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

    時間:2023-10-31 12:08:37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

      在各領域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課文《陳太丘與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請別駕從事③,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④,須期乃入。其為人若此。 (選自《后漢書.郭伋傳》,略有改動)

      注釋: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剛擔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別駕從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太丘舍去(舍棄、丟下)

      B、則是無信(不講信用)

      C、及事訖(完畢)

      D、先期一日(約定的日期)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相委而去——雜然而前陳者

      B、計日告之——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C、遂止于野亭——駢死于槽櫪之間

      D、其為人若此——安陵君其許寡人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理解。

      (1)甲、乙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從選材角度看,甲文選取的是友人“無信”“無禮”的反面例子,乙文選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從表達方式看,甲文側重____________,乙文側重敘述。

     。2)從甲、乙兩文的故事中,你還得到了哪些新的啟示?(就一個或兩個故事來談均可,至少兩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C

      3、那人便問元方: “你爸爸在嗎?”(或:那客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來,他已經(jīng)走了。”

      4、(1)做人要講信用(答出“講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違信于兒童);描寫(或:對話描寫;語言描寫)

     。2)①要有禮貌;

     、谝掠诟恼e誤;

     、垡菰S別人改正錯誤;

     、艹扇艘獮閮和鞒龊玫谋砺剩

      ⑤對兒童也要說話算數(shù);

     、拮鋈艘孕幸恢隆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2

      文言文閱讀。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粒讶!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的意思。

      ①期日中( )

     、谝讶ィ )

     、坶T外戲( )

     、茏鹁诓唬 )

      2、翻譯句子。

      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句中標注兩處)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陳元方是古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請再寫出一個古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及其故事。(要求不超過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約定 ②離開 ③玩耍 ④不通否

      2、(父親)等你很久,你沒到,他已經(jīng)離開了。(意對即可)

      3、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示例:曹沖稱象。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3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

     。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4)入門不顧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方是從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個方面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

      4.學習本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才(2)丟下、舍棄 (3)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4)回頭看

      2.(1)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約同行,約好在正午碰面。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2)友人感到慚愧,下車想拉元方的'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大門。

      3.信用和禮貌(無禮和無信亦可)

      4.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要講究誠信、禮貌,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統(tǒng)一)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4

      文言文閱讀。

     。ㄒ唬╆愄鹋c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ǘ┢咪

      溥(張溥,明朝文學家)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通“抄),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jūn,皮膚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日沃(澆)湯數(shù)次,后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1、下列加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 幼嗜學(喜歡,愛好)

      B、門外戲(玩耍,嬉戲) 即焚之(燒)

      C、相委而去(舍棄,丟下) 右手握管處(筆桿)

      D、元方入門,不顧(回頭看) 后名讀書之齋曰:“七錄”(名稱)

      2、下列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待君久不至,已去 死而后已

      B、下車引之 人皆賀之

      C、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與朋友交而不信

      D、如是者六七始已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3、翻譯下列句子。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第二則文言文后,你有什么啟發(f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B

      3、你中午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意思對即可)

      4、從勤出成果,天才出自勤奮,注重學習方法等方面答題。(言之成理即可。)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5

      陳太丘與友期 (10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言;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字詞的意思。(4分)

     、訇愄鹋c友期行 期: ②尊君在不 不:

     、巯辔 委: ④元方入門不顧 顧: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慚,下車引之。

      小題3:、故事中友人聽了陳元方的話后感到非常慚愧,可是陳元方仍然“入門不顧”,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期:約定 不:通“否” 委:舍棄、拋棄 顧:回頭看

      小題1:(1)過了中午朋友還沒到,陳太丘就先離開了,等到他離開后朋友才到。

      (2)那個朋友感到十分慚愧,便下車拉著元方(表示歉意)

      小題1:示例一:我也會像陳元方一樣不理會友人,因為畢竟友人有錯在先,如此無禮無信。

      示例二:我不會像元方那么沒禮貌,因為友人畢竟還是道歉了,元方本人應該也做到有禮貌。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實詞的`詞義,平時應多積累、牢記,那么回答此題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現(xiàn)在的意思解釋,解釋時結合所在句子進行。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注意不要用現(xiàn)在的意思解釋,省略的成分應補充上。如:過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小題1:此題為開放性試題。表明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即可。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6

      課內文言文閱讀(10分)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6.下列加點的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B.元芳入門不顧 照顧周到 C. 與友期行 期日中 D. 待君久不至 日中不至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譯: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譯:

      8.元方的“入門不顧”是否無禮?說說你的看法。(3分)

      答案:

      6.B

      7.(1)和別人約定同行,卻丟下我就離開了。

      (2)過了中午還沒有到,就是沒有信用。

      8.元芳對父親友人的慚愧表現(xiàn)“入門不顧”,雖有不禮貌之嫌,但是對于一個只有七歲的孩子來說,我們還是不能求全責備。

      或:客人已經(jīng)認錯,應該不要過多計較,把客人丟下自己走進家門的.做法也是很沒有禮貌的。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7

      比較閱讀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1.陳元方和方仲永有很多相似之處,試歸納一下,看看有哪些相似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文中分別有對陳太丘之友和仲永之父的指責之意,試作簡要概括。

      指責陳太丘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責仲永之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所體現(xiàn)出的才能,陳元方和方仲永有哪些差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評價仲永之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都是少年機敏 文采顯露

      2.陳太丘之友:言而無信,待人無禮 仲永之父:貪圖小利,目光短淺

      3.元方機敏而有主見 仲永聰慧而任人擺布

      4.目光短淺,為虛名微利而“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最終斷送了一個天才。(意對即可)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8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饺眨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與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車引之( )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誰?文章主要是通過哪些方面刻畫主要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你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學習本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約定(2)才(3)丟下,舍棄(4)拉

      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2)友人感到慚愧,從車上下來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自家的大門。

      3.元方。語言和行為。

      4.示例:這是對友人不守信、說話不禮貌的行為表示抗議和蔑視。

      5.示例: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要講究誠信,要有禮貌,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ㄒ鈱纯桑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9

      陳太丘與友期(14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畫線詞的意思。(4分)

      (1)期日中 (2)太丘舍去

      相委而去 (4)尊君在不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3:.友人的“無信”“無禮”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友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表現(xiàn)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小題4:.友人已認錯了,元方仍“入門不顧”,這是否也是“無禮”?說說你的理由。(3分)參考答案:

      小題1:(1.)約定 (2.)離開 (3.)丟下、舍棄 (4.)通“否”

      小題1:(1.)元方當時年齡七歲,正在門外玩耍。

     。2.)友人(聽了很)慚愧,走下車想逗引元方,元方轉身進門不再回頭看他一眼。

      小題1:“日中不至” “ 對子罵父” “友人慚,下車引之”

      小題1:(言之成理即可)小題1:本題考查古今異義詞。(1)約定(今義為日期)(2)離開(今意:到、往)(3)丟下、舍棄 (今意:委屈、委托)(4)通“否”語氣詞,無意。

      小題2:(1)年:年齡。省略句,(于)門外戲。戲:玩耍。

     。2)慚:意動用法,感到慚愧。顧:回頭看。

      小題3:注意提個要求,用原文回答!叭罩胁恢痢薄 對子罵父”;“友人慚,下車引之”

      小題4:可以認為失禮也可認為不失禮

      失禮:客人已經(jīng)道歉了,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理解客人,而且,客人是長輩,而元方是晚輩,晚輩應該有對長輩的基本禮貌。

      不失禮:客人不僅遲到,而且對著孩子罵父親,當然非常失禮,又考慮到元方只是一個小孩,可以不原諒他!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0

      《陳太丘與友期》練習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一、解釋加點字。

      ⒈太丘舍去 舍: ⒉尊君在不 不: ⒊下車引之 引:

     、搓愄鹋c友期行 期: ⒌去后乃至 乃: ⒍相委而去 委: 去:

      二、翻譯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寫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內容

      過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五、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寫元方責客“無信”“無禮”的用意何在?

      2、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寫。

      六、古今異義詞。

      太丘舍去 奮不顧身

      房舍整齊劃一 元方入門不顧

      三顧茅廬

      七、試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動。

      ⑴友人慚,下車引之。 ⑵元方入門不顧。

      八、《陳太丘與友期》主要寫的是哪兩個人?分別歸納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

      九、用一句話概括這兩則故事的大意。

     、拧对佈罚

      ⑵《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參考答案:

      一、⒈放棄 ⒉同“否” ⒊拉 ⒋約定 ⒌才 ⒍舍棄、丟失;離開

      二、真不是人哪!和別人約好一起走,把別人丟下就走了。

      三、①那朋友;②太丘 那朋友

      四、為人要言而有信,不講信用自食苦果。

      五、⒈寫客人得知太丘已經(jīng)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語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辭嚴,副得對方無言可答。

      2.對比

      六、①舍:放棄;②房屋 顧:①照顧;②回頭看;③拜訪

      七、(1)慚愧。 (2)輕視。

      八、元方——聰明、勇敢、識禮、有節(jié)。友人——無信、無義、無禮,但能接受批評。

      九、(1)無奕女詠雪的佳句博得謝太傅的贊賞。(2)元方將父親的友人駁斥得理屈詞窮。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1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饺铡熬c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題目: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與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車引文( )

      2、“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何不同?(3分)

      君:

      尊君:

      家君:

      3、“友人慚”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語句回答)(1分)

      4、通過讀文可知元方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如何評價元方的“入門不顧”?(2分)

      5、學習本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2分)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

      1、(4分)(1)約定 (2)才 (3)丟下、舍棄 (4)拉

      2、(3分)君:對對方的敬稱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謙詞。

      3、(1分)“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被颍貉远鵁o信,待人無禮。

      4、(2分)聰明、機智的孩子。評價略,言之有理即可。

      5、(2分)為人處理,待人接物要講究誠信、禮貌,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統(tǒng)一)

      讀《陳太丘與友期行》有感

      我們學習了陳太丘與友期這篇文言文課文,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了解到了文中那個僅僅七歲的元方是那么的聰明機智,反應是多么的靈敏,并且他還很有禮貌。從中我獲得許 許多多的啟發(fā)。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陳太丘與朋友約定一起出行,但那個人沒有按時來,陳太丘就先走了,過了一會兒,他的朋友到了,就問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陳太丘去了哪里?陳元方回答道:“父親等您很長時間,而您沒來,已經(jīng)離去了!边@個人聽了大怒,罵起陳太丘來,陳元方就回答道:“你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見面,中午不到,這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邊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慚愧,下車想拉元方的手。陳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大門。我認為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應該這樣,學習元方的聰明,可以做到反映靈敏。我相信,只要下定決心去努力,那么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到講文明,懂禮貌,聰明機智這一點,讓我們共同努力,成為一名值得讓人學習的人!

      陳太丘與友期中心思想

      陳太丘依照約會行事,當他的朋友失約時,他決然舍去,一點也不姑息、七歲兒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這父子二人身上體現(xiàn)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誠信為本的觀念。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2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大丘與友期①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②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鹤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導讀:陳元方雖年小,對無信無禮的人正色批評,令人敬畏。有其子必有其父,從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陳太丘的為人和修養(yǎng)。

      注釋 :①期:約定時間。②元方:陳太丘的兒子,字元方,名紀。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太丘舍去( ) 2.尊君在不( )3.下車引之( ) 4.元方入門不顧( )

      二、翻譯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內容

      過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朋友約好時間一同出門,約定的時間是中午。過了中午,那個朋友沒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來。陳太丘的長子陳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戲耍。那朋友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回答說:等你很長時間,你不來,已離開了。那朋友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哪!和別人約好一起走,把別人丟下就走了。元方說:您和我爸爸約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則是沒有信用;當著別人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則是沒有禮貌。友人慚愧,走下車來拉他,以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頭也不回。

      一、1.放棄 2.同否 3.拉 4.不回頭

      二、真不是人哪!和別人約好一起走,把別人丟下就走了。

      三、那朋友 太丘 那朋友

      四、為人要言而有信,不講信用自食苦果。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3

      陳太丘與友期 (9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2分)

      (1)太丘與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

     。4)尊君在不 ( )

      小題2: 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小題3:學習這短文能讓我們明白為人的一些道理,這些道理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即 和 。(2分)

      小題4: 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答案:①約定②才③玩耍④通否。

      小題2:答案:您跟家父約好正午一同出發(fā),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父親,就是失禮。

      小題3:答案:①信②禮

      小題4:答案;不失禮,照理來說是失禮的,但元方勇于指出他人錯誤,他僅僅七歲,不該對他要求那么高?梢钥闯鏊莻懂理識義、直率、正直不阿的孩子。

      小題1:試題分析:“期”在古文中有“約”“時期”“希望”等意思,本句中為“約”;“乃”在古文中用法比較多,本文中為“才”,“戲”是名詞動用:做游戲,“不”通“否”,表示疑問。

      小題2:

      試題分析:將句中關鍵字詞解釋清楚,兩個“君”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個是對對方的尊稱,第二個指自己的父親!捌凇保鉃椤跋嗉s”,“日中”,即“中午”,“信”,指“信用”。

      小題3:

      試題分析:全文的'核心問題就在元方“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边@句話中,從中找到兩字即可。

      小題4:

      試題分析:此題答案不必唯一,禮與無禮,關鍵在于分析的角度,站在元方“指錯”的角度與站在彼此輩分的角度,答案是不同的。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4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痹唬骸肮峦邍L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1、下面句子中的加點的詞與成語中加點的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相委而去/虛與委蛇B、元方入門不顧/不屑一顧

      C、久而益敬/精益求精D、孤法卿父?/不法?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

     。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2)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

      3、甲文與乙文在敘述情節(jié)和刻畫人物時都運用了描寫。甲文中友人所稱的“尊君”與乙文中袁公說的“賢家君”“卿家君”均指的是。

      4、甲文中的友人所以“慚”是因為他“”和“”;乙文中袁公說的“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體現(xiàn)了他性格中的一面。

      5、甲文元方兩次稱其父的'友人“君”,顯示了他的;乙文中元方回答袁公第二次答語的巧妙之處在于。

      6、甲文中元方顯示出了一個7歲兒童的性格,乙文中的元方則比其4年前更加成熟,表現(xiàn)了他的性格。

      答案

      1、A

      2、(1)和別人約好一起去,卻把對方丟下自己走了。(2)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

      3、對話元方的父親

      4、無信無禮自負

      5、明禮不卑不亢。既既不得罪袁公,照顧了他的體面,又維護了自己的父親和自己的尊嚴

      6、正直、率真機智應變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5

      仔細閱讀《陳太丘與友期》,回答下列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鹤鹁诓唬看鹪唬捍貌恢粒讶ァS讶吮闩悍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用/劃出下面句子朗讀停頓的地方。

      元 方 入 門 不 顧

      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劃線詞。

     、訇愄鹋c友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巯萝囈 )

     、苋腴T不顧( )

      3、翻譯下面的句子。

     、龠^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谂c人期行,相委而去。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本文可以看出陳太丘的`友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元方的語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結尾寫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元方/入門/不顧

      2、①約定

     、谕ǚ

     、劾

     、芑仡^看

      3、①過了中午還沒有來。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離開后那朋友才來。

     、诟鷦e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

      4、言而無信卻又無禮的人,自己失信,卻怪罪別人,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意對即可)

      5、是一個聰明懂道理的孩子,品格正直不阿。(意對即可)

      6、略。(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6

      課內文言文閱讀(15分)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9、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4分)

      A、 未如柳絮因風起 B、 尊君在不

      C、陳太丘與友期行 D、 元方入門不顧

      20、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組( )(2分)

      A 、太丘舍去 待君久不至,已去 B 、下車引之 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C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D 、君與家君期日中 與兒女講論文義

      21、下列對課文理解正確的一項( )(2分))

      A “尊君”是謙詞,是對自己父親的一種稱呼。

      B “期日中,過中不至”這一句點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陳太丘。

      C “與兒女講論文義”一句中講論文義指的是謝太傅虛心向孩子們請教文章的含義。

      D 《詠雪》一文著重寫雪優(yōu)美的姿態(tài),表達作者對雪的贊美之情。

      22、翻譯題(2分)

      (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2)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期日中,過中不至”一句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1分)

      24、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用有原文回答)?(2分)

      ① ②

      25、故事中陳太丘的友人已經(jīng)感到慚愧,元方還是“入門不顧”,這樣做過分嗎?請談談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

      答案:

      19、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4分)

      A、 因 趁,乘 B、 不 通“否”沒有 C、期 約定 D、 顧 回頭看

      20、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組( B )(2分)

      21、下列對課文理解正確的一項( B )(2分))

      22、翻譯題(2分)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期日中,過中不至”一句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1分)

      不遵守時間,不守信用的人

      24、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用有原文回答)?(2分)

     、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②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7

     。祝讶吮闩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

     。ㄒ遥﹥k①人養(yǎng)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規(guī)旋矩折,應律合節(jié)。巴童觀而妒之,恥己之不如也,思所以敗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張而猴出,眾賓凝佇②,左右皆蹈節(jié)。巴童佁然③揮袖而出其茅栗,擲之地。猴褫④衣而爭之,翻壺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離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師戰(zhàn)者,蠢然而蟻集,見物而爭趨之,其何異于猴哉?

      ——《郁離子.僰人舞猴》

      注釋:①僰(bó),我國古代西南部的.一個民族,今川南及滇東一帶。②佇,站立。③佁然,靜止貌。④褫(chǐ),剝去,脫下。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

     、僭饺腴T不顧 顧 ②恥己之不如也 恥

     、鬯妓詳≈ 所以 ④乃袖茅栗以往 袖

      小題2: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

      蠢然而蟻集,見物而爭趨之

      小題3:元方、巴童聰明機智,其令友人“慚”、使猴舞“敗”的原因有何共同之處?(2分)

      小題4:你認為兩文在“修身”、“治軍”方面提出的積極主張分別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①回頭看;②以……為恥(或認為……是恥辱);③用來……方法(手段等);④用袖子裝。

      小題2:騷動紊亂,像螞蟻一樣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螞蟻一樣騷動紊亂地聚集在一起),看見東西就上前去爭搶

      小題3:都抓住了對方身上存在的問題或弱點。

      小題4:①甲文主張講“誠信”和“禮儀”;②乙文主張治軍要強素質,整軍紀,倡導節(jié)制利欲,從軍為國為民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8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下面加粗詞的意思。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

     。3)下車引之_______________

      (4)元方入門不顧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過中不至中有樓若者

      B.相委而去任重而道遠

      C.陳太丘與友期行與兒女講論文義

      D.日中不至吾日三省吾身

      3.翻譯下面句子。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元方與客人的對話中,你領悟到為人處世應具備怎樣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方“入門不顧”的`行為是否失禮?請說說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離開(2)才(3)拉(4)回頭看

      2.C

      3.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

      4.示例:從元方與客人的對話中,我領悟到為人處世應具備守信用、講禮貌等美德,這是為人處世非常重要的原則,是立世之本。(意對即可)

      5.示例一:不失禮,因為友人既對元方的父親失信,又對元方的父親失禮,所以元方的行為合情合理。

      示例二:失禮,因為友人當時已覺得慚愧,要下車表示友好,既然他能知錯就改,就應該原諒他的過失。(言之有理即可)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9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1)陳太丘與友期行__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_

     。3)相委而去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___,這本書是南朝劉宋___________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4.元方的`話為什么能讓友人感到慚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約定;通“否”;離開

      2.友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了自家的大門。

      3.《世說新語》;劉義慶

      4.元方首先指出友人失信在先,批駁他認為陳太丘失約的指責,再指出他失禮,譴責他不講禮貌,友人無可辯。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20

      陳太丘與友期(8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鹤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1)相委而去 (2)入門不顧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小題3】當友人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時,元方從 和 兩點反駁。(2分)

      【小題4】從故事主人公的言談中,你覺得元方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答案

      【小題1】(1)委:丟下、舍棄(2)顧:回頭看(每空1分)

      【小題2】過了正午后(友人)仍沒有到達,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離開以后(友人)才到。(補全省略1分,扣住重點字詞去和乃,其他意思通順即可。(1分)

      【小題3】無信 無禮

      【小題4】示例:表現(xiàn)了他的聰慧明理。(可從聰慧、有膽識、個性直率、懂禮識義等方面任選兩點回答)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08-05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0-12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0-10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題及答案08-05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題及答案12-14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題及答案06-21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訓練及答案07-07

    《陳太丘與友期》閱讀答案15篇08-05

    課文《陳太丘與友期》的翻譯及閱讀答案07-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版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区二 | 中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