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均分教學設計及說明(蘇教國標版二年級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1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0~31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物體的活動,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點,會按每幾個一份的要求,將一些物體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識以及與同學合作學習、相互交流的態度。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 猴媽媽要把6個桃分給2只小猴,你猜猴媽媽會怎樣分?學生可能會有以下的回答:

    (1) 一只小猴分1個,另一只小猴分5個;

    (2) 一只小猴分2個,另一只小猴分4個;

    (3) 每只小猴分3個。

    2.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 這幾種分法你認為哪種最公平?為什么?

    3. 小結: 每只小猴都分3個,也可以說每份分得同樣多。我們把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書: 同樣多、平均分)

    [說明: 通過富有情趣的素材,讓學生在猜測中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分析,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義。]

    二、 說一說,下面哪幅圖表示平均分

    1. 出示兩幅圖: 第一幅圖9顆草莓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每盤3顆;第二幅圖10顆草莓放在2個盤子里,一盤放6顆,另一盤放4顆。

    2. 提問: 第一幅圖為什么表示平均分?這是把幾顆草莓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顆?

    3. 第二幅圖為什么不是平均分?怎樣改變可以使它變成平均分?

    [說明: 為學生創設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辨析中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意義。]

    三、 動手操作,豐富對“平均分”的認識

    1. 課件出示小兔搬蘿卜的畫面。

    小兔提出問題: 我可以把8個蘿卜平均分幾次搬呢?

    (1) 說一說:“平均分幾次搬”是什么意思?

    (2) 同桌合作,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 匯報: 你們小組是怎樣分的?引導學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方法:

    ① 每次2個,搬4次。

    ② 每次1個,搬8次。

    ③ 每次4個,搬2次。

    (4)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整理并板書:

    ①  ○○  ○○  ○○  ○○

    ②  ○  ○  ○  ○  ○  ○  ○  ○

    ③  ○○○○  ○○○○

    師: 同學們真聰明!想到了這么多不同的搬法。請大家說一說,第一種方法是把8個蘿卜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幾個?第二種、第三種方法呢?

    [說明: 通過動手操作與匯報,加深對“平均分”的理解,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思考,體會到盡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四、 鞏固練習,加深對平均分的理解

    1. 按要求分小棒。

    (1) 每2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學生分小組操作后,組織交流。

    (2) 每3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每4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學生分小組操作后,要求說說這幾次分小棒的操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3) 啟發:像剛才這樣,還可以每幾根分一份?把12根小棒分成幾份?

    2. 先圈一圈,使每份同樣多,再說一說,把多少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幾。

    (1) 出示10個蘋果圖(每組1張),要求:把10個蘋果,每()個一份,分成了()份。

    (2) 出示15個青椒圖(每組1張),要求: 15個青椒,每()個一份,分成了()份。

    3. 歸納總結。

    說說這節課你知道些什么?學會了什么?對自己今天的表現滿意嗎?

    [說明: 通過不同形式的基本題與提高題的練習,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平均分”的理解。]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 | 中文乱码精品视频在线 | 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