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生養成良好寫字習慣的意義
良好的寫字習慣是指經過有意識地訓練和潛移默化地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對穩定性、自動重復的學習行為和心理傾向。良好的寫字習慣能使學生以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進行有規律、有節奏的活動,并獲得優質效果。具體的表現在 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學習性格培養。(二)、有助于發展個體智力。(三)、有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小學生寫字習慣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已經京入了一個信息時代。但漢字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字,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而現在的教學忽視了學生規范寫字習慣的培養,已經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現象。就目前來看,存在著幾種現象:
(一)、 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 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不正確
(三)、 過分依賴橡皮、字跡潦草
(四)、 作業不整潔,涂涂改改
三、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的策略
寫字教學在新的課程體系中已擺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提高寫字質量呢?關鍵在于寫字習慣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興趣是人們探索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以認識探索外物的需要作基礎,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動機。人們對有興趣的東西表現出巨大的積極性,并且產生某種肯定的情緒體驗,這在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中起著較大的推動作用。小學生由于受年齡、家長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總體而言,對寫字的興趣遠不如對外語、游戲那么濃厚,那么穩定。那么,小學生的寫字興趣又如何培養呢?根據本人幾年的寫字教學實踐,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揚長避短,有的放矢。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
新的課程改革把寫字教學作為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板塊來安排,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體現了現代教育的人文性、主體性,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姿勢。
(三)培養學生寫字時的注意力、觀察力
漢字是一種形體優美的文字,書寫時講究結構、筆勢和神韻。實踐證明,寫字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它要求寫字者必須神情專注、注意力集中。指導小學生寫字,首要一環就是抓好學生寫字注意力的培養。具體地說,就是通過多途徑、多層面的訓練,引導學生做到“靜心、專心、細心”。
有了良好的寫字注意力,是學生寫好字的前提。另外,還得訓練學生有敏銳的觀察力,分析發現漢字的構字特點。
1、觀察筆畫。表面看來,漢字的筆畫似乎就是6種基本筆畫和20多種復合筆畫。其實,在不同漢字中,同種筆畫的寫法是不同的。如點有長點、短點、中點、側點、左點、右點之分,類似的細微差異,不讓學生觀察辨別,怎能把字寫正確美觀呢?
2、觀察部件。漢字中許多獨體字作為部件組合到合體字中時,其中的有些筆畫要發生變化。如“耳、車”等字作部件時,末筆的橫要變成提;如“木”作左偏旁時,捺要變成點。
3、觀察結構。漢字有自身的結構特點和組合方式。如“想、烈”等字,必須寫得上大下小,否則就會影響整體美。用田字格寫字的,要讓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比例等情況,再描紅、練寫。
(四)培養學生欣賞,互相學習的好習慣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人,也不存在完全一樣的字!叭诵校赜形規!睘榇,我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多種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
1、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少兒書法作品
2、開展作業展覽活動
將平時的各科作業書寫認真的擺出來,讓大家觀摩,師生共同進行評價,寫得好,好在哪。
3、開展寫字競賽活動.
(五)培養學生提筆即是練字的習慣
我們常常見到的情形是:學生練字是一種書寫,做作業時又是一種書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作業多,難以顧及書寫質量,另一方面是沒有形成自覺練字的習慣。因此,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處理好書寫與練字的關系;各科教師要相互配合,適當減輕作業量,尤其是書寫作業量,保證學生有認真書寫的足夠時間;教師要不斷提醒和督促學生運用書法知識,并注意示范,從而不斷增強學生“提筆即是練字”的意識。這樣就能養成這樣一種良好習慣:不管在什么場合,什么時間,只要一提筆,就能一筆一畫地寫,認認真真地寫,間架合適、行款整齊。
(六)培養學生寫字整潔的習慣
整潔是寫字最基本的要求。整潔不僅僅指作品的整潔,還包括書寫工具以及書寫者自身的整潔。因此,教師不僅應該要求學生保持作業本的整潔可觀,還要求學生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注意衣著和手指的清潔。
四、寫字教學中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教師要做到以身示范。
很多人都感慨,學生寫的字很像他的老師。事實上,學生十分崇拜老師,老師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榜樣。這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老師的動作,親眼看到運筆的全過程,能領略到書寫漢字的韻律美和漢字的結構美。所以,教師在課上板書和批閱作業時,要寫規范字,不僅做到書寫認真、端正,而且必須起筆、運筆也要規范,切實能夠起到表率作用。
(二)、努力優化教學過程,著力抓好寫字課堂教學常規。
1、因材施教。教師在運用教材時,力求結合實際情況,貼近學生的實際水平,使全體同學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個質的飛躍。
2、師生互動。課堂教學的效益與學生對寫字的感知有著密切的關系,沒有感知就不可能有對寫字的認識和理解。
兒童寫字和識字是不一致的。這是因為,兒童學寫字,就必須從基本筆畫、基本字形、基本結構練起,而為了集中識字,教材里的字就不能完全按照筆畫的多少難易來安排。如果兒童跟著識字的速度學寫字,那就會使他們一開始就學寫很多難字,對他們來說,這是有困難的。所以寫字和識字的步調不完全一致是在所難免的。整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要求學生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教學中二者應緊密結合。
[小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相關文章:
4.寫字教學隨筆
5.寫字教學課件
6.寫字教學 課件
7.識字寫字課件
8.初中寫字教學課件
9.寫字教學計劃
10.識字寫字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