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佛語的語錄錦集79句
平靜來自內心,勿向外求。花開有聲,風過無痕。坐亦禪,行亦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規律,開心輕松,過好一生。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佛語的語錄79句,歡迎閱讀。
1、生命中許多的錯失,是因為我們不堅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后欺騙自己說一切都是命運。殊不知命運再好,都要經歷風雨和黑暗;就算再糟,上天也會為你預留一片陽光,只要你用心找尋,就不會永遠站在陰霾之下。認準了的事情,不要優柔寡斷;選準了一個方向,就只管上路。
2、入得世間,出世無余。
3、經常念及人生的困惑,會使心靈在重負下受傷;從不思考人生的困惑,會使心靈永遠輕浮淺薄。人生不是一場游戲,只有經歷浮沉,心靈才會有歸屬;人生也不是一場勞役,只有學會放下,心靈才會真正地解脫。
4、人生無可替代,所有的都必須自己去經歷,自己去感受,人生有著無窮的誘惑,我們只能自己感受,才能沉淀曾經躁動的心;在生命的經歷中,目標卻是指引我們的航燈,會照亮我們所有年輕的心,會揮去生命中的無窮誘惑,會使我們的心靈漸漸寧靜,漸漸淡薄,目標唯一,珍惜眼前,向往未來。
5、我們誰都不知道,誰會與誰相遇。那些路過的風景,只是眼前掠過的一道光。轉眼,即逝。每一天,在等待與期望中而過,每一天,都與陌生人擦肩而過。我們不斷的遇見,彼此的臉龐在那段路上開始捻熟,我們不斷的錯過,熟悉的臉龐開始遺忘……誰不是誰的陌生人?我又是誰的陌生人呢?
6、人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無視自身的缺點。往往喜歡宣揚自己的優點,卻不習慣贊美別人的優點。這種習慣讓我們常常生起煩惱。因此,不看眾生的缺點、只看眾生的優點也是改變我們心態的方式,這種心態能夠讓我們歡喜快樂,能減輕我們的煩惱和痛苦,增添福慧二資糧,能夠幫助我們進入菩提大道。
7、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大花園,如果我們愿意讓別人在此種植快樂,同時也讓這份快樂滋潤自己,那么,我們心靈的花園就不會荒蕪。你之所以困難重重,乃因為忘卻天性,是你為自己設置了無窮的恐懼與欲望。與其錦衣玉食卻憂心忡忡,不如粗茶淡飯卻無憂無慮。
8、生活不能預測,但它為實現夢想提供了很多機會。只是別忘記,有時候,踏出積極的一步,需要你稍微調整夢想,或者籌劃新的夢想,改主意或者有了更多的夢想。人從不理會陀螺的埋怨,不斷地鞭策,只想讓陀螺轉得更快、更穩。人知道,沒有鞭策,陀螺就會倒下。
9、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們欲望過多;人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花花世界,浮華人生。靜默淡然,隨遇而安。生命是一場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時光,握著一路相隨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詩意的風景。生活只需要擁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顆自由的心,一份簡單細致的人生態度。
10、你要靜靜等待,等待花開的時刻,等待風拂過花萼,以喚醒前世種下的夢。
11、應發欲心,超過有結,應發欲心,于無欲中,欲無欲事。《大威德陀羅尼經》卷五
12、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傷己。
13、見秋毫之末者,不自見其睫;舉千鈞之重者,不自舉其身。
14、寬容體現的是一個人的處世經驗和待人藝術。要想學會寬容,就應該多吸收"營養"。人們常說:宰相肚里能撐船。與人相處,只要學會了寬容,生活中就會少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和爭吵,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加和諧。寬容就像一縷陽光,照亮自己陰暗處的同時,也照亮了他人心靈的角落。寬容待人,寬容成事,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成功人士成功的重要法則之一。
15、一個人,只有放空自己,才能讓生命的縫隙透進陽光。正如把手機電池里的余電都用掉,是為了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也是為了更好地充電一樣,我們放空自己,也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更長久的幸福感,得到更多的充實感。若能心平氣和地駕馭自己的情緒,就可以遠離焦慮,胸襟也會變得開闊起來,這時你會豁然發現,每一個讓自己頭疼的問題其實都已經有了答案。
16、邂逅一簾清幽的云夢,聆聽一朵花的禪語,了悟人生本源。花開有情,花落無意,只因花開花謝自在禪理之中,宛如紅塵一夢,兩難相續。
17、狂言妄語說出來雖然"虎虎生威",在某些時候更是顯得"豪氣"過人,用"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兒"來反駁這句話再合適不過了。老子也指出"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狂妄的話多說只有弊處而無益處,不如緊守中庸之道,量力而為。
18、"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雖小,卻能為你的人生積德;惡雖小,但也許會使你因此而喪命。"多行不義必自斃",不要因貪戀而作惡。處處為善,才能享受快樂、圓滿的人生。
19、音聲及文字,不應隨順轉,應知真實義,無行以隨行。實義無音聲,亦無有文字,超過語言數,乃名為實義。
20、非見聞覺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如是論悉舍,亦舍我我所,不取諸法相,加是可得道。《阿陀耆婆經》
21、通向勝利之路要務實,不要坐而論道,從最細微處開始行動,一點一滴的積累也能穿透頑石。因此,行動才是我們做事的起點,它使我們的幻想、計劃、目標都變為現實,成為—股活動的力量。行動,是滋養成功的食物和水,是接近夢想的捷徑。
22、在挫折的叢林中行走,盡管辛苦、彷徨、迷茫,甚至痛苦、無助、焦灼,但仍應前行不止。當透過重重迷霧,到達叢林的盡頭時,那種極致喜悅便會由心中生發:原來,挫折的滋味是這樣甘美。
23、知心愛人,無須才高八斗家纏萬貫,無須花容月貌傾國傾城,只求一份懂得,一份憐惜,一份陪伴,只求一次真心以待,只求一生相守,只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禪娟。知心愛人,得之幸運,不得宿命。
24、什么是衡量成功的標準,是財富,是權勢,還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飯的寧靜日子?在佛家看來,安于貧困生活,以學習和掌握圣人之道為樂,不被現實與名利所擾,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便能有所成就。
25、人生最美,是淡然;日子最美,是安恬;生活最美,是素雅。淡泊才能明志,寧靜方可致遠。用一顆云水禪心的修為,過平淡充實的日子;修一份安然知足的心境,品世間的真善美。
26、人不應該過度地去為那些已經失去的東西惋惜、留戀,甚至挽回,千萬 不要這樣,就讓那份"過去"作為一個美好的回憶留在自己記憶深處吧!
27、煩惱,注定是幸福生活的攔路虎。只是,倘若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那些已經流逝的日子,你就會發現,很多時候煩惱都是自找的。只要放下一切,欣賞四季獨具的情趣與韻味,用敏銳的心去感悟體會,不讓煩惱與成見梗住心頭,便隨時隨地可以體悟到"人間好時節"的佳境禪趣。
28、的確,很多的"小善"能使人受益匪淺,相反,許多的"小惡"卻使 人失去很多。有些人之所以會成為無惡不作的強盜,或許只是因為兒時的 一絲貪念、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為,正是這樣的"小惡"的累積導致了一個 個悲劇的發生。
29、普賢十大愿有"廣修供養",是讓我們供養諸佛菩薩及眾生;但我們卻在"廣收供養",貪收貪受信眾供養,什么都想要。
30、真正斷惡之人,同時也不會輕視小善之德。而諸佛菩薩在因上修行,也是"斷一切惡,無惡不斷;修一切善,無善不修"。無所謂事情的大小,都能對事以真,竭盡心力廣修菩薩行,最后人佛道。
31、迎合愛的腳步,你要有所改變。
32、佛在教誨世人時,總是會特別強調"寬容"與"原諒"。因為一個人 如果懂得了"寬容"與"原諒",很多怨恨也就自然而然地遠離了你的心 靈。"大肚(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這句話既說明了一種胸襟,也道出 了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
33、心無雜念、凡事樂觀、踏實做事,就會有智慧。
34、生活中,當我們有些東西拿不準,分不清時,最客觀的辦法就是始終堅持正確的發心,不管有多么艱難,我們都要力所能及地去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要不了多長時間,事物都會由陰轉陽,呈現本來面目,花開見佛!這是事物的本質規律。
35、人的一生也是一段修行的旅程。遭遇挫折不幸的時候,不僅不應該情緒低落與喪失勇氣,更應該靜下心來調整情緒,昂起頭來增加信心,并從容坦然地面對現實與挑戰,借此來磨練自己,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36、秋風颯颯,點紅葉于玉階。秋云飛飛,變白衣于蒼漢。秋露垂垂,人物同沽沆瀣。秋月皓皓,山河盡入玻璃。諸人當此之際,切不得作境會,亦不得作心會,亦不得作道會。
37、真正的美,在于身形端莊、氣質優雅。
38、愛情,不來不去。愛,不增不減。我愿做一朵蓮花,開在你懷中。譜寫一曲高山流水的知音,在清幽的禪境里,寂然歡喜,默默相望。我亦愿做一朵無爭的云,讓你攬在懷里,忘了清溪湄畔,碧水藍天。我為什么會在這里,你懂得。
39、于一切法但取一行,極隨順者,所謂無生,是為禪行。又復無有少法可取,是為禪行;又不取何法?所謂不取此世彼世,不取三界,乃至不取一切諸法,如是平等,是為禪行。天子,入禪行者,乃至無有一法相應,無合無散,是為禪行。
40、我們需要依靠智慧認清方向,依靠勇氣終止蠢行。早一日調轉方向,就能早一日踏上新的起點,看到新的風景。不要因為在某一條錯誤的路上走了太久而不忍心改道,也不要擔心新的道路會讓自己無所適從,每條路上都有追逐夢想的旅人,只要擁有樂觀和自信,就能在"半途而廢"之后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41、有些人修禪宗,只注重個人的生死,不管眾生的死活。這種發心,顯然屬于小乘的發心。
42、心靈的欲念,是引發人生最痛苦的因。
43、禪非意想,立意乖宗;道絕功勛,建功失旨。聞清聲外句,莫向意中求。轉照用機關,柄佛祖鉗錘。有佛處互為賓主,無佛處風颯颯地。心寧意泰,響順聲和。
44、當你需要幫助時,平時種下的"因"便會和你因緣際會,產生相應的果報。
45、從一定意義上講,苦難是最好的大學,在當今社會年輕人更是不可缺乏苦難的磨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人的一生中,要想做出點兒成就,必然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梅花香自苦寒來",即便是富家子弟也要有吃得苦難的心理,怕吃苦,圖安逸,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46、國足的歷任和現任球員不代表國足,我對國足的未來有信心。不相信中國這么大就真的挺不起一個國足。需要足球的沖擊力!
47、貪人于晝夜,常無有安樂。以其多樂欲,愛箭射其心。《正法念處經》卷五十九
48、人為成功而奮斗就像泥像過橋一樣,要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困難, 甚至誘惑,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在追求成功人生的道路上,當你 失去信心、喪失希望的時候,一定告訴自己:"堅持下去。"堅持,就是給 自己成功的機會。
49、生命就像一種回聲,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種什么就收獲什 么,你給予什么就得到什么。你為別人著想的話,別人也會為你著想。
50、一切隨緣,不為難自己,不勉強他人,不和世界對立。
51、生活總是起伏跌蕩,不要抱怨什么,你就是再快樂,也會有煩憂;你就算再倒霉,亦會有幸運。我們以為人生是出悲劇或者喜劇,其實不然,你能走出悲劇,最終往往是喜劇;你若沉湎喜劇,結局又常常是悲劇。哭笑犬牙交錯,悲喜時刻輪回,哭的時候學會遺忘,笑的時候與人分享,沒人愿意哭,沒人拒絕笑。
52、生活里如何消弭和協調煩惱,俗語說的好,一個巴掌拍不響,有時候已經習慣了和煩惱糾纏,甚至是達到了心不痛不能正常活的矯情程度,記得一個簡單的辦法,煩惱如同往事,少回味才是啊。
53、人生就如沙漏,撒完了都回去不了。做人須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的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處事把握分寸,能張弛有度;知足,即不為物欲俘虜,滿足以無為有!
54、恒榮法師:煩由何來,惱從何生,生命是欣然還是悲傷、是光明還是蒼涼,就在于能夠承擔;就算其中包含許多言不由衷,重建一種內心的秩序,向前而且勇敢。
55、學佛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念經也不是高深莫測的文字游戲,能講幾段經文更不是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學多才。佛經是佛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諦的記錄,學佛的目的是讓我們用佛法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少些煩惱、憂慮、偏激、狹隘、自私。多一些包容、豁達、光明、智慧,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甜美和幸福。
56、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于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57、佛教微博經典: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不說人短,說短者短之。不思人過,思過者過之。不揚人錯,揚錯者錯之。莫念人惡,念惡者惡之。莫嫌路顛簸,世界本曲折,挑剔多了,路自窄了。別忘了,孑然一身踏歲月,能走就是道路,能過就是生活。
58、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經》中說,柔弱乃尊貴之相,長久之相。中國古人對水的贊美,源遠流長,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海地勢低,故能海納百川。
59、葬在大海里的,不只有魚,還有誓言。
60、又來人間走一遭,走過的歲月,逝去的光陰,不管是成功或者是失敗,都已經成為過去。成功不要沾沾自喜,成功是暫時的,也是偶然的,用冷靜的頭腦來走好今后的旅程。失敗也不要氣餒,只要不失信心,成功就會屬于你。其實,對于成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但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為自己的目標流下了汗水,就不必后悔。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積累了經驗,得到了鍛煉,成為今后成功的墊腳石;這就是我們的財富,就是屬于我們的成功。
61、無論是昨日的輝煌,還是十字路口的迷惘,無論是一帆風順、青云直上,還是屢次受挫、幾近絕望,都要學會遺忘,在這個開始的季節里開始新的生活。在曾經的成功里汲取經驗,再接再厲,走向更高、更好的遠方;在曾經的失敗里接受教訓,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帶著現實的態度,以更穩健的步伐走下去,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62、對前來投訴或打官司的人,應公正處理,不徇私枉法。
63、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隨成就眾生凈,則佛土凈。——《維摩經·佛國品》
64、著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余殃。
65、世上最不快樂的人是意志很差想得最多活在非現實的那個人!世上最痛苦的人是無法克制欲望懂得太多活在回憶里的那個人!
66、當我們的心意舍棄人間繁華,回歸心靈本來空寂,則性的能量即會成為覺性,顯現光明;當我們的心攀緣外界,被情欲思維所蒙蔽,性的力量即會成為業障,隨著見聞覺知、說話吃飯行走而逐漸消耗掉;一切境界皆是因心顯發,一切境界皆因心的轉變而改變性質。所以,宇宙根本上就是"諸相非相,因心現量"。
67、人生、生活、寫作、愛情都是修行。不要怕痛,那些痛結了痂再撕下去,可以讓自己的光陰更豐厚。一個人的容顏也會跟隨修行而改變。而內心,則有堅韌的粗獷的神經,透明的、藍色的,更陡陗、更動人了。
68、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69、擾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處,即是本來面目。
70、禪有四行: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打破執著,是"無所求行",讓自己從苦海解脫出來,用法凈之理作指導,是"稱法行"。
71、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麼辦?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72、假使你不給自身煩惱,他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身的內心,你放不下。
73、人情味是幫助殘疾者行動,鼓勵懦弱者站起;是把自己多余的,給予那些缺少的人;是把自己的得意分給那些失意者。
74、博聞者,不知隨文入觀,惟圖強記名言也。愛道者,不知道本即心,妄于心外取道也。
75、學佛法之人皆須發"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
76、如果不能與比我們優秀的人為友,連和我們同一程度的人也找不到時,寧可一個人獨自修行,也不要和愚人相伴一起修行。
77、別人都沉溺于身心的放任而獨他調馭自己身心的人,就像別人都在做夢,而獨他清醒一樣。智者就像原野中奔馳的馬,控制自如,自由自在。
78、每個人都需要有信仰,無論你有無宗教背景或無神論者,信仰即是追求,促使人活下去的力量。生存是人類和所有生物在物質欲望上的本能。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為了繼續存活下去而不斷掙扎努力。信仰,則是人類在精神欲望上的本能。有時候,甚至能超越肉體物欲上的本能,驅使人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79、以精進力,身無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經典佛語的語錄】相關文章:
佛語經典愛情語錄07-07
佛語經典語錄07-27
佛語禪語語錄06-14
經典佛語語錄260句11-06
2014佛語經典語錄08-15
佛語2015經典語錄08-30
佛語放下經典語錄09-12
有關佛語的經典語錄08-04
2017佛語經典語錄10-25
愛情佛語經典語錄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