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教學設計 (鄂教版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9-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材分析

        《信》是一首兒童詩,作者通過替不同的對象寫信,表達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同時也說明了信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

      二、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全程參與新課程實驗,語言和思維發展比較好,喜歡表現自己的個性,具有開展生成性學習的一切因素。本文語言簡練,內容比較淺顯,格式簡單,很受學生喜愛。

      三、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實感的表露,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

       3、了解詩的結構,體會詩的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激發學生的寫信熱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激發學生的寫信熱情。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板書信齊讀課題。

         師:我們讀過巴金爺爺給家鄉孩子的信,讀過少先隊員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們再來讀一首詩--《信》。

      (二)讀一讀

       1、自讀。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通句子,注意生字讀音。

         (課文比較短小,貼近兒童生活,貼近學生的水平,孩子基本能讀下來,所以,請學生自讀。)

       2、評價讀。指名朗讀詩歌,同學評議。

       3、個性讀。生:老師,我發現這首詩很有意思,“替雛鳥給媽媽寫,讓媽媽快回巢,天已經黃昏。”“替花朵給蜜蜂寫,趕快來采蜜,花已姹紫嫣紅。”樣式都差不多,我也會這樣寫。

         師:是嗎,大家也有信心當小詩人?

         (學生過去讀過大量這種格式的詩歌,也有“創作經驗”,厚積薄發,所以,學生學起來親切、輕松,有當小詩人的愿望。)

      (三)編一編

         學生編詩。老師打開屏幕文檔,把學生的作品打出來。

        生:替花朵給蝴蝶寫,趕快來跳舞,我們已經搭好了舞臺。

        生:替小鳥給人類寫,歸還我們的家園吧,我們需要森林。

        生:替樹給鳥寫,快來安家吧,我已長得枝繁葉茂。

        生:替樹給樹寫,涼爽的風來了,讓我們共同高歌吧。

         (老師別出心裁,捕捉學生生命中的詩意體驗,當堂把學生的作品打出來,使學生的口頭作品得到及時展現,給了學生成功的體驗。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表達愿望。)

        師:好,讓我們來讀讀自己的詩歌。學生讀屏幕上的作品。

        師:讓我們也加個開頭和結尾吧:(借用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生生合作,突破了學生開始時僅編一段為目標的局限,以每人一段組成一篇來展示合作的魅力,體驗合作的愉悅,并讓學生通過欣賞自己的(同伴的)作品感到驕傲和自豪。這首詩的“詩眼”在第一小節和最后一小節,教師這樣的處理自然地突出了難點,激發學生對這兩小節進行思考和品味,為后面的閱讀思考做了良好的鋪墊。)

      (四)議一議

        師:剛才讀我們自己的詩,有什么發現?

        生:同學們,我發現我們還能寫很多這樣的小詩,所以,“替樹給樹寫,涼爽的風來了,讓我們共同高歌吧。”這一小節末尾應該用“……”而不應該用“。”

        生:我覺得這個“……”應該放在這一段下面,而不是這一句后面,因為后面省略的是很多段詩歌,而不是一句話。

        生:同學們,課文里也應該這樣改一改,應該在“替云給云寫,愿變成綿綿春雨,替樹給樹寫,愿連成無邊的森林。”這一段后面加“……”。

          (學生從自己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到還能寫出很多段這樣的詩歌,感悟到“……”的用法和用途,從而遷移到教材,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

        生:我們發現第一段很重要,告訴我們寫信要用紙和筆、手和心。

        生:用紙和筆、手寫信我能明白,用“心”我可不明白。

        生:我來告訴你,用心就是用心想,寫信的時候寫出好的詞語和句子。

        生:用心就是要思考,寫出自己的心里話。

        生:用心就是要表達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師:真好!我們寫信的時候就要用心,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板書:用心

            用情

        生:老師,我還發現這一段有一個特殊的標點,它就像一條引線,引出了下面的詩歌。師:它叫破折號,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對,還有延長聲音的作用,以前我們見過它。

         (學生在品讀詞句的過程中,體會標點的用法,可謂一箭雙雕。)

        生:課文最后也有一個標點,是“……”表示省略了一些。

        師:對,課文最后的“……”表示省略了什么?

        生:表示省略了給自己寫的信。因為“給自己,我也要寫一封封信。”

        生:表示省略了自己給別人寫的信,因為“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沒有交代新的具體內容。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尊重和珍惜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應該成為新課程課堂里的最亮麗的風景。)

         

        獵人:

         我是一只孤獨的小鳥,尊敬的獵人呀,請你不要打鳥打動物了。

         有一次,我的姐姐和她的戀人在枝頭對歌,姐姐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時,你在背后打了一槍,姐姐的戀人就落下了枝頭,沒過幾天,我的姐姐也悲傷而死。

         還有我的弟弟和父母,我的父母在教弟弟飛翔,父母一下子被打落,弟弟正在自由自在地飛,也被你打死了。

         獵人啊,很多動物對人類有益,你卻把它們打死,獵人啊,請你以后不要再傷害動物了。

                                               一只孤獨的小鳥

                                                 2004年6月

                                                 --李弈春

      (五)交流自己的作品。

         課后延伸:背誦課文,仿寫詩歌。

      六、課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理解、積累、轉化、運用”語言的實踐過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語言實踐與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興趣,采用讀、編、議、寫四個環節,給學生創設語言和思維的實踐與發展空間。課堂上,孩子妙語連珠,詩意盎然:“替圓給方寫,讓我們一起合作吧,畫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替草給花寫,讓我們手拉手,一同走進春天。”“替地球給太陽寫,讓我們合作吧,給人類更多的溫暖,讓小草更加碧綠,讓地球的空氣變得更加新鮮。”特別是當他們的小詩一個字一個字出現在屏幕上時,孩子們那驚喜的眼眸是多么地令人心醉;還有,孩子在交流自己的作品時的那份投入,那份傷感,深深銘刻在老師的記憶里。孩子的成長很重要,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驗更重要。

                                

    [《信》教學設計 (鄂教版三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鄂教版小學科學課件

    2.鄂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題

    3.鄂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夏天和冬天》教案

    4.小學信息《曲線工具的使用》說課稿鄂教版

    5.鄂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我的寫作夢》教案

    6.鄂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2017~2018

    7.鄂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提升測試題

    8.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

    9.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英語《Lets eat》課件

    10.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奇怪的大石頭》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Ⅴ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中文字幕在线制服丝袜 | 日本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 | 色婷婷综合激情中文在线 |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