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的變化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7-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118--119

    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了解我國城市1996年至2000年人均居住面積變化情況。

    2、在了解的基礎上,通過調查、計算、填表、和畫圖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自己及同班同學家庭1998年至2006年人均住宅面積的變化情況。

    3、感受我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教學重點:學生收集數據、匯總數據、分析數據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學生收集數據、匯總數據、分析數據能力的培養。

    設計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課前的收集數據到課堂上的計算匯總數據、分析數據以及填表畫圖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相關數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感受使用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價值,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收集數據,完成表格 年份 家庭住宅建筑面積/平方米 人口/人 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平方米

    1998年

    2002年

    2006年

    1、課前布置學生各自了解自己家庭在1998年、2002

    年和2006年底的住宅建筑總面積和當時的人口數,并把了解到的數據記錄下來,完成下表。

    2、解釋“建筑面積”的含義

    所謂建筑面積通常是指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 回家咨詢家長

    收集數據

    完成表格

    二、指導計算

    分析數據。 1、指導學生觀察統計圖,

    介紹:“人均居住面積”是指平均每人擁有的臥室面積

    2、讓學生自行列式解答問題1,指名說說具體的計算方法

    3、讓學生小組里說說對問題(2)的理解,再全班交流。

    相機提問:(1)1999年的人均居住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是不是可以肯定參與統計的669個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都已經達到小康目標?

    小結:由于這里的“9.78平方米”是1999年全國669個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正常情況下有的城市會大于這個數,有些城市會小于這個數也就是不能肯定所有城市都達到小康的目標。也就是平均數不能代表這組數據的整體情況。

    觀察教材提供的統計圖,獨立解答第一題。

    學生回答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

    集體補充小結

    三、匯總數據

    制作圖表

    1、指名介紹一下現在家庭生活變化情況。

    2、匯報自己的家庭住宅建筑面積的變化情況

    3、提問:要完成全班同學家庭人均住宅建筑面積變化情況統計表和統計圖需要知道哪些數據。

    討論交流:怎樣快速準確地把全班同學調查的數匯總起來。

    小結優化方法:可以先分小組用計算器算出本小組同學家庭住宅建筑面積的和與人口數的和,再把各小組住宅建筑面積的和與人口數的和分別相加,從而算出全班同學家庭住宅建筑面積的總和與人口數的總和。

    4、指導小組合作分工,完成本小組的數據匯總。

    5、組織各小組匯報本組數據,進行全班匯總

    6、根據全班匯總出的數據,指導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的統計圖。

    7、總結交流。

    學生回答

    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

    集體討論

    集體總結

    小組進行數據匯總

    分組匯報全班匯總。

    學生獨立完成119頁的統計圖。

    四、自主總結

    交流體會

    1、組織交流,鼓勵從不同角度說說自己的收獲體會。

    2、指導閱讀“你知道嗎”?交流體會。 學生交流

    自主閱讀

    交流體會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 日韩中文字幕中文有码 | 亚洲产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站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