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CAI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優勢
楊麗麗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迅速發展和逐漸深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證明,由于CAI具有生動形象、交互性強、反饋及時等明顯的優勢,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的特點是文字少,畫面多,加之他們的年齡特點需要的是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CAI的運用能大大促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增強課堂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形象生動,激發興趣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生動圖象、優美音樂和有趣的動畫為學生創設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例如,教學小學語文第二冊《春天來了》時,首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看到小草、桃樹、柳枝等初春的景物,接著在優美的歌聲中,小草探著頭從地里鉆出來,桃樹張開笑臉開花,柳枝扭動著身子發芽的過程等。使學生從具體大的事物中初步認識什么是春天。然后教師抓住時機問:“還有哪些景物和事物說明春天來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積極展開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多媒體課件對知識的形象體現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二.動態顯示,突破難點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中,有大量的歸類識字教學,這是教學難點,用常規教學法不僅枯燥乏味,而且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計算機多媒體巧妙地運用其形象化直觀的特點能使教學重點突出,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例如,有這樣一段多媒體動畫演示:一片草地上的一根原木慢慢演變成一個木字旁--“木”,然后從草地里又蹦許多獨體字,如:風、公、兆、華、吾等。當“風”與“木”相碰時,就會碰出一個“楓”字,同時從草地上生出一棵楓樹;當“公”與“木”相碰時,就會碰出一個“松”字,同時從草地上又生出一棵松樹,依此類推。這樣,通過計算機創設的動態情景,不僅使學生認識了這些帶“木”字的合體字,而且認識了這些樹木的形態特征,有效的地突破了歸類識字的難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歸類識字。
三.雙向交流,因材施教
每一個學生的智力、能力、知識基礎、學習動機都存在著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對待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做到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各有所得,學有長進。計算機多媒體具有交互功能,信息反饋及時,人機能進行雙向交流活動,能很好的進行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都有所發展。例如,在進行期末復習時,教師可設計色彩豐富、形式多樣大的練習。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掌握知識的水平,自由選擇不同層次的練習內容在計算機上完成。
四.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由于低年級學生觀察水平較低,觀察的目的性,順序性都不強,精確性也不夠,再加上身邊的事物有限,學生對于老師布置的觀察任務有時會落空。如果充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如在指導學生寫金魚時,教師就可以將金魚的活動情況及金魚的個體形態進行攝像,然后輸入到計算機,在課堂上播放,引導學生再一次從金魚的整體到金魚的各個部位及金魚的動態,群體活動進行觀察。這樣一來不僅彌補了學生觀察的不足,而且使學生在課堂上邊看邊想邊議邊寫,既省事又省時,教師可以精心組織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既優化了教師的教,也優化了學生的學,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運用CAI是一種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因為它可以超越時空,大容量地儲存信息,直觀生動地展示畫面,學生歡迎,教師樂用,在語文教學中,能極大地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因而,我們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針對教學內容,積極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讓課堂充滿情趣,做到情景交融,寓教于樂,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落實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優越性。
[淺議CAI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優勢(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低年級語文論文
3.低年級數學小論文
6.低年級動物園課件
10.低年級數學生活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