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江上漁者、夜雨寄北、富饒的西沙群島、雨、大海的歌(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 題: 21、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一)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6個生字。

    2、 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古詩,初知詩意。

    3、 能用自己的思維,理解詩句的意思。

    (二)能力訓練

    1、 通過看圖,培養觀察能力。

    2、 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思想教育

    1、 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感情。

    教學重點:1、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教學難點:1、對詩的意境理解。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板書設計:

    21、古詩三首

    空山--幽靜(以動襯幽靜)

    深林--幽暗(以光襯幽暗)

    鱸魚美

    風波里

    蒼山、白屋

    柴門、犬、夜歸人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古詩《鹿柴》

    教學要求:

    1、 理解《鹿柴》的意思,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美。

    2、朗讀、背誦《鹿柴》。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詩《鹿柴》(板書課題)。

    二、教學古詩。

    1、 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 反復讀詩歌,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3、 請幾個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4、 反復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描述的意境。

    ⑴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⑵詩中沒有寫林子里靜寂、幽暗,只寫了“人語響”、“返景”、“復照”,怎么會給人以幽靜的感覺呢?

    ⑶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⑷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給你怎樣的感覺呢?

    三、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1、 指導朗讀,注意停頓和節奏。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2、 試著背誦詩歌。

    3、 全班齊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江上漁者》

    教學要求:

    1、借助注釋理解詩意,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對勞動者的同情,對不勞而獲者的諷刺。

    2、 學會生字新詞。

    3、 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幾首寫勞動人民生活痛苦的詩歌,記得哪些,背一背。

    2、今天我們再學一首寫漁民生活的詩歌。(板書:江上漁者)

    二、學習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 理解詞語。

    三、學習古詩。

    1、 自由讀詩,讀通讀順。

    2、 再自由讀古詩,讀準節奏。

    3、 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⑴學生自學。

    ⑵學生交流。

    ⑶學生匯報。

    ⑷師歸納。

    4、 生講詩意。

    5、 師指導生再說詩意。

    6、 指導朗讀

    四、背誦古詩。

    五、小結。

    《江上漁者》表達了對勞動者的同情,同學們學了詩歌應該尊重

    勞動人民的勞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學要求:

    1、 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詩意及詩歌表現的意境。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1、 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鹿柴》、《江上漁者》誰能把它背誦出來?

    2、 請幾個學生背誦古詩。

    3、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的詩歌。(板書課

    題。)

    二、學習詩歌。

    1、 范讀全詩。

    2、 自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理解題目的意思。

    3、 學習生字的寫法。

    4、 再讀全詩,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討論交流。

    5、 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句意思,討論交流。

    6、 精讀詩歌,體會意境。

    ⑴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⑵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請同學們想象自己就是詩人,說一

    說。

    ⑶讀詩歌,說說你最喜歡讀哪一句?為什么喜歡?

    7、 指導朗讀詩歌,注意停頓和節奏。

    8、 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作業設計:(自選)

    一、看拼音寫詞語。

    1、根據詩歌意思填空。

    《鹿柴》這首詩描寫了 這個地方 時候

    的景色。前兩句詩以 反襯 ,后兩句詩以 反襯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中描寫的景物有 、 、 、 、

    、 。

    2、比一比,再組詞。

    幕( ) 蒼( ) 犬( ) 逢( ) 蓉( )

    暮( ) 倉( ) 大( ) 縫( ) 容( )

    3、默寫古詩三首。

    4、讀讀背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課 題: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教學目標:(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4個,理解本課“龐大”“瑰麗”等詞語。

    2、了解我國的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二)能力訓練

    1、運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詞語的能力。

    2、訓練學生感情朗讀和背誦能力。

    (三)思想教育

    1、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 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1、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難點:1、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祖國地圖、小黑板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風景優美 海水 五光十色 異常美麗

    海底 珊瑚 海參 大龍蝦魚

    物產豐富 海灘 貝殼 海龜

    島上 鳥的天下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 本課生字新詞。

    2、 課文內容。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 知道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沙群島的特點。

    3、 初步感知課文,對課文有個總體印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談話引入。

    1、一年級時學過的《日月潭》在祖國寶島臺灣。在祖國的南海上,有一群島嶼,叫西沙群島。(板書:西沙群島)這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所以人們稱它為“富饒的西沙群島”(板書:富饒)

    2、解題:課題中的關鍵詞是哪一個?根據這一個詞你想想課文大概會寫些什么內容?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 輕讀課文,注意借助注音讀準字音。

    2、 指名逐段讀并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語說說每一個自然段你讀懂

    了什么?(板書)

    三、分小組按“總寫--分說--總結”順序讀課文。

    四、教學字詞。

    1、 指導學生根據要求自學字詞。

    ⑴認讀生字表上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詞。

    ⑵查字典解釋詞語。

    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 檢查自學情況。

    ⑴生字卡抽讀生字。

    ⑵理解詞義。

    3、 指導生字書寫。

    五、教學1-2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1-2自然段。

    2、 學生質疑、解疑。

    3、 學生讀1-2自然段。

    六、小結。

    《西沙群島》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明天再學。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課文3-7自然段。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了解西沙群島的概況。

      2、學習課文,了解西沙群島一帶海底的各種物產,并能用自己的話簡述。

      3、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生字卡片認讀,齊讀.。

    3、 昨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第1、2自然段,告訴我們西沙群島--

    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那么西沙群島到底有多美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二、教學課文3-6自然段

    (一)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過渡句

    這兒令人驚奇的不單是海水美麗的色彩,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兒的海洋生物。大家想知道有哪些海洋生物嗎?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看看西沙群島的海底里有什么?怎么樣?從那里可以看出來呢?

    小黑板出示:

    海底有 ,怎么樣 。

    1、指名回答: 珊瑚, 各種各樣,有的像……有的像……

    海參到處都是,懶洋洋的蠕動……(解釋:蠕動,生表演)

    大龍蝦,披甲,劃過來,劃過去,威武……(解釋:威武,生表演)

    2、出示圖片

    3、海底的世界多么神奇美麗啊?齊讀。

    (二)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下面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四五自然段

    出示: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1、學習四、五自然段,看看西沙群島的海里還有些什么?怎么樣?

    2、海灘上又有什么?怎么樣呢?

    3、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4、小組互聽互說,討論結果。

    生匯報:

    (1) 學習第四自然段

    生匯報,出示。

    --海底里不僅有珊瑚,海參,大龍蝦,還有魚,魚是怎樣的呢?

    A:魚多:從那里可以看出來呢?-- 成群結隊,多的數不清,

    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問:這里真的是水魚各一半么?不是的,是說明西沙群島的魚非常多。

      B:魚的形狀又是怎樣的呢?

    有的……全身……彩色條紋 有的……頭上……一簇紅纓

    有的……周身……插著扇子 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刺兒,像皮球

      C:出示圖片,讓學生說說魚的形狀,訓練學生的描述和想象能力。

      D:這么多漂亮的魚,你們喜歡嗎?好,讓我們來好好的讀讀這些魚。

    齊讀配樂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西沙群島的海灘有些什么呢?

    2、他們又是怎樣的呢?

    貝殼:揀不完  美麗  顏色不一  千奇百怪

    海龜:有趣  (那里有趣?)龐大  四腳朝天

    3、出示海龜圖片,

    4、齊讀,配樂。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西沙群島不僅海洋生物種類多,島上還生活著許多鳥,

    1、那一段是寫鳥的呢?(第六段)

    2、主要講了什么呢?--鳥的天下

    3、為什么說“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呢?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4、填空

    西沙群島也是 , 的樹林棲息著 , 都是 ,樹下堆積著一層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西沙群島的鳥特別多,西沙群島被鳥占據著,鳥是那里的主人。   

    5、指導朗讀

    (四)小結:

    西沙群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海底有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各樣的魚以及美麗的貝殼和龐大的海龜,還有很多很多的鳥,非常有順序的介紹了西沙群島的風景物產,用一句話來說就是__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板書)

    三、學習第7自然段

    這么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沒有人守著可不行,那么是誰守衛著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呢?

    島上的英雄兒女

    1、齊讀,

    2、理解“島上的英雄兒女日夜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

    問--為什么要守衛?(第一自然段)

    答--因為西沙群島在祖國的南端,是“海防前哨”,所以把她比作是“南大門”, 

    島上的軍民日夜守衛西沙群島,不讓敵人來侵犯,保衛祖國的安全。

    3、指導朗讀。自豪的語氣。

    四、總結全文,梳理文章結構。

      課文首先想我們介紹說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哪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呢?作者又介紹說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海底有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各樣的魚,海灘上又有美麗的貝殼,有趣的海龜,海島是鳥的天下.最后又說西沙群島在英雄兒女的守衛和建設下將會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五、拓展延伸。

    爭當優秀小導游

    學了《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文中那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跟同桌說說,并用簡筆畫把它畫下來,再扮演解說員,在四人小組內介紹,各小組評選優秀解說員,當小導游帶領同學們觀賞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

    作業設計:(自選)

    一、學一學,找一找

    1、這篇文章想我們介紹了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作者用詞準確,生動。讀來也非常的有趣味,請同學們把好的詞句摘抄在讀書筆記上。

    2、對西沙群島,你們還了解多少呢?請到課外廣闊天地中查找有關的圖片和資料,收集整理成小小的調查報告,在班上交流,那就更有趣了。

    二、請你向父母親介紹西沙群島的物產,用上“有的……有

    的……”句式。

    三、填空。

    ( )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 )。那里( ),( ),是個可愛的地方。

    四、讀讀背背。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五、開心辭典。(把正確的答案序號寫在括號里)

    1、中國建設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是( )

    A、牡丹卡 B、龍卡 C、金穗卡 D、綠卡

    2、“曇花一現”是“現”在( )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D、晚上

    課 題: 23*、雨

    教學目標:(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喜悅心情。

    (二)能力訓練

    1、了解作者是怎樣既有順序又細致地觀察景物的。

    2、能自學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思想教育

    1、感受大自然帶給人類的美感。

    教學重點:1、弄清作者是怎樣有順序地細致地觀察雨中景物的。

    教學難點:1、弄清作者是怎樣有順序地細致地觀察雨中景物的。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板書設計:

    23*、雨

    雨前:大色暗  狂風  悶熱

             雨中:看到:屋頂:薄煙

                  房檐:珠子--線

                   地上:小溪

               想到:及時雨流進

       雨后:泥土清香  空氣清新   樹木舒枝展葉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本課詞語。

    2、課文內容。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懂得及時雨對農作物的作用。

      2、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踐來理解句子的含義。

      4、學習十五個生字和兩個多音字,了解它們的音形意。

      5、練習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導入:每年的夏季,都要下幾場雨,有時是蒙蒙細雨,有時是傾盆大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雨的文章。

      二、自學生字詞。

      (1)拼讀音節,讀準字音。

      (2)分析字形、部首、余筆。

      (3)查字典,了解字意。(籠及舒)

      (4)記住字形,聽寫檢查。

      三、預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準確,并標出自然段。

      (2)分小組檢查讀書。

      (3)集體抽查,按正確、流利、有語氣給分。

      (4)結合課后題畫出不憧的難句和自己不憧的地方。

      (5)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6)進一步練習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

      (1) 一人讀第一自然段,其它人思考:雨前有什么特點?

       討論。

       板書整理:大色暗  狂風  悶熱

       指導朗讀。

      (2) 集體讀出課文中寫雨中的景象的段落,思考:我在雨中聽到什么?看到什么?

       自學,在書上畫出答案。

       討論。

      (3) 讀句子,抓詞語,談自己的體會。(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難句)

       我透過窗戶向外望去,大地間像掛著無比寬大的珠簾,迷蒙蒙的一片。

       雨落在對面的瓦片上,濺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層薄煙籠罩在屋頂上。

      雨水順著房檐……。漸漸連成一條線。

      (4) 練習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5)  “我”在雨中想到了什么?讀第三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說是及時雨?為什么說“流進人們的心窩里”?

      練習有語氣地朗讀。(讀出喜悅的情感)

      (6) 雨后的景色怎樣?讀書。

      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為什么雨后會這樣?

      練習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五、總結:一場大雨過去了,它帶走了悶熱,帶走了污濁,帶走了雜質,也帶走了塵埃;它帶來了泥土的清香,帶來了空氣的清新,也帶來了綠樹的舒枝展葉,更帶來了人們的喜悅心情,帶來了對豐收

    的期望。

    作業設計:(自選)

    一、填表:

    查帶點的字 音節 部首 除部首

    余幾筆 再組一個詞

    天色暗

    舒枝展葉

    痛快

    二、按課文原文填空:

    一會兒,(  )落下來了,打在窗上(   ) 。雨(   )。我透過窗戶向外望去,天地間(    ),(      )。雨落在對面屋頂的瓦片上,(    ),像( )。魚水(   )。開始像(  ),漸漸地(   )。地上的水(   ),匯合成(      )。

    三、摘抄文中寫雨大的語句。

    四、讀讀背背。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達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

    課 題: 24*、大海的歌

    教學目標:(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詞語。

    2、讀懂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閱讀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思想教育

    1、了解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增強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2、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1、理解課文中講到的大海兩次“唱歌”的含義。

    教學難點:1、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海聲音的掛圖

    板書設計:

    24*、大海的歌

    碼頭:藍天、白云、碧海、朝陽 高興

    海港:吊車、海輪 興奮

    大海:鉆探船、自己的 自豪

    近--遠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本課詞語。

    2、課文內容。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理解“唱著歡樂的歌”與“我仿佛聽

    見大海正在唱著一曲新歌”的含義。

      3、學習課文生字詞,理解文中部分詞語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視點和關鍵詞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我們一起來看大海。

    2、學生初讀課文。

    3、教師配樂朗讀課文。

      4、聽了老師的朗讀,請你談談大海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5、今天咱們學習第24課《大海的歌》。(老師寫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請大家通讀一下全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在碼頭、海港、海上看到的景象?

      2、請學生起來談談自己的意見?

      三、細讀悟情。

    1、下面咱們一部分一部分地進行學習。

      2、學生讀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意思?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老師邊說邊板書:碼頭)

      3、學生匯報

      ⑴談一談為什么寫得好。

      ⑵是的,碼頭早晨的景象確實非常美,藍天、白云、碧綠的海,還有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這一切構成了多么美麗的一幅圖畫!如果你看到這樣的美景,心情會怎么樣呢?

      ⑶讓學生帶著高興愉快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⑷師范讀第一段課文,讓學生閉起眼睛想象。

      ⑸指名學生讀,注意感情。

      ⑹讓學生比較這三句話的順序能不能顛倒?為什么?

      過渡: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就告訴我們,每段中的幾個句子,按什么順序寫,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能亂寫。以后閱讀一段話的時候,請同學注意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4、教學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想,歸納一下,作者在海港看到了哪些景物?

      ⑵反饋讀文。

      ⑶總結學法。

      咱們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進行學習的。首先,我們讀了第三句。接著,通過句子歸納出吊車高、大、多、忙的特點。再找能表現這些特點的詞語。最后,聯系課文,聯系實際,理解這些詞語。下邊,請大家用這個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關于海輪的部分。

     (出示小黑板提示:1、讀第三句,看哪部分是寫海輪的。2、歸納

    出海輪的特點。3、找出能表現海輪特點的詞語。4、聯系課文和實際,理解這些詞語。)

      ⑷小組反饋學習情況。

      剛才同學們說得好。現在,我國同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友好往來很多。過去,咱們只能出口茶葉、絲綢等產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許多電子產品,像彩電、冰箱、計算機等,還有許多機械產品如汽車、輪船、拖拉機等都大批出口,社會主義的外貿事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

    四、總結。

      通過學習,咱們知道了,大海風景優美,海港繁榮興旺,希望沒有參觀過海港的同學尋找機會,親身去體驗、去感受。

    作業設計:(自選)

    一、填空。

    1、我們馬上向碼頭走去。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 ,

    , 大海,已從 。

    2、《大海的歌》寫作者先看到 的景色,接著看到 ,最后看到 。

    二、收集有關海港的圖片資料。

    三、在括號中寫出一個和加點的詞語意思相近的詞語。

    ①我給了父母一份特別的驚喜。( )

    ②老師期待著同學們在下一次月考中取得好成績。( )

    ③小興安嶺中蘊藏著豐富的寶藏。( )

    ④潘東子珍藏著一枚珍貴的紅五星。( )

    我發現了加點詞語和括號中的詞語是

    四、學校要求各班級布置教室,你能幫忙找些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嗎?(至少寫三句)

    五、讀讀背背。

    勸 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課 題: 重視語言的積累(讀寫例話)

    教學目標:(一)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獨立閱讀例話,明確積累語言的意義。

    2、聯系本組課文的學習,了解積累語言的方法,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

    (二)能力訓練

    1、讓學生形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三)思想教育

    1、學會如何積累語言。

    2、從例話中受到啟發。

    教學重點:掌握積累語言的方法。

    教學難點:從例話中受到啟發。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小黑板

    板書設計:

    重視語言的積累

    在閱讀中學會品味鑒賞

    積累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寫例話 重視語言的積累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獨立閱讀例話,明確積累語言的意義。

    2、聯系本組課文的學習,了解積累語言的方法,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著燦爛輝煌的文化。人類的語言是祖國文化中的一種巨大財富。要想學好語言,我們在讀書看報時就要重

    視語言的積累。(板書:重視語言的積累)

    二、初讀例話,理解大意。

    1、 自由讀例話,想想讀懂了什么?在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 小組交流讀懂的內容。讀不懂的內容相互解疑。

    三、再讀例話,理解應用。

    1、 討論:為什么要積累語言?

    2、 討論:怎樣積累語言?

    3、 討論:以例話中的例子為例,結合自己的讀書實際,談談怎

    樣積累語言。

    四、齊讀例話,邊讀邊想:學了這則讀寫例話,有什么收獲或體會。

    五、學生交流讀例話后的收獲,體會。

    六、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則例話,知道了語言積累的重要性,還掌握了積累語言的方法。積累語言,重在堅持,養成習慣。希望同學們今后要做到多讀書,多背誦,多摘錄,持之以恒,一定會使自己的語言變得豐富而生動,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作文能力。

    課 題: 積累運用 六

    教學目標:(一)教學要求

    1、讀一讀,背一背。

    2、讀懂短文內容。

    3、舉辦一次畫展,培養學生的美感和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學會評畫。

    4、引導學生仿寫寫景作文。

    (二)能力訓練

    1、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2、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三)思想教育

    1、學會認真思考,不懂就問。

    2、體會梅雨潭的美景。

    教學重點:讀懂短文。

    教學難點:從短文中體會作者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5課時

    教具準備:小黑板

    板書設計: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讀一讀,背一背。

    教學要求:

    1、 讀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從中受到勤奮好學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揭示教學內容

    完成積累運用 六中的“讀讀背背”部分。

    二、完成“讀讀背背”部分。

    1、 自由讀一讀“讀讀背背”中的幾句格言警句,要讀正確。

    2、 指名讀,糾正讀音。

    3、 自學格言,了解格言所包含的意義和道理。

    4、 聯系實際,說說這幾條中你做到了哪幾條?哪些地方做得不

    足?學了這篇課文之后,你打算怎么做?

    5、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做學問的格言,背出來大家聽聽。

    6、 指導讀、背文中格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閱讀部分

    教學要求:

    1、 閱讀短文,理解短文內容,感受祖國山河的美,激發學生對

    祖國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揭示教學內容

    完成積累運用 六中的“閱讀”部分。

    二、完成“閱讀”。

    1、出示題目,引導談話: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去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游玩,請大家仔細看圖,準備用一、二句話來說說你所看到的美麗景色。

    2、 出示圖,初步感受梅雨潭的美。

    3、 匯報觀看所得。(注意有一定順序)

    4、 圖文對照,體會課文語言文字的美。

    5、 指導感情讀句,讀文。

    6、 選擇喜愛的句子起立讀。

    三、小結。

    體會景美及祖國山河的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口語交際 評畫

    教學要求:

    1、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組織學生開展一次畫展活動。

    教學過程:

    一、揭示教學內容。

    完成“口語交際”部分內容。

    二、讀題第二段,明確評畫的依據。

    1、 誰畫得好,內容新,題目取得好。

    2、讓畫得好的同學介紹自己繪畫的經驗。

    三、根據要求開展評比。

    1、 以小組為單位,先由每個成員介紹自己的畫的取材、畫的經

    過。

    2、 從每小組中選出3-4幅較好的參加全班評比。

    3、 全班評比,從剛才的評比的畫中評出10-12幅較好的畫,要

    說出評選的依據。

    四、請畫得好的同學上前介紹自己畫畫的經驗

    五、小結。

    從這節課中你得到哪些收獲。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習作

    教學要求:

    1、 學會審題,指導學生根據題目要求選材。

    2、 引導學生模仿寫景作文習作。

    教學過程:

    一、讀題、審題,明確習作要求。

    1、 本次作文是寫景作文。

    2、 要求寫你喜歡的景物。

    3、 仔細觀察。

    4、 模仿《富饒的西沙群島》的寫作方法。

    二、練習《富饒的西沙群島》的習作方法。

    1、 總寫景物特點。

    2、 按地點變化來寫景物各部分特點。

    3、 總結:人們將西沙群島建設得更美。

    三、出示看圖,確定寫作對象。

    四、指導習作。

    1、 列出小提綱。

    2、 生寫作,教師巡視。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評講習作

    教學要求:

    1、 通過講評,讓學生會修改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2、 學會欣賞同學的好詞、佳作。

    教學過程:

    一、介紹本次習作完成情況。

    1、 評好的地方。

    2、 評不足的地方。

    二、欣賞好的習作。

    1、請寫的好的學生范讀自己的習作,讀后評評作品好在哪。

    2、從自己的習作中,找出閃光點,哪怕一個詞,一個語句。讀出來供大家欣賞。

    三、指導學生修改。

    1、 自由修改,相互交流。

    2、 師個別指正。

    3、 小結:修改的步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驟、方法。

    四、學生修改。

    [鹿柴、江上漁者、夜雨寄北、富饒的西沙群島、雨、大海的歌(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

    2.《富饒的西沙群島》課件

    3.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案

    4.富饒的西沙群島課件

    5.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教案

    6.富饒的西沙群島課文及教案

    7.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課件

    8.《夜雨寄北》原文及翻譯

    9.夜雨寄北李商隱教案

    10.《鹿柴》原文及翻譯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电影 |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