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課點評一、兩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同步作文

      保護環境

      我的家鄉在運城,美麗的鹽湖湖畔。可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人們變得很自私,光想著自己的生活方便,把許多垃圾都倒入了鹽湖,把環境破壞了。有許多人還亂砍樹木。甚至有些人還把一些有毒的東西埋到土里,使花草樹木無法生長。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多植樹造林,減少工廠廢氣和污水的排放,減少機動車尾氣的排放。我們要愛護環境,不破壞環境!保護鹽湖,人人有責,從具體的事情做起,愛護花草樹木,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9

      教學目標

      1、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能發現細心、長期觀察的樂趣所在。

      3、能背誦“日積月累”部分。

      教學重難點

      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教學媒體準備使用

      準備“爬山虎”圖片,提前布置學生觀察感興趣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讀讀寫寫

      1、檢查讀音,交流識記方法:

      ⑴自由讀記,標出本組所學生字。

      ⑵小組讀認,讀中正音。

      ⑶全班交流讀,交流難記字形識記方法。

      2、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再次識記。

      3、聽寫詞語,注意書寫正確規范。(自我表現)

      4、選擇兩個詞語造句。(小組交流)

      二、讀讀記記

      1、讀中正音:

      ⑴指名讀詞,隨時正音。

      ⑵齊讀。

      ⑶同桌互讀,一人隨意快速地指點,另一人讀。

      2、解疑說話:

      ⑴提出不懂的詞語,共同交流解題。

      ⑵自由選擇一組詞,說一段話。

      三、我的發現

      1、出示“爬山虎”的圖片,自主觀察,交流發現。

      2、出示文中語句,讀通、讀懂,發現作者細膩之處。

      3、作者為何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這么細致、具體?

      4、分角色讀“小林”“小東”的話。

      5、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課后從其他閱讀材料中摘錄類似的語句,積累在摘抄本上。

      四、成語故事

      1、認識事物需要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長期的觀察,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2、學生通讀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3、故事中的`哪些語言給你特別深刻的印象?

      4、文與可的筆下為什么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明白“觀察”與成績的必然聯系。)

      5、交流成語含義。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日積月累

      1、有人對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作了細致的觀察,編了一首歌。先聽老師唱唱。

      2、學生小組內讀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老師巡回傾聽,給予幫助。

      3、抽讀正音。

      4、細讀,你發現這段話有哪些特色?哪些詞句用得特別精妙。

      5、熟讀成誦,吟唱成誦。

      6、拓展:課后有興趣的話,用一種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說兩句話。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10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認真留心觀察“我的發現”,并總結出認字的規律,鼓勵學生學會發現更多的認字方法。

      2、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借助拼音自學“我會學”中的生字,總結識記方法。

      3、培養學生發現規律、總結規律的能力,理解“讀讀想想”中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能在“我的發現”、“我會學”、“讀讀想想”的學習中,學會發現規律,總結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這個月我們要爭當什么星嗎?(自學之星)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猜猜它是誰?同學們請看屏幕(咖啡貓),咖啡貓是來給我們當導游的,它帶我們到聰明城堡去玩一玩,聽說里面還放著一顆很漂亮的自學星。只要同學們學會發現,多動腦筋,我們肯定能拿到自學星,你們有信心嗎?好,出發!

      二、我的發現。

      過渡:我們已經來到第一站“智慧門”,這是通向城堡的唯一通道,可是老師和同學們都沒有鑰匙,怎么辦呢?沒關系,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過了四關之后鑰匙就會出現,到時候就能打開城堡拿自學星了。

      1、齊讀題目“第一關,我的發現”。

      2、讀題目要求(個別讀-老師讀-齊讀)

      3、自由讀生字詞,小組內互相交流:你是怎么學生字的?

      4、個別學生匯報(讀一讀

      說學習生字的方法)

      5、繼續鼓勵學生發現規律,總結學習方法。(同學們想想,這兩組生字之間有什么關系?)相機板書:減一減。

      6、齊讀生字詞。如:漂字去掉三點水就是“票”,火車票的“票”。

      7、拓展學生思維。(你還可以用“票”,“元”組詞嗎?)

      三、我會學。

      過渡:剛才同學們用“減一減”的方法學習了“票、元”,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學下面的生字,看看你還會用什么方法學?

      1、齊讀題目要求。

      2、學生自主學習“值、篇、遍”。(師巡堂,適當指導。)

      3、小組派代表匯報。(進行紅旗比賽)“你是用什么方法學這

      些字的?”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偏旁識字。如(“遍”字跟之前學的'哪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相機板書:加一加。

      4、進一步鼓勵學生發現規律。如:為什么“植”字會有一個木字旁?

      (讓學生初步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5、讓學生聯系生活,通過口頭組詞識記生字。“你能用“篇”、“遍”組詞嗎?”(借助圖畫幫助學生理解“滿山遍野”)

      6、小老師帶讀生字詞。

      四、我會認。

      過渡:我們已經來到第三關,這一關要求同學們認讀生字,這就需要同學們動動腦筋,把剛才所學的生字響亮而正確地讀出來,我們就能過關了。準備好了嗎?

      1、齊讀生字。

      2、小組讀生字。(進行紅旗比賽)

      3、各小組派代表讀(打亂生字的順序。)

      4、開火車讀(邊讀邊組詞。)

      拓展:我們已經和這些生字交上了朋友,你會忘記它嗎?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還認識哪些字可以用減一減或加一加的方法來學的?

      五、讀讀想想。

      過渡:同學們,我們已經到了最后一關了,勝利在望,我們要繼續加油啊!

      1、讀讀題目要求。

      2、自由讀詞語

      齊讀。師:你發現了什么?(都有一個“張”字。)

      3、理解詞義。(讓學生通過動作表達出教難理解的詞義,如:“張貼”、“東張西望”等)

      4、小組討論“選詞語,說句子”。

      5、小組派代表上臺,利用課件選擇答案。

      6、齊讀。

      總結:這節課,同學們都能認真學習,積極發言,終于拿到了自學星。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只要學會仔細觀察,多動腦筋,肯定會有所發現。讓我們人人爭當自學星,好嗎?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 11

      教學目標

      1.對本單元學習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回顧與整理。

      2.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12個生字。

      3.認讀科技新名詞,指導學生讀句子,并用作比較的方法介紹一種事物。

      4.朗讀、背誦《江畔獨步尋花》,激發學生閱讀、積累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梳理,識記12個生字;認識科技新名詞;朗讀、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教學難點

      用作比較的方法介紹一種事物。

      教學準備

      教師 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

      學生 預習語文園地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

      一、交流平臺。

      1.導言:同學們,常言道,“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該怎么辦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這個話題吧。請大家看著大屏幕,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三位同學的獨特見解吧!

      (1)課件出示課本上的語句。

      (2)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說一說自己是否有同樣的體會,你還有什么獨特的方法。

      (1)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

      (2)全班交流。

      (3)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要開動腦筋,善于思考、勤于提問,做學習的主人。

      二、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12個生字,學生認讀。

      賓 吉 咸 兆 廷 予 腫 階 趾 鞏 政 瀏

      (1)學生再次認真拼讀。

      (2)集體讀、“開火車”讀、指名讀12個生字。

      2.想一想:你發現這些生字有什么特點?(這些字都是形聲字)

      賓 吉 咸 兆 廷 予 腫 階 趾 鞏 政 瀏

      三、布置作業。

      1.梳理本課學習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認讀今天學習的'生字。

      第二課時

      (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

      一、詞句段運用。

      1.導言:同學們,我們上節課認識了一些漢字,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詞句段王國”,一起去感受詞語、句子的無窮魅力吧。

      2.課件出示課本上的詞語。

      云技術 多媒體 互聯網 克隆 桌面 窗口 文件夾 潛水

      (1)學生讀句子,嘗試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全班交流詞語的意思。

      3.課件出示課本上的三個句子,指導學習。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再讀句子,小組交流,說一說這三個句子有什么特點。

      每個句子都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板書:作比較)

      (3)教師導言:你們知道什么是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嗎?在小組里結合句子說一說。

      (4)小組代表發言,教師點撥:

      作比較是說明文中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等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方法,作用是突出強調事物的某種特征。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向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向比。

      (5)學生再讀句子,說說每組句子是怎樣運用作比較的方法來說明事物的。

      (6)照樣子仿寫句子。

      預設:我們看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拿地球跟太陽作比較,突出地說明了太陽的體積很大這一特點。)

      二、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江畔獨步尋花》,學生自由讀。

      2.教師范讀,學生跟讀。互相交流識記生字。自由朗讀。

      3.課件出示意思:黃師塔前那一江碧波的春水滾滾向東流,春天給人一種困倦讓人想倚著春風小憩的感覺。江畔盛開的那一簇簇無主的桃花映入眼簾,究竟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愛淺紅色的呢?

      4.熟讀成誦。

      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朗讀,熟讀成誦。

      三、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教學“識字加油站”時,學生能夠借助拼音認讀生字,在自主探究中完成了識字任務,提高了識字效率。

      不足之處:學習“詞句段運用”中的科技名詞時,由于教師引導不足,大多數學生只會從字面上理解詞語的意思,不能從原有的意思上引申出新的含義。

      教學建議:對于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幾個例句,教師應盡量給學生創造條件,讓其多說幾個句子,在交流中提高運用能力。

    【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二的教案10-15

    《語文園地二》經典教案10-06

    《語文園地二》教案07-02

    語文園地二經典教案07-03

    語文園地二教案08-24

     語文園地二的教案10-11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設計09-28

    《語文園地二》小學語文教案07-22

    一年級下冊語文《語文園地二》教學反思04-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 午夜亚洲人人精品一区 | 色先锋在线不卡2019 |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