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2-05-06 10:58:37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語文教案集合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語文教案集合5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復習

      1.讀題

      2.復習第一節

      二、新授

      (一)正確、流利讀課文

      1.自身讀課文2-7節,要求正確、流利

      2.個別讀自身最喜歡的小節,點評

      (二)再讀課文,質疑

      1.再一次自身讀課文,想想有什么問題要問。

      2.把你的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解決

      估計:

      (1.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

      (2.“無邊無際”什么意思?

      (3.“大話”什么意思?青蛙為什么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4.青蛙為什么覺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

      (6.青蛙和小鳥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

      3.和時解答一些疑問。

      (三)精讀課文,解疑

      1.同桌學著青蛙和小鳥的樣子爭論,考慮沒有解答的疑問。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1)“無邊無際”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小鳥飛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問。

      練習說話:--是無邊無際的。

      (2)比較句子:

      天無邊無際,很大很大。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3)指導朗讀小鳥的話。

      (4)“大話”什么意思?青蛙為什么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問。(用練習本做實驗)

      (5)比較句子: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6)指導朗讀青蛙的話。

      (7)分角色朗讀2-5節,考慮: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為什么?

      解答疑問。(多媒體)

      (板書:飛得遠,見識廣。)

      (8)小小組讀6、7節,討論青蛙和小鳥為什么都笑了?

      交流討論

      (9)指導朗讀6、7節。

      (四)讀后感悟

      1.讀全文

      2.討論:聽了小鳥的話,青蛙會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嗎?為什么?

      (多媒體)

      師小結:青蛙將永遠成為一只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

      3.現在你知道“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了嗎?

      (板書:坐井觀天,見識短)

      讀前質疑,讀中解疑,讀后感悟

      以讀為主,從“粗讀”到“細讀”,通過不同層次地讀,層層深入,理解課文,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先在讀中找出質難點,然后在讀中解疑,并通過反復朗讀解決課文重點、難點,最后分角色朗讀課文,悟出寓意,并展開爭論,發揮想象,更深刻地體會寓意,以達到語文課教學中同學主體參與,自我求和的目標。

    語文教案 篇2

      1、如何理解本文的題目?

      勸學”中的“勸”字理解得準確與否是能否正確理解文意的一個突破口。“勸”字在現代漢語中一般解釋為“勸阻”、“勸解”等意。但是在古漢語中卻不是這樣解釋。大凡古漢語中用“力”作形旁的,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勸勉,鼓勵)”、“努(勉力)”、“劭(勸勉)”、“勖(xù)勉勵)”等。“勸”也不例外,也是勸勉、鼓勵之意。全文以“勸學”為題,就是鼓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勸”字在現在也還保留著“鼓勵”的意思,如:“天津勸業場”中的“勸”。

      2、本文第2自然段中運用了幾個比喻?它們在表義上有何內在聯系?

      第2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一個比喻“青出于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后新產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于水”,是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一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界。后面兩個比喻并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

      3、第3段中用了幾個比喻?它們在意義上有何內在聯系?

      第3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先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來闡說,接著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系,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徹,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后天的學習。

      4、第四段中作者共用了幾個比喻?請分析其意義和關系。

      本段共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積善成德”,正面說明了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的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積累還需堅持不懈。最后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后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二者缺一不可。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理解現代詩歌的基本特征

      2、 體會中國現代詩歌的生命律動

      3、 體會詩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4、 理解中國現代詩歌的思維方式

      教學方式:

      1、 自讀品味法

      2、 導讀提升法

      3、 討論交流法

      4、 讀寫結合法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安排:

      1、 閱讀講解討論《走進詩的世界》

      2、 誦讀本單元所有課文,感受詩歌情感。

      教學過程:

      一、中國現代詩歌的基本特征

      (一) 外部特征

      1、 分行。

      2、 音樂性。

      (二) 內在特征

      1、 精美的語言

      2、 雋永的滋味

      3、 純粹的情感

      4、 深刻的哲理

      5、 異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動——現代詩歌魅力探密

      (一) 反復誦讀本單元各首詩歌

      這些詩歌的創作年代比較久遠,但至今都還有其獨特的魅力,獨特的價值。要求靜心誦讀,進入詩歌的世界,體會詩歌的意韻,讀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導讀分析文字。

      (二)品讀現代詩歌的方法

      誦讀——直覺,混沌(寫什么——怎么寫——寫得怎么樣)

      初解——表層意義、字面意義

      深入——知人論世、技法應用與目的

      咀嚼——深層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三)結合導讀分析文字,從語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選擇一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和交流。要求:

      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讀出自己的感覺,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⑵開放式的交流(即與同學、老師進行多向的交流探討,)

      ⑶有條理的表達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鞏固復習詞語。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指導作業。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作業。

      三、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詞語。

      1.抽讀詞語卡片。

      2.重點說詞語易錯的地方。

      3.聽寫詞語。

      4.互相判,訂正。

      (二)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1.三人一組分角色地朗讀課文。

      2.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指導作業。

      1.組詞。

      戰()補()秋()憐()

      站()撲()伙()嶺()

      步驟:

      ①讀要求,理解意思。

      ②讀給的字。

      ③比較每組字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

      ④口頭組詞。板書。

      ⑤齊讀一遍。

      2.選字填空。

      步驟:

      ①讀要求,理解意思。

      ②老師講做的方法。

      ③指名讀句子,想選哪個字。

      ④指名讀、說。老師板書。

      ⑤齊讀。

      3.照樣子填空。

      例:水是從上游流到下游的。

      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所以(小羊不會弄臟狼喝的水。)

      步驟:

      ①讀要求,理解意思。

      ②講例子,明白意思。

      ③讓同學做題。

      狼說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說它的壞話。小羊去年還沒有生下來。所以()。

      4.把下面錯亂詞排列成通順的句子。

      愛長江我黃河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里棉花有和大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練習。

    語文教案 篇5

      一、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利奧父子情深,體會敘利奧的心理活動;

      2、 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 教學準備:

      錄音機、小黑板

      三、 重點和難點:

      體會敘利奧幾次遭到父親責備后的心理活動。

      四、 教學過程:

       情感導入,整體感知

      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本文的小主人公敘利奧為了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瞞著父親在深夜堅持抄寫簽條,雖被父親誤解、冷淡、仍堅持著。因此,你覺得敘利奧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體諒父母、愛家人的孩子)

       帶著問題讀課文

      (出示小黑板):你是從哪里體會出敘利奧體諒父母、愛家人的?畫出使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加以體會。

      小組討論,體會后出聲地讀讀。

       匯報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同學們,剛才大家的討論非常積極,但能否將你們各組的體會與全班其它組同學交流一下呢?老師可是迫不及待地想聽喔!

      1、 讓小組代表發言,抓重點句體會,各組相互補充。(略)

      2、 小結:從剛才同學們的集體討論中,我們不難發現,同學們所發言的句子,均是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作者把敘利奧的心理活動描寫得淋漓盡致,記住,這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現在,讓我們把這些描寫敘利奧心理活動的句子朗讀一下吧!

      3、 有感情朗讀。

      4、 敘利奧三次受到父親的責備、誤解、冷落后,所受的巨大的委屈只能咽著,但他停止工作了嗎?(沒有)

      (再次出示小黑板):1受到父親的責備、誤解后,是什么力量使敘利奧半夜又起來工作?

      2敘利奧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訴父親?

      3敘利奧是在什么情況下幫助父親工作的?

      4事情的結果怎樣?

      5、 學生思考回答小黑板的問題

       總結,體會中心

      敘利奧為了幫助父親維持家中的生活,減輕父親的重荷,默默幫助父親工作,雖被誤解仍堅持著,表達了他對父親、對家人深沉的愛。同樣,父親對這個家、對兒子也是十分摯愛,寧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誤兒子的學習,使我們感受到了父子間那份真摯的愛。

       配樂表演,品味父子情

      分角色表演最后一部分內容

       布置作業

      讀了本課,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請結合自己實際,說一說,再寫下來。

      (板書設計):

    【實用的語文教案集合5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語文周記集合5篇04-25

    語文唐詩教案08-27

    實用的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5篇04-17

    【實用】安全教案模板集合10篇05-04

    【實用】美術教案集合五篇05-01

    【實用】生日教案模板集合10篇04-21

    【實用】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28

    【實用】安全教案模板集合6篇04-20

    【實用】北京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4-20

    小學語文《廬山的云霧》教案03-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婷婷综合缴情6月份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 久久久国产精品天天影视 | 色色中文字幕色色亚洲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