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誤區及校正(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7-4-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宜昌市西陵區明珠小學:胡宏軍

    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性、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取得的效果。正因為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勢明顯,長處突出,有著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作用,所以在應用中就容易出現誤區。

    一、 為求直觀,忽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利用計算機充分展示其的形象直觀的長處,為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幫助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直觀是手段不是目的,因而掌握好直觀的“度”非常重要,幫助學生理解、引導學生思維才是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恰當安排課堂教學進程,把握時機適時有效地促使學生展開思維,科學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計算機“動”的顯示過程中,輔之以“靜”的思考,使計算機動態的畫面緊密地聯系學生的思維活動,反對那種“走馬觀花”式的“動”態顯示。

    二、 為求動畫,而把課上成電視欣賞課。

    從“刺激--反應”的心理測量角度看,動畫最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圖形次之,文字說明最弱。CAI教學軟件可以變靜為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他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電教手段并非用的越多越好”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多媒體教學軟件也是這樣,但不知出于什么考慮,有些教師從上課一開始到上課終止都由其充斥著。我們的學生也因此失去了許多與老師、同學的正常交流機會,失去了進行思維的機會。再加之,并不是所有的科目或內容都適用于電腦動畫。數學課中為讓學生明白某一抽象概念,運用動畫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語文課中我們如將《董存瑞》《開國大典》《上甘嶺》等電影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用于相關的課文,讓學生大量的欣賞;自然、勞動課中讓學生欣賞他人的實踐過程,恐怕就要本末倒置了。

    三、 為求“裝飾”,過頻、過濫地使用多媒體。

    幾句話就能講清楚的教學內容,硬是要開發成軟件,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或者為了“裝飾”課堂,運用與教學內容沒有十分密切聯系的軟件,也不管是否對突破教學重難點有無幫助,反正為了用而用,而使整個課堂充斥著“粗制濫造”的教學軟件。CAI作為輔助課堂教學的手段,應有選擇地使用,應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來確定是使用它,怎樣使用它,杜絕過頻、過濫的使用多媒體。

    四、 為求先進,忽略其它教學手段的使用。

    多媒體教學手段終究是一種輔助手段,只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它不是萬能的,它代替不了教師的板書,代替不了實物、模型的演示,代替不了實驗和操作。媒體的選擇應從教學的實用性出發,并不是高檔次、高質量、高技術的才是最好的教學媒體。其實任何一種媒體都有它的長處和優勢,只要運用得當,將媒體自身的優勢調動起來,符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就是好媒體。從使用的角度說,媒體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分,倘若選擇最高級、最現代化的媒體而在使用時僅僅是起著小黑板、傳聲筒、掛圖的作用,豈不失去了高級的價值。運用最先進的教學手段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效益和教學質量,而不是擺花架子。

    課堂教學中,要想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益,掌握好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分寸非常關鍵。如何掌握分寸呢?我認為應做到“四適”。

    一要適量。“少而精”這一原則同樣也適用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能充分地體現出其使用的藝術性越好。毫無原則地或僅僅是為了“裝飾”課堂,而將那些質量低劣、無助于突出重點的教學軟件用于課堂教學中,必將適得其反。

    二要適時。多媒體手段什么時候用,用多長時間,都應有所講究,絕不能隨心所欲,如:《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傳統的朗讀訓練課文,為讓學生進入情境可于開課初觀看人們送別總理的電視畫面,讓學生受到感染。學習《一個蘋果》時展現戰士們傳吃蘋果的畫面就應放在學生充分地從文字中受到感染之后進行。這樣既與本課的教學目的相吻合,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如此處理,才算準確地抓住了多媒體手段的時機性。在出示時間的長短上,只要達到目的即可,切不可貪多,要想全面地領略周總理和志愿軍戰士的風采,還是通過其它渠道好。

    三要適當。該用則用,不該用則不用,不能“為了用而用”。“為了用而用”或為了“裝飾”課堂而用,在一些優質課和公開課中最為常見,或僅出示幾行字,或將書中圖片投影出“虛晃一槍”,甚至由別人代替授課者操作。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必須依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心理,真正起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變抽象為形象、變靜為動的作用。如果用的不當,就必然是畫蛇添足,適得其反,耗時低效。

    四要適合。媒體的選擇要視課型、教學內容、學生水準、經濟效益而定。不能盲目地追求現代化,而應在追求“最小的產出,最大的效益”的前提下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如在講授《平面構成》時,將電腦介入課堂,使原來枯燥乏味、單調難懂的抽象的“平面構成”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濃厚學習興趣,就發揮了媒體優勢達到了成功。朗讀訓練中,運用錄音磁帶播放就可達到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折紙》教學中,兩張白紙、一只粉筆便將折紙的方法、要領、注意事項交代得明明白白,演示的清清楚楚,同樣可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已有現成的掛圖、實物、模型、燈片再去開發多媒體課件是否多此一舉。可見媒的選用不在高檔、低檔,重在實用。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所產生的問題也正是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要通過實踐探索,總結它的功能優勢,找出容易產生的使用誤區,并正確加以認識、校正,才能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勢,實現教學目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郵箱: xljymz0817

    [課堂教學中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誤區及校正(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耽誤的近義詞

    2.《終身誤》賞析

    3.獨孤誤誰(隨筆)

    4.冬泳存在的五大誤區及原則

    5.《終身誤》散曲賞析

    6.《終身誤》譯文及注釋

    7.延誤的反義詞是什么

    8.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介紹

    9.《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翻譯

    10.煲湯的五大誤區及科學煲湯的秘訣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在线视频国产五月天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亚洲色婷成人综合电影在线 | 亚洲一成A人片在线 | 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网先锋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