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規矩共遵守——鄉規民約代代傳》閱讀答案

    時間:2025-01-21 12:51:17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好規矩共遵守——鄉規民約代代傳》閱讀答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知識點。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好規矩共遵守——鄉規民約代代傳》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好規矩共遵守——鄉規民約代代傳》閱讀答案

      在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意識到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秶Z·周語》記載,周靈王二十二年,靈王之子晉勸阻其父雍塞谷水,按照周太子晉的理解,不毀高山,不填沼澤,不堵江河,不決湖泊,這是古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高準則。

      先秦儒家思想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處處強調“仁民愛物”。要想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首先要節制人類的欲望,按照大自然的節奏、萬物生長的節律來安排人類行為!墩撜Z》記載孔子“弋不射宿,釣而不綱”,不捕射歸巢的鳥,不用網將大小魚撈盡,而是只釣魚,意思是說要有節制地合理利用資源,維護生存環境的可持續性!睹献印ち夯萃跎稀酚涊d了孟子說的一段話,“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抖Y記·月令》則明確要求要根據動植物的自然生長規律進行適時的砍伐和田獵。由此可見,傳統儒家認為自然界是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有機整體,人類作為有機整體中的重要一分子,應遵循自然規律,“以時禁發”,唯有如此,方能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儒家的這種生態倫理思想也廣泛存在于傳統鄉規民約中。各地鄉村紛紛成立了封山會、禁山會、青苗會等民間組織,普遍制定和實施了嚴禁砍伐林木的制度。以《文堂鄉約家法》產生地徽州的文堂村為例,該村山林資源豐富,規定:“本都遠近山場栽植松杉竹木,毋許盜砍盜賣。諸凡樵采人止取雜木。如違,鳴眾懲治!

      傳統鄉約不僅充分認識到了山地林木的重要作用,還看到了破壞林木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如明末清初源頭李氏族人于1828年訂立“輸山碑”規約指出:“募修嶺路,挨路上下之山,必先禁止開種,庶免沙土瀉流壅塞。斯為盡善樂助,有功茲幸。眾山主矢志好善,自嶺頭至嶺腳,凡崎嶇之處,不論公私,永遠拋荒;平坦處,挨路,上輸三丈、下輸二丈,永禁開挖!边@些材料證明,傳統鄉民們已經注意到森林植被對于防止水土流失、涵養水分、保護環境的重要作用。

      清咸豐元年(1851年),今貴陽市烏當區金花鎮下鋪村的村民在回龍寺前共同豎立了一塊“禁止碑”,規定,“涼亭內不準挖泥;小山坡不準開石,挖泥,割柴葉、茨草;貴州坡不準開石、挖泥;大石板及敲邦候不準開山、挖泥、看牛、割柴葉、茨草;官塘不準擔水,外面騎馬與抬轎,不準進堡過道。以上五條如若不遵,罰銀四兩六錢是實!边@五條,有四條與保護環境有關,涉及植被、水資源等方面保護。正是由于傳統鄉規民約的禁規嚴密、懲治苛刻,在客觀上培養了鄉民種植和保護林木的習俗,提升了鄉民們守住綠水青山的意識。

     。ㄕ幾灾腥A書局出版的《好規矩共遵守——鄉規民約代代傳》)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我們的祖先在上古時代就已經意識到了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B.傳統儒家認為自然界是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人類只要遵循自然規律,“以時禁發”,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C.儒家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思想在中國古代傳統的鄉規民約之中廣泛存在,代代相傳。

      D.鄉民種植和保護林木的習俗得到了傳統鄉規民約的保護,在客觀上也提升了鄉民們守住綠水青山的意識。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主要從儒家言論和鄉規民約這兩個視角,闡述了中國古代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地方民間的舉措。

      B.文章用大量鄉規民約的原文,證明了自古以來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落實到了行動之中。

      C.文章用《論語》《孟子》《禮記》中的原文,來證明人類如果要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就首先要節制自己的欲望。

      D.文章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的手法,其中的引用既有直接引用,也有間接引用,以直接引用為主。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古人認為,不毀高山,不填沼澤,不堵江河,不決湖泊,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高準則。

      B.傳統鄉約充分認識到了保護山地林木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了破壞森林植被對水土流失、涵養水分等產生的嚴重后果。

      C.徽州的文堂村山林資源豐富,其鄉約規定,所有林木禁止盜砍盜賣,對違犯者將進行嚴懲。

      D.下鋪村村民在回龍寺前豎立的“禁止碑”是一部完整的鄉規民約,每一條款都涉及環境保護。

      1.答案:C。

      A項,原文中“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是并列關系,而是前者對后者很重要。B項,“人類只要遵循自然規律……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錯,原文是唯有……方能,即只有……才的關系,選項將必要條件錯成了充分條件。D項,原文是鄉規民約培養了鄉民種植和保護林木的習俗,而不是保護了這一習俗,主客顛倒了。

      2.答案:C。

      文章用《論語》證明人類如果要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就首先要節制自己的欲望;用《孟子》和《禮記》來證明,應遵循自然規律,以時禁發,以達天人合一的境界。

      3.答案:B。

      A項,這不是古人認為,而只是周太子晉的理解;C項,并非所有林木,從原文看,雜木是可以砍伐的;D項,“禁止碑”五條中只有四條涉及環保。

    【《好規矩共遵守——鄉規民約代代傳》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規矩》的閱讀答案09-02

    沒有規矩也成方圓閱讀答案09-30

    沒有規矩,也成方圓 閱讀答案10-18

    《沒有規矩也成方圓》閱讀答案11-05

    沒有規矩,也成方圓閱讀答案07-30

    于中好的閱讀答案09-10

    春光好閱讀答案11-07

    《共老》閱讀答案11-26

    好雪片片 閱讀答案02-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到在线a国产4视频 | 中文字幕偷乱在线看 | 亚洲日韩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欧美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