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2-05-17 09:28:5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語文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語文教案集錦6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認識8個生字。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生詞與關鍵詞語。

      2、默讀課文,能完整地講述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雷鳥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上了怎樣的服裝。繼續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雷鳥太太在夏季和秋季服裝的特點。

      教學難點:

      是體會雷鳥服裝變化與季節的關系,感受自然界的奧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篇課文我們認識了可愛的跳跳和快樂的雷鳥太太,她們的對話讓我們了解了不少知識,接下來的故事更精彩,更吸引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3、學生互相評議,正音,注意“催、搜”是平舌音,“空”是多音字。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夏天到來了,森林變成了什么樣子?

      2、閉眼想象森林的美景。

      3、小松鼠在干什么呢?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夏季部分)。

      1、創設情境,師口述第二段:小松鼠正在玩得起勁,忽然他聽到了一陣“咕、咕、咕”的聲音,那聲音又低沉又溫柔,讓人想起媽媽的催眠曲。咦?是誰在樹下輕輕地唱歌?趕緊讀讀課文的4—6自然段吧!

      2、反饋。

      3、師生合作讀5、6自然段。

      4、師貼圖(一只沒涂顏色的雷鳥在樹叢中孵蛋),師:這時雷鳥又會穿上什么樣的時裝呢?請你們讀讀課文的7—8自然段!

      5、指名上臺給圖上的雷鳥涂上顏色。師問:你是從哪知道的呢?

      6、出示“背部是……”,指名讀。

      7、如果你是雷鳥太太,你會怎么給咱們介紹你的夏裝呢?(生自由說)

      8、雷鳥太太是怎么說的呢?(指名讀第8段,引導學生讀出雷鳥太太的語氣。)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秋季部分)

      自讀第二部分,思考:秋季來臨,雷鳥太太的時裝又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從哪里知道的?

      反饋,指名讀17段。

      過渡:哦,原來她的秋裝和地上的落葉一個顏色了!可這新衣服究竟是什么顏色呢?誰能看圖來描述一下?(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模仿前文描述)

      小組活動:配合讀14—18段或試演此情景。

      匯報:學生讀(或演)完后,師隨機采訪幾位讀(或演)雷鳥太太的學生:雷鳥太太,為什么你一年四季總要換衣服呢?采訪完后:同學們,你想對雷鳥太太說點什么嗎?

      三、生字書寫。

      1、學生觀察生字。

      2、選出你覺得難寫的字。

      3、教師指導。

      4、學生練寫。

      四、拓展交流。

      還有哪些的動植物也會變換“衣服”的顏色?

      板書設計:

      雷鳥太太的時裝(二)

      夏天————像濃濃的樹影

      避開敵害 適應生存

      秋天————像秋天的落葉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和背誦對子,能夠讀準韻腳,讀出節奏。

      2、理解短文內容,了解作者敘述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了解短文敘述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一個單元的學習已經結束了,現在我們開始積累運用的學習。(教師板書課題)

      二、讀讀背背

      1、請大家看看今天讀讀背背的內容是什么?(出示讀讀背背的內容)請你們讀一讀,看看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

      2、學生發言,互相交流。

      3、教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這些句子有個名字叫做對子。它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每組的前兩對對子:

      來對往,

      去對回。

      潮漲落,

      月盈虧。

      來-往,漲-落都是意思相反的詞。

      每組的后三對呢?

      雨雪對風雷,

      松梢對竹葉,

      草舍對柴扉。

      暮色對朝暉,

      窗前鶯共語,

      簾外燕雙飛。

      雨雪-風雷,草舍-柴扉是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詞,而暮色-朝暉,窗前-簾外是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進行配對。

      4、指導朗讀:對子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有節奏感。請大家試著在相對的詞語處停頓,讀出對子的節奏。

      5、背誦:請大家熟讀這兩組對子,看看誰最先把它們背下來。

      三、閱讀

      1、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日本作家清少納言的一篇短文──《四季的美》。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請大家讀一讀,想一想,文章描寫了四季中哪些美麗的景物。

      2、學生自讀課文,進行匯報。

      3、作者認為每個季節什么時候、什么景物最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春──早晨的朝霞

      夏──螢火翩飛的夜晚

      秋──烏鴉歸窠、大雁齊飛的黃昏

      冬──落雪的早晨

      4、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和體會,你認為哪個季節最美呢?

      5、請大家再讀課文,想一想,這篇短文的敘述順序有什么特點?可以小組討論后發言。

      6、教師總結:短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的,每一個季節一個自然段,四個自然段并列,每個自然段都是先總寫結論,后分寫原因。

      7、同我們學過的課文相比,比如同《高大的皂莢樹》相比,兩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有什么不同呢?

      8、同學發言,教師總結:兩篇文章雖然同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的,但是《高大的皂莢樹》一文是針對皂莢樹一種景物來寫的,而本文是寫了四季的不同景物。

      四、擴展

      你認為哪個季節的什么景物最美呢?請仿照《四季的美》寫成一段短文。

      【板書】

      積累·運用四

      四季的美

      春──早晨的朝霞 夏──螢火翩飛的夜晚

      秋──烏鴉歸窠、大雁齊飛的黃昏 冬──落雪的早晨

      并列 先總后分

      第二課時

      怎樣保護周圍的環境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并把這種意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2、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3、能組織好語言,有針對性的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美麗、舒適的環境里生活,卻不是每個人都在為美麗的生活環境而努力。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生存環境面臨著很多問題,那么,你想知道我們都面臨著哪些問題嗎?今天,老師先請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的生活環境。

      二、教學新課

      1、出示錄像:《認識我們的環境》

      2、教師:通過這段錄像,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我們的環境,那么,你能具體地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現象嗎?

      3、同學自由發言。

      4、老師:是的,我們周圍的環境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因為處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同,所出現的現象也不一樣。那么,針對你們剛才說,我們選出幾個急待解決的、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5、小組討論、交流。

      6、學生推選發言,大家護評。看哪個小組把情況說得最清楚,提出的建議最可行。

      三、拓展活動

      從學生提出的最可行的建議中選出一個,開展一次環保活動。

      【板書】

      怎樣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一、認識我們的環境

      二、周圍現象:垃圾 污水 噪音

      三、怎樣保護: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材編排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課例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后有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字,還有課后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既將前后的課文連接起來,又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后,還安排有“資料袋”。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分別是“我們的課余生活”“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八個語文園地中交叉安排兩次。

      二、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加強教材的整合性。

      (1)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

      (2)加強了單元內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系與整合。

      (3)聯系單元專題,加強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2、結合專題安排“綜合性學習”,落實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理念和提出的課程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合理安排精讀和略讀兩種課文類型。

      4、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5、改進“語文園地”的形式,豐富“語文園地”的內容。

      6、注意體現彈性,增加適用性。

      三、三維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培養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1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0xx個字,會寫13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秀詩文10篇(段)。練習復述課文。

      10.初步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

      11.練習整篇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講述故事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四、單元教學計劃

      (一)單元三維目標

      第一單元:多彩的生活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樂趣;掌握36個生字和46個詞語。

      第二單元:名人故事

      會認37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掌握詞語表中的46個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灰雀》、《小攝影師》、《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對話;能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體會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質。;學會引用人物語言的幾種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講故事時要講得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故事時要認真;背誦好詞佳句,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學會通過事情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并養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第三單元:心中的秋天

      會寫34個生字、會認20個生字、正確讀寫29個詞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2

      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第四單元:細心觀察

      會寫40個生字、會認30個生字、正確讀寫56背誦部分課文;初步培養學生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農諺;寫一則觀察日記。

      第五單元:燦爛的中華文化

      會寫40個生字、會認36個生字、正確讀寫50背誦部分課文;讓學生認識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創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讓我們對古代文化的燦爛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拍案叫絕;讓學生交流了解到的傳統文化;寫自己活動中最想寫的內容;讀背體現傳統文化的十二生肖;引導學生用寫春聯、做風箏、辦手抄報等形式,展示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中華傳統文化。

      第六單元:壯麗的祖國山河

      會寫31個生字、會認22個生字、正確讀寫36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富饒;背誦部分課文;“讀讀背背”古代大詩人游歷祖國大好河山時留下的千古名句;指導學生掌握一些積累語言的方法。

      第七單元:科學的思想方法

      會寫41個生字、會認27個生字、正確讀寫44個詞語;背誦部分課文;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體會課文中的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指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繼續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

      第八單元:獻出我們的愛

      會寫41個生字、會認23個生字、正確讀寫50背誦部分課文;引導學生發現:只要我們獻出自己的愛,生活一定會變得更美好。(二)單元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數周次教學內容課時數1---2第一單元15----1711---12第六單元12----133---4第二單元13----1513---14第七單元13----155---6第三單元12----1415---16第八單元13----157---8第四單元12----1417---18總復習、期末考試

      9---10第五單元15----17

      五、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安排

      1.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2.名人故事會

      3.秋天的快樂

      4.觀察中的發現

      5.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6.自編童話故事

      第一單元教材計劃

      第一單元以“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為主題,由四篇課

      文和《語文園地一》組成,其中《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讀課文,《槐鄉的孩子》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體現了我

      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有的講述了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自由自在、快樂的成長以及它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過記述兒童攀登黃山天都峰,反映了兒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贊美了鄉村兒童純樸、勤儉、熱愛勞動的好品質。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童真、童趣。

      課時安排

      《我們的民族小學》2課時

      《金色的草地》2課時

      《爬天都峰》2課時

      《槐鄉的孩子》2課時

      《語文園地一》5課時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長城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及寫作特點。

      4、通過學習,認識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課件。

      2、學生準備:

      廣泛搜集長城的文字、圖片、影像資料及民間故事等。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資料共享

      1、師:據報道1969年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斯特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辯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的工程。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另一項是我國的一項偉大的工程,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嗎?

      (長城)

      關于長城,你們還知道些什么呢?請大家展閱和簡介課前搜集到的關于長城的資料和信息。

      2、師:大家的課前準備工作令老師相當滿意。對于長城,你們都有了相當的認識和了解。下面,我們來讀一篇專門描寫長城的文章,看看作者筆下的長城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板書課題:

      長城

      二、充當導游,感知課文

      1、讓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讀課文:

      感知課文內容,在不明白處做記號。

      2、組織學生談讀后感。

      3、師:看來大家的感受和老師一樣,這篇《長城》真是景奇文美呀,稍作加工,便能成為絕佳的解說詞。大家知道嗎,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去游覽這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作。誰愿意充當小導游,把長城介紹給大家?

      (在學生試著解說時,教師提醒其注意生字、新詞讀音,并幫助其梳理解說詞的結構,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及組織材料的能力。)

      4、請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練讀課文:

      初步讀出語言的靈魂感,然后在全班自由展讀,互評提高。

      三、觀察遠景,感受雄壯

      1、課件出示長城遠景圖:

      請大家看這張圖,試著用一句話來描述。

      (學生描述長城的雄偉時,教師提示學生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表達更形象和更有吸引力。)

      2、師:這張圖是在飛機上拍攝的,從中可以看出長城從遠處看的一個大概模樣。同學們的描述各有特色,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請大家齊讀第一段。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詞語來概括長城從遠看的模樣,并讓學生對照圖片體會“蜿蜒盤旋”的意思。

      4、讓學生思考:

      作者說長城像條龍,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從“龍”字中體會出作者對長城的敬重之情。)

      四、近看長城,剖析結構

      1、在飛機上鳥瞰可長城后,作者又來了長城腳下,對長城進行了一番近距離的考察。我們接著看課文,思考一下:

      讀了這一節,你知道了長城的哪些建筑?

      學生讀書后回答。

      2、課件出示長城近景圖:

      讓學生走上講臺,對照圖介紹課文第2段的內容。師生共評,歸納出長城各建筑的特點。對于跺子、了望口和射口這三個部分,學生可能認識不夠清楚,教師可以用圖示來講解。

      3、討論:

      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長城的構造的?

      作者先寫整個長城高大堅固,再寫城墻頂,接著寫城墻頂上的跺子,垛子中的射口和了望口,這是先整體、后部分的說明順序。

      4、讓學生就這一段內容發表感想,體會長城構造科學,利于防守。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掌握積累幾個文言實詞;疏通課文,理清結構。

      2.理解文中引用古書、古人的論說的作用;了解意動用法。

      3.借鑒古人關于“問”的論述,培養虛心好問的良好學風,增強“勤學好問”的意識。

      【重點難點】

      1.重點:對“學必好問”主張的理解把握。

      2.難點:“意動用法”與“使動用法”的區別。

      【課文提示】

      劉開(1784—1824)字明東,又字方來,號孟涂。清代桐城(現在安徽省桐城縣)人。十四歲時,拿自己寫的文章拜謁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姚鼐非常賞識他,盡力教他古文作法,后來成為桐城派有名作家之一。他的古文與方東樹、梅曾亮等齊名,詩也很好。

      【正音正字】

      ①臆度 (duó,猜測) ②問難 (nàn, 駁詰)

      ③幾于古時(jī ,接近) ④強以為知(qiǎng,硬要)

      【判斷句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也。

      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初學課文】

      1.朗讀課文。

      2.本文課題《問說》是什么意思?能否從中看出本文的文體?

      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 首句是中心論點:“君子之學必好問”。 )

      【課文簡析】

      本文的語言風格古樸。在句式運用上,注意整齊的排偶句與靈活的散文交錯運用,奇偶互現,錯落有致,以取得波瀾起伏,氣勢雄壯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當多的排偶句。

      原文有7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課文節選了原文的第1段和第2、4、7段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引論。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學必好問”的中心論點,接著辯證地分析“問”與“學”相輔而行的關系,再轉而強調指出:好學一定要勤奮。

      第二部分(第2-6段):本論。從正反兩方面詳細闡明為什么要勤問。

      第2段,從正面闡明“問”的重要作用:問不擇人,問必有得。作者分兩方面論述:①說明不管問什么人都會有收獲。②引儒家經典和大師的話,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證明“問”是進德修業的重要條件,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深刻闡明中心論點。被刪除的是②:

      《書》不云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并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于“道問學”,問且先于學也。

      被刪除的第3段,以古人好問為例,對比古今的不同表現,分兩個層次:①古人好問,不擇事,不擇人,能取善之弘;②今人有學而無問,為下文針砭時弊作了鋪墊。

      第4段、針對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從問的內容和對象兩方面進行批評。今人和古人的言行構成鮮明對比:古人“不擇事而問”而今人“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事未安,妄以臆度”;“古人不擇人而問”而今人對“賢于已者;忌之而不愿問”,對“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對“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問”。這個層次對今人的批判與前面第2段關于問各種人都能有收獲的論述、第3段“古之人,不擇事而問,不擇人而問”遙相呼應。此段刪除的文字是:

      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唯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為害于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被刪除的第5段、批判今人“非所問所學”的不良風氣。作者指出今人問的三種不良動機:“快言論”、“試其能”、“容其短”。最后以感嘆句作結,再以“不能幾于古”進行對比,批評今人。

      被刪除的第6段,推究今人不好問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第7段):作者申說自己的主張。這一段原文是這樣的:(劃線為課文保留)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不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并不見其有可恥也,后之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六個“思維訓練”題進行預習。

      4.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桐城派的概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翻譯:君子學習一定喜愛問。“問”和“學”是相輔相成進行的。不“學”就不能提出疑難,不“問”就不能增加知識;喜愛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正喜愛學習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還不能應用于實際;認識了那些大的方面,可是還不了解那些細節,除了問,怎么解決問題呢?

      要點:達:通達。 識其大矣、不知其細:其:指示代詞,可譯為“那”。 其奚決焉:其:語氣副詞,表反問語氣。

      原文: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也。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

      翻譯:(對于)道德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向他們詢問借以破除疑問,(這就是孔子)說的“到有學行的人那里匡正自己”了。(對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們詢問借以獲得一點正確的見解,(這就是曾子)說的“有才能的向沒才能(的人)詢問,知識多的向知識少(的人)詢問”了。(對于)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們詢問借以共同研究,(這就是《中庸》)說的互相詰問,詳細地考察,明確地分辨。

      原文: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翻譯:(認為)自己對別人錯,是俗人的共同毛病。學習有未貫通(不理解的地方),(卻)勉強以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穩妥(的地方),(卻)胡亂地憑主觀猜測,像這樣,那么一輩子幾乎沒有值得問的事情了。(對于)比自己賢能的人,(就)妒忌他而不愿意向他詢問;(對于)不如自己的人,(就)輕視他而(認為)不值得向他詢問;(對于)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不敬重他而不甘心向他詢問,像這樣,那么天底下幾乎沒有值得問的人了。

      原文: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翻譯: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也)一定會出現一次錯誤。圣人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了解的事物;愚笨的人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專門在某些人手里,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那么,“問”可以缺少嗎?因此尊貴的人可以問卑微的人,德高的人可以問不成器的人,而老人也可以問年輕人,只要學習中有成就便可以了。

      【思維訓練】(根據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 ①提出論點,闡明問與學是相輔相成的。

      ②從正面闡明“問”的重要作用,指出問不擇人,有問必得。

      ③針對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從事和人兩方面進行批評。

      ④作者申說自己的主張。 )

      2.“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否定句式有什么作用?

      ( 加強語氣,突出問的重要性。 )

      3.“舍問,其奚決焉?”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 這句用了反問。 強調問的重要性,,增強語勢,鮮明而有力地指出問的正確態度,不分貴賤老幼,“唯道之所成”。 )

      4.“問與學,相輔而行”的理由是什么?

      (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

      5.為什么應該向不同人等詢問?

      ( 因為問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收獲:問“賢于己者”可以“破其疑”,問“不如己者”可以“求一得”,問“等于己者”可以“資切磋”。 )

      6.第三段的兩個“如是”意思是什么?它們分別指代什么?

      ( “如是”的意思是:像這樣。 前者指代:“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后者指代:“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 )

      7.作者有什么理由認為問是不分圣愚、貴賤、老幼的?

      ( ①“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②“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 )

      8.學習本文以后,你有什么收獲?

      ( 既要刻苦好學,又要謙虛勤問。 )

      9.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問”在學習中的作用。

      【課外作業】

      1.整理課堂筆記。

      2.預習《布魯塞爾大廣場》。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閱讀兒歌,認讀8個生字,學會帶“包”的形聲字。

      2.掌握帶口字旁的生字,懂得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關。

      3.正確區分并掌握“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鞏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4.讀記四句歇后語,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語的特點,再積累一些簡單有趣的歇 后語。

      5.閱讀故事《狐貍和烏鴉》,探究故事蘊含的道理,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 .認讀8個生字,學會帶“包”的形聲字;掌握帶口字旁的生字。

      2.正確區分并掌握“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鞏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教學難點

      1.讀記四句歇后 語, 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語的特點。

      2.閱讀故事《狐貍和烏鴉》,探究故事蘊含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教師教讀生字和兒歌,學生跟讀,教師注意糾正讀音。

      2.引導學生思考:讀完這首兒歌,你有什么發現?

      教師點撥:兒歌由三句話組成,每個分句的最后一個字是形近字,這些生字中都有同一個部件--“包”,這就是猜字謎識字。我們還可以用這種方法識記其他的生字。在有趣的猜謎游戲中,我們認識了許多生字,而這個字謎的謎 底就是“包”。

      3.拓展延伸:你能猜出下面這個字謎嗎?

      有水能養魚,有土能種地,

      有馬行千里,有人不是我和你。

      (謎底:也)

      二、我的發現

      1.學生朗讀教材上出示的12個字,觀察并思考其中的規律。

      2.教師提問引導:讀完這些生字,你有什么發現?

      教師點撥:這12個漢字分成三行,第一行的四個字“吃、叫、吹、咬”都是口字旁,而這幾個動作都需要嘴來完成,這就告訴我們,口字旁的字大多與嘴有關。第二行的四個字“提、拔、捉、拍”都是提手旁,而這幾個動作都要用手完成,這也告訴我們,提手旁的字大多與手有關。第三行的四個字“跑、跳、踢、踩”都是足字旁,而這幾個動作都需要用腿、腳來完成,這也告訴我們,足字旁的字大多與腿、腳有關。

      3.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帶口字旁、提手旁和足字旁的生字?

      口字旁:呼、喚、喊、葉、嘆、吐、嚇、呱、喝、哄……

      提手旁:打、撲、扒、扎、扔、抗、扛、扣、掃、扶……

      足字旁:趴、蹬、踩、踏、躍、跌、跨、跟、跺、蹈……

      三、字詞句運用

      ( 一)選一選,填一填。

      1.先讓學生朗讀兩組生字,思考兩組生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師點撥:這兩組生字都是同音字,每組的兩個生字讀音相同,字形不同 。第一組的后一個字是在前一個字的基礎上加上了“氵”。第二組的兩個字,音同字不 同。這兩組字因為字形不同,所以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要想填寫正確,首先應該區分同音字的意思;然后讀一讀句子,看句子要表達什么意思;最后選擇合適的字填在括號里。

      2.課件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選填。

      答案:

      (1)遠處有(青)山,近處有(清)泉。

      (2)放學了,大家(在)教室門口和老師說(再)見。

      教師點撥:

      (1)“青”指藍色或綠色,只能搭配“山”;“清”形容(液體或氣體)純凈沒有混雜的東西,只能搭配“泉”。

      (2)“在”表示時間、處所、范圍、條件等,應當用在“教室門口”前,表處所;“再”表示又一次,“再見”用于分手時,表示希望以后再見面,只能用“再”字。

      (二)比一比,看誰先從字典 里查出下面的字。

      1.此題可以按照音序查字法的步驟來進行:

      (1)先正確讀出要查找漢字的音節,在“漢語拼音音節索引”中找到這個字的第一個字母的大寫字母。

      (2)在“漢語拼音音節索引”中找到所查字的音節,看清并記住這個音節后面的頁碼。

      (3)按照頁碼在字典的正文中找到音節,再按照音節的聲調依次查找就可以找到所要查找的漢字了。

      2.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按照音序查字法的口訣進行查找。

      音序查字要記牢,先把大寫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節,看看它在第幾頁。

      四、日積月累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教材上的四句歇后語。

      2.教師講解:什么是“歇后語”?

      教師點撥:觀察這四句歇后語,會發現它們是由破折號前面、后面的兩部分組成的。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兩部分組合起來表意,十分自然貼切。歇后語是我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讓聽的人領會并猜想出它的本意。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四句歇后語的意思,教師點評。

      (1)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意思: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喻十分清白,也比喻非常清楚。因為小蔥拌豆腐這道菜,綠色的蔥和白色的豆腐分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

      (2)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意思:比喻白費力氣,沒有效果,勞而無功。因為竹籃子有縫隙,存不住水,所以任憑怎么努力打水,都留不住一滴,最后只有一個空空的濕籃子。

      (3)芝麻開花--節節高

      意思:因為芝麻總是從下往上開花的,所以用它來形容人們步步高升,生活越過越好。

      (4)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意思:用十五個桶打水,七個裝滿的提上去,八個空的放下來。比喻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戰戰兢兢。

      4.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個歇后語說一句話。

      示例:

      (1)這學期,我的成績進步很快,媽媽說我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2) 剛才,我不小心把爸爸的手機摔壞了,爸爸這會兒還沒回家,我的心里就像有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真怕爸爸責怪我。

      五、和大人一起讀

      1.詞語理解

      ①狐貍 :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通常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吃野鼠、鳥類、家禽等。狐貍本性機警,行動詭秘,被追逐時能放出怪味。童話中常把它寫成刁滑、狡詐的壞家伙。

      ②叼:用嘴夾住(物體一部分)。

      ③直流口水:口水因某種刺激,一直往下流。

      ④賠著笑臉:以笑臉對人,使人息怒或 愉快。

      ⑤得意:稱心如意;感到非常滿意。

      ⑥一溜煙:形容跑得很快。

      2.主要內容

      本文是根據著名的《伊索寓言》改編的,講述了一只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一片肉,饞得直流口水,于是一次又一次 地奉承烏鴉,使烏鴉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騙走了烏鴉的肉。

      3.讀后感悟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別人花言巧語、阿諛奉承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冷 靜地思 考,不要輕易相信那些話,更不可盲目行動,否則就會吃虧上當,落入別人的圈套。

      4.推薦閱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為 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通常在結尾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令人回味無窮。其中,《農夫和蛇》《狐貍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烏鴉喝水》《牧童和狼》《農夫和他的孩子們》《蚊子和獅子》《北風與太陽》等,都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

    【【必備】語文教案集錦6篇】相關文章:

    【必備】語文教案模板集錦5篇05-13

    【必備】語文教案集錦7篇05-06

    【必備】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5篇05-08

    【必備】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10篇05-07

    【必備】語文教案匯編7篇05-15

    【必備】小學語文教案四篇05-14

    【必備】小學語文教案三篇05-12

    【必備】語文教案模板匯編7篇05-14

    【必備】語文教案集合5篇05-09

    【必備】語文教案集合7篇05-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同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 色色国产亚洲欧美 | 日本在线不卡中文字幕资源 | 亚洲第一影院在线播放 |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