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全田
差生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客觀存在,校校有,屆屆有,班班有。差生是學習上的“特困戶”,紀律上的“重災區”,管理上的“老大難”。一個學校能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能否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全面發展、人格健全、造福于社會的合格人才,關鍵在于差生的轉化。
轉化差生是學校的重要工作,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政教主任的重要工作。轉差工作既必要,也必需。
如何才能實現轉差呢,我以為,要轉差必先知其何以差,方能對癥下藥、手到病除。長期以來,流行著一種相當普遍的說法--“智力說”認為差生之所以差,根本的原因是其智力低下。智力低下導致學習跟不上,學習成績差,學習興趣減弱直至喪失。從而無是生非、違紀淪為差生。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看法。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有差異,但白癡和天才的比例僅為萬分之幾,絕大多數人智力不相上下。”因此同班、同屆、同校的學生在智力上不會有十分懸殊的差別,不應成為差生所以差的原因。那么,差生之差源在何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學習的影響,智力因素占15℅,顯而易見,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情緒、性格、興趣、愛好、方法等。平時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有的學生就是因其意志不堅定,自制能力差,上課不能認真聽講,課后又不練習鞏固,既懶惰又貪玩,長此以往淪為差生;有的同學則因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而情緒容易波動,在家嬌生慣養,捧若明珠,到校偶有挫折心神不寧。情緒或一反常態,或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也有的同學受不良環境(家庭、鄰里、朋友、影視傳媒等)的影響,耳濡目染,所見所聞皆不利于學習,不利于成長,使其對學習喪失興趣,對生活無所追求,導致成績下降,紀律松馳;還有的同學則是學習方法不當,雖勤奮刻苦,但事倍功半,學習成績“居低不上”保持下游,成為學習上的“困難戶”……。以上種種都是形成差生的原因。按理說,一個學生在某個學期甚至某個學年學習勁頭不大,成績不高本屬正常情況,只要方法對頭,引導得法,迎頭趕上并無多大困難。自制力差者,只需經常檢點督促,課上多提問,課后勤檢查,即可奏效;情緒不穩者,也只要多交流,多鼓勵,穩其心,定其神就不會出現波動;喪失興趣者,需及時拔開迷霧,曉以利害,也會使其重新燃起學習的熱情;方法不當者,要不斷給予指導,用時不多就會有所改進……。然而,現實中有些學習上的落伍者絕大部分并沒有趕上,反而越拉越遠,原因何在?在于周圍環境對他們不公正。當他們由于學習上落伍急需幫助的時候,教師、同學、家長甚至社會沒有給予他們關懷、幫助和愛護,給予他們的卻是責罵、歧視和拋棄,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自信心受到打擊,在家伸不直腰,在校抬不起頭,陷入自卑孤僻的悲哀之中。自卑越多,成績越差,批評越烈。惡性循環,不能自拔,導致其自暴自棄,不思進取,直至厭學逃學,甘為差生。
綜上所述,差生的形成來自主觀的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起主要作用的是周圍環境的負作用效應。所以,轉差需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一)談心勾通,優化環境暖其心。差生因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歧視,家長的責罵更加困惑。因此,轉差必須消除他們的顧慮,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老師要與他們多談心,多接觸,關心其生活,關心其學習,推心置腹,真誠相待,逐步縮短直至消除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建立溝通渠道,使師生間具有朋友般的情誼。同學之間提倡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對差生不岐視,不小看,讓他們真正熔化在班集體之中。家長要堅決放棄“打罵式”教育,要與學校積極配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差生心里充滿陽光,充滿溫暖。只有這樣,才能啟動 “馬達”。(二)理解尊重,平等相待去其卑。差生之差與差生本人對自己失去信心,嚴重自卑有關。所以班主任、科任老師、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對他們一要理解,二要尊重,三要平等相待。理解他們的內心創傷,尊重他們的人格,象對待其他同學一樣對待他們,不能盛氣凌人,不能居高臨下,更不能使用傷害其自尊心的語言,杜絕用“蠢”“笨”“沒有希望”“無可救藥”等字眼。要給他們勇氣,大膽使用,大膽培養,讓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增長信心,逐步放下自卑的“包袱”。(三)表揚鼓氣,不斷激勵增其志。常言道:“氣可鼓,不可泄”。對于差生尤其要鼓氣激勵,要善于發現差生身上的閃光點,善于發掘差生身上的優良品質。差生在學習上相對差一些,但他們可能在其它方面(例如書法、美術、繪畫、演唱、講演、歌舞、勞技……等)有一技之長。要及時捕捉,給予褒獎。同時還要想方投法,提供、創造場所、時間,讓他們有表現和發揮的機會。在學習上,他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用“放大鏡”給予及時表揚鼓勵,以“輸氧助燃”,這樣他們就會在一次次的進步中,一次次的成功中,獲得自信,看到希望,看到自我價值的體現,從而增強意志力,重建進取精神。(四)勤批勤輔,精心耕耘解其惑。差生在學習上欠帳多,困難大。若要實現轉差,一要勤批勤輔,多檢點吃偏飯。二要善教善誘,精設計,多趣味。三要持之以恒,經常抓,不懈怠。只有如此,才能奏效。只有勤--老師的勤和學生的勤結合起來,才能把過去失去的知識追回來。只有趣--趣味活潑的教學,風趣通俗的講解,才能喚醒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教師要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全部調動起來,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只有堅持不懈,不屈不撓,才能克難制勝,才能循序漸進,一步一層樓,幫助差生走出“泥沼”,踏上坦途。
以上四點是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其實轉差工作是一項繁重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家庭、學校、社會、教師、同學、親友、影視、圖書、期刊……,無一不是影響的因素,決不是單靠學校、教師就能獨立完成的,最起碼要家長的配合。當然最主要的工作在學校,在教師,需要教師以及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有恒心,有耐心,有愛心,有信心,有決心,才能真正實現轉差。轉差工作任重道遠,但只要思想對頭,方法對路,就一定能取得較大的突破。 (作者單位:忻州二中)
[差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轉化]相關文章:
3.學困生轉化課件
6.學困生的轉化論文
7.
8.中班8的形成教案
10.學困生轉化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