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識字寫字
1. 識字。
本課以朗朗上口的兒歌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漢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要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聽讀課文中識字正音。
通過聽讀兒歌,讓學生說說詩中有哪些事物和數字。7 個生字中,“三、四”的聲母是平舌音,“上”的聲母是翹舌音。由于學生還未學習拼音,需要教師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日常用語,在多種語境中正音,激發學生認讀的興趣。
(1)逐句聽讀。教師逐行示范讀,引導學生逐行傾聽并跟讀,隨機出現四行對韻歌。在聽讀中,可以采用全班讀、同桌讀、個人讀等多種形式,教師及時糾正生字讀音。
(2)語境誦讀。采用播放錄音、師生對讀、拍手對讀等多種語境誦讀方式,如教師讀第一行,學生讀第二行;教師讀第一句,學生讀第二句。在語境中鞏固讀音,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
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做動作等方式,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字義,識記字形。“一、二、三、上、下”這5 個漢字學生熟悉,“四、五”的字形相對復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聯系生活識字。“一、二、三、四、五”是常見字,可聯系生活多認讀。有的學生學前已認識這些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些字,還可以讓會認的同學帶大家認讀。
(2)簡筆畫識字。學習“上、下”時,可以提供大地、綠樹、小鳥和蚯蚓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大地、樹干和樹根,最后通過找鳥和蚯蚓的位置,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3)語境識字。可以用熟字組成新詞的方法,引導學生鞏固生字、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如“天上、地下、上下”等詞語。
2. 寫字。
認識田字格。本課是學生首次學寫漢字,要讓學生認識田字格的橫中線、豎中線,可以用《田字格拍手歌》幫助認記。
培養良好習慣。寫字教學要注意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動筆寫字,寫字姿勢很重要,要關注每個學生執筆和寫字姿勢。執筆方法的掌握是難點,有些學生在幼兒時期已形成了不規范的執筆方法,需要教師手把手地教,一對一地去糾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我愛學語文”中了解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對照圖片擺好執筆和寫字姿勢,并要求學生在動筆前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不同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本課要求寫的都是結構簡單的獨體字,結合“一、二、三、上”的書寫,認識橫、豎兩種筆畫,并按“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學習書寫。教學時,可讓學生觀察獨體字的筆畫占位,然后教師范寫,同時讓學生也跟著書空,幫助學生鞏固筆畫名稱,記住筆順。
本課4 個字書寫要點:
二、課文學習
1. 朗讀指導。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在語文課上學習兒歌。教學時,教師要重視示范和帶讀,引導學生能根據兒歌的節奏讀正確,讀流利,不唱讀,不拖調。
在聽讀、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自己讀一讀,鼓勵學生看清文字后,把每個字讀準確。這時允許學生以較慢的速度讀,以認讀漢字為主,重點是讀正確。本課語句排列整齊,朗朗上口,具有韻律美。朗讀時,可以按兒歌的特點適當停頓,句末稍延長,第二行“金木水火土”可以讀得略重。
2. 理解運用。
圖文結合,在語境中理解詞句。文中先后出現“金、木、水、火、土、上下、日月”等詞語,其中“金木水火土”可以利用圖片和生活實際,讓學生初步感知,請學生在圖中和生活中找一找有關的事物,了解生活中和它們相關的事物。“上下”可以利用事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加以理解,如“鉛筆在桌子上”“凳子在桌子下”,學生知道天在上、地在下即可。“日月”不僅可以理解本意,還可以聯系生活說說今天是“× 月× 日”,明天是“×月× 日”,昨天是“×月× 日”。
對于“金木水火土”的理解,要避免對五行的介紹。重在讀讀背背中識字、積累,適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相關的事物。
3. 課后練習。
課后安排了兩道練習題。第一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提出了本課的閱讀要求,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字,在讀讀背背中積累。課內要采用多種方式朗讀,從熟讀到背誦,做到不漏字、不添字,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第二題“認識田字格”,這是第一次練習寫字,教材呈現了一個帶生字“上”的田字格,并注明田字格中關鍵的兩條線,幫助學生借助“橫中線”和“豎中線”來把握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導學生按照規范認真寫好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金木水火土》教學建議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剪紙教學教案設計
10.人教版dtnl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