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經華陰》閱讀答案以譯文

    時間:2021-03-31 16:35:31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行經華陰》閱讀答案以譯文

      《行經華陰》描寫了詩人途經華陰時所見的華山三峰雄奇險峻的景色,表現了祖國山河的壯美瑰麗,抒發了詩人對奔走名利者的不恥以及對學道求仙的向往之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參考!

    《行經華陰》閱讀答案以譯文

      行經華陰

      崔顥

      岧峣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①平。

      借問路傍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②。

      【注】

      ①漢畤(zhì):漢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處所。

      ②長生:隱居山林,求仙學道,尋求長生不老。

      題目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題(3分)

      A.詩題“行經華陰”,必有所往。所往之地,便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太華、三峰、武帝祠等即為京都附近名勝。

      B.詩的前六句全為寫景。由總而分,由此及彼,有條不紊。起句氣勢不凡,以神仙巖穴的華山壓倒王侯富貴的京師。

      C.首聯寫遠景,頷聯攝近景。遠近相間,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為尾聯“何如此處學長生”的發問作了鋪墊。

      D.頸聯浮想聯翩,寫意雄宏。詩人在華山下,看到黃河與秦關,馳騁想象,虛實相生,描繪出一幅雄偉壯闊的畫面。

      15.詩歌抒發了怎樣的情感?從全詩著眼最主要的表現手法是什么?(6分)

      答案

      14.D(“詩人在華山下,看到黃河與秦關”錯誤,在華山下,同時看到黃河與秦關是不可能的,這里有想象,虛寫,而非全“看到”。)

      15.①詩歌描寫了祖國山河的壯美瑰麗,抒發了詩人對奔走名利者的不恥以及對學道求仙的向往之情。

      ②即景生感(借景抒情,情景結合)。全詩打破了律詩的起承轉合的格式,別具神韻,前三聯雖有層次先后,卻全為寫景,尾聯筆鋒一轉,綰合前文,感嘆自己奔波于仕途;但詩人沒有直說,反向旁人勸喻,導出“何如學長生“的詩旨,隱約曲折。

      白話譯文

      在高峻華山上俯視京都長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烏云將要消散,雨過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蔥。

      秦關北靠河山地勢多么險要,驛路通過長安往西連著漢畤。

      借問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為何不到此訪仙學道求長生?

      創作背景

      崔顥在天寶(唐玄宗年號,公元742—756年)年間二次入都。詩人此次行經華陰,事實上與路上行客一樣,也未嘗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見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飄逸出塵的仙跡靈蹤,也未免移性動情,感嘆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

      此詩即作于這種心境中,其思想可能是受當時崇奉道教、供養方士之社會風氣的影響。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 | 亚洲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男女Av中文字幕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伊人五月天在线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