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單元教學建議(第三稿)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一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8-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126

    主備人:伍冬娟(長興小學)

    審稿人:麥小燕(第一實驗小學)

    一、 單元知識框架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整十數的加減法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  

                     

                                         不進位加法

                  

                     兩位數加一位數 

                                         進位加法    

    100以內的       

    加、減法                             不退位的減法

                    兩位數減一位數

                          

                         退位減法

                      解決問題(比多比少的應用題)

    二、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I

    三、單元教學目標

    1、 學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2、 掌握100以內的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準確的口算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4、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加、減的意義,感受數的加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單元知識點列表

    編號 知識點 內容

    126-01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第57頁例1

    126-02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第59頁第7題

    126-03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加) 第61頁例1

    126-04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進位加) 第62頁例2

    126-05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退位減) 第67頁例1

    126-06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退位減)     第68頁例2  

    126-07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     第72頁例3

    126-08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應用題 第73頁例4

    五、各知識點的教學建議

    知識點 126-0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教學建議 1, 創設情景,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2, 通過擺小棒的操作,理解整十數的加與減的算理,并說一說算理首先讓學生理解10表示幾個十?20又表示什么?10表示1個十,20是表示2個十。1個十加上2個十就等于3個十;3個十減去1個十就等于2個十。

    3,  通過多層次練習,鞏固計算方法。例如:對口令、猜一猜、計算接龍、奪花、奪紅旗、小貓釣魚、摘蘋果、找朋友、投遞員等競賽活動。

    4, 通過對比練習,理解相同數位相加減。

    評價要點 能正確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評價樣例 A級(易):

    1、教材第58頁第1題

     

    2,教材第58頁第2題

     

    B級(中):

    2、教材第20頁第1題

     

    C級(難):

     

    知識點 126-02整十數加,減整十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教學建議 通過對比1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練習進行遷移學習,說出計算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強調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一般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同時可以創設故事情景,如59頁第7題可以創設到小熊家做客,每位小朋友選題做,做對了就敞開家門歡迎你。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評價要點 能正確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評價樣例 A級(易):

    1、教材第59頁第7題

     

    B級(中):

     

    知識點 126-03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加)

    教學建議

    在創設情景中要提醒學生仔細審題,計算時通過對比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討論交流,理解計算時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幫助學生建立數位概念。

    評價要點 能正確口算兩位數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評價樣例 A級(易):

    1、第63頁第1題。

     

    2、教材第63頁第3題。

     

    知識點 126-04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進位加)

    教學建議 理解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算理。知道個位上的十個為什么是十位的一個; 明白“滿十進一”。 在教學中要強調不要忘記將“1”加上,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加“1”?在學生討論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教師再加以點撥,引導學生用擺小棒或計數器演示來幫助理解。著重說明4根小棒加9根小棒是13根,把10根捆成1捆,再和原來的2捆加在一起,也就是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突出計算時先拿個位數相加,得出的結果再跟整十數相加,使學生理解進位的道理。或者在一張紙的底部寫上計數單位 “百   十   個”,讓學生根據算式中的兩個加數,分別在相應的數位上放上圓點,個位上的十個圓點可換成十位上的一個圓點,以此體會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同時也解決了難點。

    評價要點 能理解算理,正確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進位加法。

    評價樣例 A級(易):

    1, 教材63頁第2題。

     

    2,64頁第6題

     

    B級(中):

    1、教材第64頁第7題

     

    2, 教材65頁12題。 

    知識點 126-05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退位減)

    教學建議 創設情景,通過動手操作,對比練習,理解相同數位相減,可以分男女或小組比賽練習,爭做小醫生,摘蘋果等游戲,提高練習效率。

    評價要點 能正確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不退位減

    評價樣例 A級(易):

    第69頁的1,2,3題

     

    B級(中):

    在○里填上<,>或=。

    47-4○47-3       36+3○45-5       54-2○60-10

    知識點 126-05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退位減)

    教學建議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方式掌握計算方法,重視學具的擺拼,讓學生在擺小棒的過程中發現兩位數減一位數當各位上不夠減時,怎樣去用十位上的“1”當10,并和個位上的數合并在一起再減,十位上的數減少1,以此讓學生根據擺小棒的動作去獲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對類似的錯題進行收集,引導學生討論、診斷,引起注意,并加強相關的練習。X k b 1.c o m

    評價要點 能正確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退位減法

    評價樣例 A級(易):

    1、第69頁第5題。

     

    2、教材第70頁第9題。

     

    B級(中):

    教材第71頁12題。

     

    知識點 126-07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

    教學建議 在教學時,注意有層次地引導學生,結合學具擺一擺,注意對學生有條理、分層次的提問,在教學中,可以先引導學生看圖“畫了哪兩樣東西?各是多少?”; 再問學生“誰多誰少?誰比誰多、多幾?”;最后,根據以上的分析,請學生完整地練說圖意,并列式計算。這里關鍵指出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就是從大數里面去掉與小數相同的部分,用減法算。

    評價要點 會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用減法算

    評價樣例 A級(易):

    教材72頁做一做

     

    B級(中):

    1, 小紅今年7歲,媽媽32歲,5年后,媽媽比小紅大幾歲?

    2,學校進行跳繩比賽,小明跳了35下,小花比小明多跳5下,小亮比小花多跳了8下,小亮跳了幾下?

    知識點 126-08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應用題

    教學建議

    在教學時,注意有層次地引導學生,結合學具擺一擺,感受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實際上就是求大數比小數多幾的問題,都是兩數相差是多少,在擺和算的過程中,要分清誰和誰比,怎樣比等問題。在分析問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四句話訓練,“求。。。就是。。。用。。。算式是。。。”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

    評價要點 會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也就是兩數相差是多少用減法算

    評價樣例 A級(易):

    教材74頁第一題

     

    B級(中):

     

    基于課型的教學策略

    1、 重視遷移,引導學生探索與交流。

    例如:10以內的連加、連減與整十數的連加、連減對比出現,2+3+4,20+30+40。讓學生通過練習,把學過的連加、連減計算方法和順序遷移到整十數連加、連減計算之中。先讓學生觀察,并說出每組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再讓學生思考,并說出怎樣計算整十數連加、連減式題。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或從學生熟悉的事例、 有趣的故事出發,引導學生提出有關加減法的問題,并通過動手操作、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獲得相關的數學知識和方法。 

    3、 重視直觀操作與語言表達相結合。 

        在引導學生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時,應結合學生的生活背景,開展有趣的、直觀的數學活動。可利用小棒開展操作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直觀經驗,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表達與交流,促進學生思考,發展他們的數感。但我們教師要注意不要求學生用統一的語言表達計算的過程。 

    4、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同時還要優化算法 。

         在嘗試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我們應當鼓勵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并為學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通過交流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教材在處理這部分內容中,重視展示學生探索算法的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并通過與他人的交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教材呈現的方法是學生可能出現的,并不要求學生掌握每種方法。但應引導學生進行算法優化,選擇最優的算法進行計算。 

    5、注重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本單元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連。教學時,我們應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我們應為學生多創設機會,鼓勵學生根據具體的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6、開展多種新穎有趣的游戲。

    游戲的設計要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多參與。教材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游戲素材,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優勢,設計教學活動。比如有關數的組成和100以內加減法的教學就可以經常開展師生對口令、猜一猜、計算接龍、奪花、奪紅旗、小貓釣魚、摘蘋果、找朋友、投遞員等競賽活動。也可以依據所學內容創造性設計一些活動。

    7、注重練習的有效性與多樣性。

    進行練習的時候,先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合作與交流,使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練習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除了視算、聽算,還有算法交流、找規律、相互出題、師生比賽、游戲等。

    8、分層布置作業。

    學生的基礎不同,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分層布置作業。好的學生可以另外進行思維發散,基礎較弱的可以選擇基礎的題目進行訓練。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北 |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 |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 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