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二政治上冊第七課第三框《依法保護我們的家園》。下面我從這樣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依法保護我們的家園》這一框緊承《人類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兩框而來,可謂層層推進,結構嚴謹。本節課內容共設有2目,第一目是《追究破壞和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第2目是《從我做起,爭當環境衛士》。

    本節課主要講述了破壞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和我們公民如何爭當環境衛士、積極保護環境等問題,也是從法律保護環境的角度進一步闡明了法律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及公民的義務。眾所周知,不論是在世界還是在我國,環境問題均已日趨嚴重,環境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問題,依法治理和保護環境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因此,對作為未來建設者的初中生進行環保法律知識的教育,幫助他們增強環保意識,使他們在今后投身現代化建設時,能夠善待人類環境,造福于子孫后代十分必要。可以說,本節課既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教育課,也是要求學生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實踐課。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①知識目標:了解違反環境保護法的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類型。

    ②能力目標:提高辨析能力,初步學會用對比的方法理解環境違法與環境犯罪的區別及不同的處罰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環保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把環保意識轉化為環保行動。

    ③覺悟目標:提高學生環保意識,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并能勇于同破壞環保的違法行為作斗爭。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從我做起,爭當環境衛士”。這是因為我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義務,青少年能從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環境的嚴峻性、環境的緊迫性。我們每個青少年都應投身到維護生存環境、保護地球的活動中去,爭當環境衛士,但如何行動,如何付諸于實踐,心目中卻不是十分清楚,所以要重點講解。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追究破壞和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因為由于環境違法行為的多樣性,決定了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復雜性,教材中關于破壞和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內容比較抽象(如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學生理解這些內容有一定的難度。

    二、說教法

    教學中運用“三段五步式”教學法。“三段”就是把一學時的教學過程從時間上分成“三段”,即學生預習10分鐘,自學、互學15分鐘,講練20分鐘。所謂“五步”就是將一學時的教學過程分成“預習、自學、互學、精講、巧練”五個步驟進行,力爭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廢除過去的“注入式”、“填鴨式”教學模式,注重師生的雙邊活動,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結合學情,運用學生熟知的環境形勢的圖片和案例,努力在課堂上、活動中創設一個民主的、自由討論的教學活動環境,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的智力活動不受壓制而得到支持、鼓勵,從而使學生的智力、能力得到較為充分的開發,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三、說學法

    種種環境問題,對于初二學習來說已不再陌生,身邊的生活已使他們感受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但這只是感性認識,要使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有一定難度。本節課教學以學生自學、討論、鞏固性練習為主,教師努力設疑,從大量的現實生活中提取素材,啟發學生感知、分析探究,使其聯系思想實際、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把學到的知識化為依法保護環境的行動。既達到教育為現代化建設實踐服務、學以致用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從會學、樂學到善學發展。

    四、說程序

    1、導入新課

    對這一課的教學,我選擇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首先讓學生觀看MTV《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女孩,為了救一只受傷的丹頂鶴,滑進了沼澤地,再也沒有起來。多媒體展示群鳥翱翔的畫面,伴隨著傷感的歌曲。教師設問:女孩的可貴之處是什么?假如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狀況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我們人類將面臨什么樣的惡果?導入學習的主題--依法保護我們的家園。

    這種導入法,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把音樂、圖片展示給學生,能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其思路在不知不覺中隨著教學內容運轉。

    2、學生預習

    導入新課后,給七、八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預習課文,要求找出本框題的基本知識點,對于自己的疑難問題可以作上記號,然后運用現代教學媒體歸納本課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激發學生找出相關概念和基本觀點。如追究破壞和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的類型,爭當環境衛士的做法等問題均可在學生預習時自己進行歸納。這樣就做到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厭學為愿學,教學效果肯定會好一些。

    3、學生自學互學

    在進行這一環節的教學時,其表現形式以討論為主。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不過要保證每個小組優、中、差,即A、B、C三類學生均衡。要求他們在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通曉本節課內容的稍難問題。對于沒有理解的難點、疑點問題,在討論中盡量得到解決,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用筆記記下來。通過這樣一討論,可以使優生帶動差生,輔導幫助差生弄懂一些問題。學生自主學習,相互探究,既節省時間,又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掌握了知識。

    接下來就是互問互學,在互問互學的環節中,我的任務是激勵學生向他人提問。所提問題可以是自己已懂或未懂的知識,可以自選對手,也可以由老師幫忙找人回答。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可以照顧到班上A、B、C三類不同層次的學生實際,對學生互問互答中,答得不全的,含糊不清的,難以理解的疑難問題,教師先設下懸念,留在精講過程中加以剖析、講解。

    4、精講

    教師可提問:我們的周圍存在哪些環境問題?要求學生列舉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或從電視報刊中了解的環境污染的案例,貼近現實生活和學生生活實現,為學生熟知,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通過學生舉例,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環境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嚴峻現實,自然設疑:能任其照舊發展下去嗎?對那些破壞和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應如何對待呢?自然而然地導入第1目內容,板書第1目的小標題“追究破壞和污染環境和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教師講述第1目:追究破壞和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時,設問:要依據哪些法律法規去制裁呢?教師要求學生回顧我國已制定的環保法律、法規,溫習舊知識。既然我國已根據國情制定了環保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所以我們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由第三課“違法行為的類別”推導出破壞和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可分為行政違法、民事違法、刑事違法三類,要求學生閱讀課本P95頁的三則案例,引導學生分析三則案例分別屬于何類違法行為?違法者分別承擔了什么樣的法律責任?課文正文講解與三則案例正好一一對應,學生閱讀后一目了解,這時借助多媒體顯示出板書,學生對照板書對課本內容來個回頭看,可以對課本內容有更加清晰的印象,知識結構顯得更有條理。

    在學習完第1目的內容后,第2目就從正面去引導我們如何去爭做環境衛士、積極保護環境。這一反一正,對比鮮明,理解了破壞和污染環境,要承擔法律責任后,更警示和激勵我們要積極保護環境。如何過渡到第2目呢?可先由世界為拯救地球而設立“世界環境日”,多媒體播出《世界環境宣言》中“地球并不是祖先給我們的遺產,而是屬于子孫后代”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憾,再到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世界環境日”活動,多媒體展示《中國環境保護徽圖案》,學生分析其寓意,最后設問:那么,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應該如何做呢?自然過渡到第2目:“從我做起,爭當環境衛士”。這樣,環保行動由世界--中國--自己,范圍由總體到局部到個體,步步緊隨,一氣呵成。

    為突出重點“從我做起,爭當環境衛士”,首先為要求學生從思想上提高認識,提高環保意識,可要求學生試擬幾條環保宣傳標語,喚起對自然的熱愛,對環境的重視。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示李芳同違反環保法規行為作斗爭的案例,啟示學生要依法保護環境。最后還要求大家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談談生活中的正確做法。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反思,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待環境的態度和做法,如何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改掉破壞污染環境的壞習慣,要有一個深刻認識。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僅停留在表層和感情認識上,而會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會用知識來指導實踐。

    教師精講后可以引導學生對照板書對課本內容進行復習式小結知識點,讓學生在頭腦中對本課內容有個清晰的概念。板書直接用多媒體顯示,本課板書設計總體是這樣的:

    依法保護我們的家園

    通過對照板書小結知識,使學生對本框內容的理解形成體系,更加深刻地了解本課知識結構,從而便于學生積累知識,運用知識。

    5、學生巧練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教師針對重點、難點問題精講后,可以巧設幾個訓練習題鞏固本課內容。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劉海洋傷熊事件”:2002年2月23日,已被確定保送研究生的清華大學電機系四年級學生劉海洋,為了驗證“熊的嗅覺敏感、分辨東西能力強”是否成立,竟將黑手伸向北京市動物園的熊室,將兌了硫酸的飲料投喂正在吃食的兩只黑熊,造成一只黑熊嚴重灼傷。此前,他曾竄至該園熊室,用火堿燒傷了3只熊。然后教師設問:劉海洋的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將承擔什么法律責任?他的行為對我們有什么啟示?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6、結束新課,德育滲透

    對于本框題,我打算采用詩歌激發學生環境憂患意識結束新課:地球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唯一的家。地球孕育一切,生態卻在變化。地球為什么變得百孔千瘡?原來是人類自己在糟蹋。為了生存和發展,請保護地球--我們的家。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多媒體直觀教學原則,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等教學理念得到了充分運用。我努力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求知欲,使他們善于質疑,獨立思考,使他們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基本上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構想,謹請各位專家、同仁指正。謝謝!

    [家庭(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受助家庭感言

    2.家庭禮儀常識

    3.家庭趣事的周記

    4.

    5.家庭電路試題及答案

    6.先心病受助家庭感言

    7.家庭教育方式論文

    8.家庭心情隨筆

    9.家庭禮儀知識

    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婷婷精品人人爱视频 |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亚洲 | 欧美亚洲中文高清一 | 中文无遮挡好黄H肉视频 | 亚洲自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