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的初步認識 教學故事

    發布時間:2016-6-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千克的初步認識教學故事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要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確自己的思想,并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實際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和探索來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例如在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時我設計了幾個實踐活動,下面是其中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你見過臺秤嗎?在哪里見過?臺秤可以怎樣稱物品的重量?

       生:“見過”,“在商場”,“菜場也有”,“指針先要對準0刻度”……

       師:你想親自動手稱物品的重量嗎?(接著組織學生6人一組進行操作活動。活動前,明確組內每個成員的職責及活動的要求)請大家稱一稱面前的物品重量(課前準備好)。

       學生稱蘋果(1千克)、鹽(500克裝2袋)、大白兔糖(250克裝4袋)

       師:蘋果有多重?鹽和糖呢?

       生:蘋果重1千克,鹽和糖一樣重。

       師:那么,請數一數l千克鹽有幾袋?1千克糖有幾袋?1千克蘋果有幾個?

       生:鹽2袋,糖4袋,蘋果5個。

       生:不對,蘋果有6個。

       生:也不對,是4個。

       師:奇怪?這是怎么回事呢?

      (有的學生撓著頭,有的學生皺著眉。有的學生竊竊私語后舉手了)

       生:“蘋果有大有小”,“大個的蘋果1千克約有4、5個,小個的蘋果約有5、6個”。

       師:現在請用手掂一掂,1千克究竟有多重?

       學生用手掂自己稱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組內交換物品掂,邊掂邊閉上眼睛體會1千克約有多重。

       師:請拿出課前準備的盒子(三個,外型一樣,重量各異),不能用稱秤,你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嗎?

       學生一個個躍躍欲試,紛紛從三個盒子里找到重1千克的盒子。最后,以小組為單位獎勵了一袋大白兔糖,看到自己的獎品,同學們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香蕉亚洲视频在线 |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手机版 |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