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用字母表示數(三)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8-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內容:練習課,教材P51-P52   練習十第7-13題

    教學目的:

    1、能較熟練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2、能正確運用字母表示常用數量關系、數量。。

    3、會利用公式、常用數量關系求值。

    教學重、難點:能熟煉地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

    教學準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填空:

    (1)a+a=(  )   a×a=(  ) 

    (2)當a=5時,2a=(   ),a的平方=(   )

    2、同學們在操場上做操,五年級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級有a人。說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義:

      (1) 30x

      (2)30x+a

      (3)a-30x

    3、小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僅可以表示數量關系,也可以表示數量。

    二、綜合練習:

    1、獨立解答P51 第7題 師巡視指導個別學困生。

    投影展示,集體評議,注意評講求值的書寫格式。

    2、討論口答P51 第8題

    注意指導學生理解(3)小題,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總分數。

    3、分小組完成P51 第9題 請幾個小組派代表說說式子表示的含義。

    4、獨立完成P52 第10-12題

    師注意巡視指導學困生。

    5、兒歌:一只青蛙一張嘴,2只眼睛4條腿,……

    讓學生順著往下念。

    問:你能不能用一句話說一說這首兒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全課總結:

    通過練習,你還有什么疑困?你覺得你掌握得比較好的知識是什么?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地方是什么?

    四、發展練習:

    1、討論P52 第13題

    請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讓3名學生上臺來指一指,說一說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數?

      a b c s

    ×      9

      s c b a

    教學反思:

    對照人教社老教材,發覺學生不僅對“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單產量×數量=總產量”等常見數量關系式爛熟于心,而且在解答相關應用題時也總能得心應手。但在今天的教學中,學生的反饋卻令我大跌眼鏡。第12題是有關工作效率、工作時間與工作總量三者之間關系的填空題,全體學生竟然告訴我從未聽說過這三個詞(由于我今年剛接觸新課標教材,不知學生所言是否真實)。在平時解答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時間等需逆向思考的問題時,也有部分學生對數量關系式是啟而不發,這不得不令我深思。教師和學生應該如何面對教材的變化?

    2. 解簡易方程

    第一課時 方程的意義

    教學內容:數學書P53-54及“做一做”,練習十一1-3題。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2、會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數量關系。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會用方程的意義去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準備: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據實際變換為其它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上課要用到一種重要的稱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對,它是天平。天平由天平稱與砝碼組成,當放在兩端托盤的物體的質量相等時,天平的指針就會在標尺中間,表示天平平衡,根據這個原理,從而稱出物體的質量。

    二、新知學習

    1、實物演示,引出方程。

    在天平一邊放上兩個50克的砝碼,一邊放一個100克的砝碼,問:現在天平是什么狀態?

    大家能不能用式子來表示這種情況?試試著。[板書:50+50=100]

    50+50=100是個什么式子?(等式)

    那么這次咱們再來操作一次天平:第一步,稱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書: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約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幾滴紅墨水),問:發現了什么?天平出現了傾斜,因為杯子和水的質量加起來比100克重,現在還需要增加砝碼的質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碼,發現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現在,水有多重,知道嗎?如果將水設為x克,那么用一個式子該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這個關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碼,天平往砝碼這邊傾斜。問:哪邊重些?怎樣用式子表示?讓學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個100克的砝碼換成50克,天平出現平衡。現在兩邊的質量怎樣?用式子怎樣表示?讓學生得出:100+x=250。

    比一比100+X=250和原來學習的50+50=100以及上面兩個式子有什么不同?

    師小結:與第一個式子比含有未知數,與另兩個式子比它是等式。

    像100+X=250這樣含有求知數的等式,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對,叫方程。請大家試著寫出一個方程。

    1、寫方程,加深對方程的認識。

    學生試著寫出各種各樣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書第54頁,看書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讓學生讀一讀。然后小結:一個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兩個條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數(即字母),這也是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據。

    1、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對于不是方程的幾個式子要說明其理由。

    2、小結: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怎么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問: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嗎?

    看“課外閱讀”,了解有關方程產生的數學史。

    四: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先讓學生說出圖意,再根據圖意再列出相應的方程。

    2、獨立完成第3題,評講時,介紹什么叫數量關系要,然后讓學生先說出各幅圖中的數量關系,再說出相應的方程,同一幅圖由于數量關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業:練習十一第1題。

    板書設計:                  方程的意義

    50+50=100   等式

    1只空杯子=100克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教學小記:

    為突顯方程的意義,在例題前增加了用天平演示50+50=100的過程。別看小小的一處改動且用時不多,但卻為本課的教學增輝不少。當黑板上出現了4個式子后,我引導學生將100+X=250與上面三個式子比較,有什么不同?通過對比觀察,促使學生主動發現了50+50=100雖然是等式,卻不含有未知數,而100+X>200、100+X<300雖然含有未知數,卻是不等式,從而明確一個式子如果是方程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教學效果非常好。

    但在作業中如何看圖列方程還需加強指導。如教材62頁第3題就有許多學生列出了將X單獨放在等式一邊的方程。這里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說明列方程解決問題時的常規要求,還要在比較不同方程的數量關系中使學生發現按順向思維列的方程最容易理解。

    學生質疑: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生問“40-28=X既含有未知數又是等式,為什么不能這樣列方程呢?”作為教師該如何回答更準確呢?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天天视频2021国产 | 性饥渴少妇推油按摩 | 婷婷色五月综合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天堂 | 午夜歐美福利視頻 | 天天噜噜噜在线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