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12 星期四 多云
玩句子
學生進入高年級后,作文、日記中錯別字多,特別是同音字、形近字混淆,多音字錯用等屢見不鮮。
除了教學中創設學生喜愛的情景和環節,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區別、積累外。平時的練習必不可少。以往大多采用抄寫,組詞,造句,但效果往往事與愿違。如何找到一種既讓學生輕松學習,又能解決錯別字的兩全之策?
因此,“玩句子”應運而生。具體做法是這樣的:只要每一課生字中有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等易用錯的,都在課堂上先說一說,然后寫下來。如《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要寫的字中“已”極易與“以”用錯。課堂上,老師先進行示范。“我已經讀完書了,可以吃東西了。”并在黑板上寫下來。開始要慢一些,不求快,因為班上大多數孩子接受能力較慢。當我寫好后,齊讀一遍,交流發現了什么。
學生大都知道一句話中包括了“已經”的“已”和“可以”的“以”的用法。
接著,學生說得較順利。
“我已經寫好作業了,可以玩了嗎?”“媽媽,我已經洗好澡了,你可以講故事給我聽了吧。”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我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以后自己的事要自己做。”這是邢浩然說的。
我一聽,夸到:你是善于思考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別人都用“可以”,你卻用“以后”說話,就應該這樣,不要人云亦云,要認真思考,觸類旁通,“以”能組好多不同的詞呢!
然后,讓學生寫句子。由說到寫,需要一個過程。
先指導格式,在黑板上寫了題目:玩玩同音字寫句子。要求學生頂格抄在造句本的第一排;再把“已”和“以”寫在本子的第二排中間,兩個詞之間空兩個格子;最后在第三排空兩格開始寫句子。
學生寫的時候,我巡視指導,糾正格式,指導學困生。
后來,又練習了兩對同音字:“記”和“計”,“作”和“做”。
本子改過后,正確率達80左右,說明這個方法可行。但有少數學生說的話不是一個完整的意思,不會寫的字多,于是,就用同音字代替。這樣有產生了新的錯別字。需要告訴學生,沒有學過的生字,不會寫的可以查字典或用拼音。
接下來,我們還會玩“形近字寫句子”、“多音字寫句子”。
不管采取哪種形式,目的就一個,既減輕學生負擔,又幫助學生提高寫字的正確率。
[玩句子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音樂教師隨筆
2.歷史教師隨筆
3.教師數學隨筆
4.教師工作隨筆
5.美術教師隨筆
6.教師隨筆感悟
7.有關路過教師隨筆
8.教師生活隨筆
9.教師讀書故事隨筆
10.美術教師工作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