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19 星期四(中秋放假) 多云
“一棵”與“一株”
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板書課題后,學習生字“株”。認讀后,我問道:“‘株’在這兒是什么意思啊?”問了幾個舉手的學生,回答的都不對。這時,陳吉晟答道:“老師,是不是量詞?”
“是啊。”真是聰明的孩子,我投去贊賞的目光,并朝他豎起大拇指,“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們又學到了一個量詞。大家知道了嗎?”
話音剛落,他又來一句:“老師,‘一株紫丁香’,能不能說是‘一棵紫丁香’呢?”
我一聽,當時一怔。腦子迅速反應著,極力地搜尋著。備課怎么沒有想到呢?能否循著這個思路引導學生探討一番?
于是,我說:“請大家仔細看一看課文插圖,能否有所發現?”
教室立即安靜下來,學生沉入圖中。
我等待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學生似乎從圖中也看不出什么。一個個臉上露出思考和困惑的神情,有的把眼神投向了我,仿佛期待著我的告訴他們答案。
“‘株’,剛才陳吉晟告訴我們是量詞。那么,“棵”是什么詞?”
“也是量詞。”孩子們齊聲答道。
“對啊,‘株’和‘棵’都是量詞,老師告訴你們‘株’就是‘棵’的意思,它們意思是一樣的, ‘一棵樹’也可以說成‘一株樹’,反過來,‘一株紫丁香’自然也可以說成‘一棵紫丁香’。 只是在使用時尊重習慣說法。”
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意外”,有的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經過努力能夠找到答案;而有時候,學生經過努力還是無法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時需要老師進行適當地講解,告訴學生答案。不然要老師做什么?正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一棵與一株 (《一株紫丁香》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2.一株紫丁香課件
4.一株紫丁香的課件
7.《燕子》教學隨筆
8.寫字教學隨筆
9.教學反思或隨筆
10.音樂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