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統計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5-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 新知識點】 

        眾數

    統計  復式折線統計圖

     綜合應用

    【 教學要求】 

    1 .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 .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3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 教學建議】 

    1 .注意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對比和銜接。

    教學本單元時,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與所學知識的對比,體會統計量的含義及統計圖的特征和適用范圍。如教學復式折線統計圖時,可先用單式折線統計圖分別表示兩組數據,讓學生體會單式折線統計圖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組數據的增減變化,但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時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復式折線統計圖。從而使學生深切體會到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加深對折線統計圖的認識。2 .注重對統計量意義的理解,避免簡單的統計量的計算。教學中應避免單純從計算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統計知識,應當注重對統計量意義的理解。如眾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眾數,會求眾數,更要注意結合具體數據理解眾數的作用和特點。

    3 .注重對學生開展統計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是學習統計知識的首要目標。這就要求老師應創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從事簡單的統計活動,如調查同學們的視力情況、所穿鞋子的號碼、喜愛的電視節目等。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投人到各種活動中,留給他們足夠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與同伴的合作交流。從事統計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應起到引領、指導的作用。

    【 課時安排】

    1、眾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課時

    2、復式折線統計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課時

    1.   眾數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

    眾數

    教材第122 、123 頁的內容及第124 、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1-3題。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 .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 .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

    三  重點難點

    1 .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2 .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

    四  教具準備

    投影。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在統計中,我們已學習過哪些統計量?(學生回憶)指出:前面,我們已經對平均數、中位數等一些統計量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繼續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二)教學實施

    1 .出示教材第122 頁的例1 。

    提問:你認為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言,進行匯報。

    學生會出現以下幾種結論:

    ( l )算出平均數是1 . 475 ,認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較合適。

    ( 2 )算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較合適。

    ( 3 )身高是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較合適。

    2 .老師指出:上面這組數據中,1 . 52 出現的次數最多,是這組數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3 .提問: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學生比較,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交流。

    老師總結并指出: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可以用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它們描述的角度和范圍有所不同,在具體問題中,究竟采用哪種統計量來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及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來確定。

    4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23 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并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建議。

    5 .完成教材第124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1 、2 、3 題。

    學生獨立計算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集體交流。

    (三)思維訓練

    小軍對居民樓中8 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進行了抽樣調查,情況如下表。

    住戶 1 號 2 號 3 號 4 號 5 號 6 號 7 號 8 號

    數量/個 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計算出8 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數量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可以使用計算器)

    ( 2 )根據他們使用塑料袋數量的情況,對樓中居民(共72 戶)一個月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作出預測。

    第二課時

    一  教學內容

    眾數

    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5、6 題。

    二  教學目標

    1 .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2 .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

    三  重點難點

    1 .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2 .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

    四  教具準備

    投影。

    五  練習過程

    (一)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4 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參賽選手的成績有兩個眾數,88 和87 ,意味著在這次競賽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樣多。而五(2 )班沒有眾數,則表示這次競賽中沒有集中的分數。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二)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5 題。

    學生先獨立計算出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然后說一說用哪個數代表公司員工工資的一般水平比較合適?為什么?

    8 .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6 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先在課前調查本班學生所穿鞋子號碼,然后填在統計表中,再進行分析。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 .小明對本班15 名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擁有2 本的有1 人,擁有3 本的有2 人,擁有4 本的有4 人,擁有5 本的有3 人,擁有6 本的有5 人。根據以上調查的情況,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小明的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統計表

    2006 年9 月人數

    人數

    平均每人擁有本數

    ( 1 )估算一下,這15 名同學平均擁有課外讀物大約有幾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 2 )估算出這15 名同學擁有課外讀物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2 .小力對本單元10 戶居民訂報刊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沒訂任何報刊的有2 戶,訂1 份的有3 戶,訂2 份的有4 戶,訂3 份的有1 戶。根據以上調查情況,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本單元居民訂報刊情況統計表2006 年5 月   

    戶數

    每戶訂報刊份數

    ( 1 )想一想,平均每戶訂報份數是在1 ? 2 之間嗎?為什么?

    ( 2 )計算出這10 戶居民訂報刊份數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眾數這一統計量,并且通過練習理解了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這三個統計量的聯系與區別,根據我們分析數據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確選擇合適的統計量。

    2. 復式折線統計圖

    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

    復式折線統計圖

    教材第126 、127 頁的內容及第129 一131 頁練習二十五的第1-3 題。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2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  重點難點

        歸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四   教具準備

        投影及多媒體課件。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投影出示第9-14 屆亞運會中國和韓國獲金牌情況的統計表。

    提問:從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如果要看出兩個國家各屆亞運會所獲金牌數的變化情況,該怎么辦?

         學生回憶并回答,師生達成共識,可以利用折線統計圖把數據表示出來。

         提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師生共同完成兩個國家所獲金牌的折線統計圖,然后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

    (二)教學實施

    1 .老師提問:怎樣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較兩國獲得金牌數量的變化情況呢?

    學生思考,并說出可以把兩個單式折線統計圖合并成一個。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并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統計圖。

    2 .提問:觀察、比較單式折線統計圖與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點?

    學生試總結出:復式折線統計圖可以比較容易地比較出兩組數據的變化趨勢。在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畫出圖例。

    3 .引導學牛回答教材第126 頁例2 中的問顆,從而講一步認識到從{兩條折線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中國獲得金牌的數量呈上升趨勢,韓團則趨于平穩。

    4 .指導學牛異成教材第129 負練習二十五的第l 題。I 學生看圖回答問題,得出7 一15 歲的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隨著翎齡的增加而增高,但13 歲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長趨于平穩,增長速度比男生慢。

    5 .完成教材第129 、130 災練習二十五的第2 、3 題。,學生看圖回答問題,全班交流。

    (三)思維訓練

    下面是2005 年1 月22 日到28 日北京市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指數的統計數據。

    2006 年’月… {{ 1 11 … 查閱2006 年同期北京市空氣中可吸人顆粒物的指數,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線統計圖,并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2005年1月 119 174 143 95 115 173 163

    2006年1月

    查閱2006年同其北京市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指數,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線統計圖,并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練習)

    一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1 頁練習二十五的第4、5 題。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2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  重點難點

        進一步歸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四   教具準備

        投影及多媒體課件。

    五  練習過程

    (一)完成教材第130 災練習二十五的第4 題。

    學生根據統計表,畫出折線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二)導成教材第131 負練習二十五的第5 題。

    小組進行討論,兩組數據分別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表示更合適?為什么?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交流,老師提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作用有什么不同?

    小結:條形統計圖不較容易比較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很快比較出各種數量的多少,還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下面是王強收集的2005 年春節期間龍潭湖廟會和廠甸廟會游覽的統計圖。

    2005 年2 - 15 日龍潭湖廟會和廠甸廟會游覽人數統計圖

    ……廠甸廟會

    ……龍潭湖廟會     

     

    根據上面的統計圖,回答問題。

     ( l )游覽兩個廟會的人數分別在哪一天到達峰值,然后開始下降?

    ( 2 )哪個廟會的游覽人數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 3 )假如明年要游覽廟會,你認為哪天比較好?

    ( 4 )從統計圖中,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繪制方法。通過學習知道復式折線統計圖可以容易看出兩個數據的變化情況,并會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第六單元實力評價

    一  口算。  

    1.2×3=        0.36×10=       2.4÷8=     

    0.4÷0.8=      0.25÷0.5=      3×2.3=

    4.72-0.72=     1.5×4 =        8.56×0=

    2÷0.2 =       1.2+3.5 =       5.6÷5.6= 

    二  小東向10 名家有電腦并能上網的同學了解了一周上網的情況,結果如下:上網1小時的有1 人,2 小時的有4 人,3 小時的有3 人,4 小時的有1 人,5 小

    時的有1 人。根據以上數據,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小東的同學一周上網情況統計表

    人數

    上網時間/時

    1 .這10 名同學一周上網時間的平均數在(    )小時到(   )小時之間。

    2 .算出這10 名同學一周上網時間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三  小北對15 戶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制成了下表。

             15 戶居民一周用塑料袋情況統計表

    戶數 1 1 1 3 5 4

    每戶用塑料袋只數 12 13 14 15 l6 17

    1 . 計算出15 戶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數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2 . 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四  根據下表中的數據,制成條形統計圖。

    某市運動會各區獲獎牌情況統計表

         

    五  選擇。(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希望小學要統計五年級各班同學為社會做好事的件數,應選用( )比較好。

    A .條形統計圖           B .折線統計圖

    2 . (  )最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A .條形統計圖           B .折線統計圖

    3 .表示一年里12 個月的氣溫變化情況,選用(   )比較好。

    A .條形統計圖           B .折線統計圖

    六  先在下面折線統計圖的括號里填入適當的數,然后根據折線統計圖回答問題。

    某超市2005 年電視銷售情況統計圖

     

    1 .普通電視平均每個季度銷售(   )臺。

    2 .液晶電視平均每個季度銷售(   )臺。

    3 . (   )季度兩種電視銷售差距最大,是(   )臺。

    4 .根據你獲得的信息,預測明年兩種電視的銷售情況。

    七  根據下表中的數據,制成折線統計圖。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萬福商場

    東方商場

    某區兩個大型商場2002 - 2005 年營業額情況統計表

     

    某區兩個大型商場2002 - 2005 年營業額情況統計圖

                            ……萬福商場     ……東方商場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一区二区亚洲福利VR |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先锋亚洲国产AV | 亚洲国产资源在线26u |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