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應曲·邊草》戴叔倫閱讀答案

    時間:2021-04-04 14:45:21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轉應曲·邊草》戴叔倫閱讀答案

      轉應曲,詞牌名,也叫調笑令、三臺令,源自中唐,部分文獻稱它為拗體之濫觴(起源)。以下是小編帶來《轉應曲·邊草》戴叔倫閱讀答案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轉應曲·邊草》戴叔倫閱讀答案

      《轉應曲·邊草》

      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1)“重疊復沓”是古詩詞中常用的結構方式與手法。請簡析它在這首詞中的作用。(3分)

      (2)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或最能表達作者情感的文字。你認為這首詞的“眼”是什么?為什么?請結合全詞簡要賞析。(4分)

      《轉應曲·邊草》閱讀答案

      (1)①可創造意境,加強語意、感情的抒發,以盡其情。(1分)②如“邊草”的疊句,就造成了一種茫茫無邊的荒涼草原的意境,從而為老兵提供了一片迷離的活動背景,以烘托其空虛彷徨的心理狀態。“明月”的疊句不僅造成了一種月光滿地,使戍卒輾轉難眠的意境,還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韻致,強烈烘托了老兵輾轉反側的思鄉情緒。(2分)

      (2)①詞眼是“愁絕”。(1分)作者為了突出詞眼,增加其藝術感染力,先進行了景物烘托---邊塞將盡的.枯草,積滿山山嶺嶺的冰雪,初晴的夜空上普照大地的明月,偶爾傳來的悲切嗚咽的胡笳聲,用這諸般景物托出那羸弱的老兵。這樣步步寫來,層層烘托,感情所至,就自然凝成了“愁絕”二字。這樣的“愁”,自有其沉重的扣人心弦的力量。(2分)景物的烘托之外,作者又運用疊句的藝術形式所創造的藝術氛圍加以烘托。這種復雜的藝術氛圍,就強烈地烘托了那老兵的輾轉反側的思鄉情緒,再加上那一聲追魂奪魄的悲笳,困于戍守的老兵還會不“愁絕”嗎?(1分)

    【《轉應曲·邊草》戴叔倫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詩詞鑒賞09-27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戴叔倫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2

    《史記·田叔列傳》閱讀答案10-27

    《戴車匠·汪曾祺》閱讀答案02-22

    彪之字叔武閱讀答案04-27

    《出塞曲》閱讀答案10-30

    馬戴《楚江懷古》閱讀答案07-15

    車前草閱讀答案10-21

    關于汪曾祺《戴車匠》閱讀答案11-10

    閱讀《魏公叔痤病》有答案12-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在线另类 | 尤物yw193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一线久久 |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