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文言文《馬說》的教學材料

    時間:2021-06-13 16:33:59 文言文 我要投稿

    中學生文言文《馬說》的教學材料推薦

      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河陽人,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他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主張,使剛健古樸的散文重新抬頭,獲得新生。他是古文運動的領袖,是唐宋八大家之魁首。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馬說》大約作于貞元11—16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求任用,但均失敗。后依附官僚幕下,郁郁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中學生文言文《馬說》的教學材料推薦

      世上先有了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名馬,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因為日行千里而出名。

      千里馬,一頓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卻(按普通的馬)來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 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養它,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認識千里馬啊!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

      2、“千里馬”比喻什么?“伯樂”比喻什么?食馬 者比喻什么?“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比喻什么?

      3、在文中找出寫千里馬遭遇的句子。

      4、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食馬者”的“不知馬”的表現有哪些?由此可見封建社會,統治者是怎樣對待真正的人才的?

      6、課文中哪一句最能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1、其真不知馬也!

      2、千里馬比喻有杰出才能的人。伯樂比喻能識別人才的人。食馬者比喻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办笕栌凇蹤乐g”比喻有才之人終身不得其用的遭遇。

      3、“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食不飽…不可得”“策之……通其意”

      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馬者不識馬)

      5、“策之……天下無馬”,這可以看出封建統治者既不能識別人才,又不重視人才,致使大批人才被埋沒。

      6、“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北磉_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的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辛辣嘲諷和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中學生文言文《馬說》的教學材料】相關文章:

    馬說的文言文教學設計03-17

    文言文《馬說》的教學教案03-17

    文言文《馬說》教學設計03-16

    馬說的文言文教學設計范文04-18

    《馬說》文言文教學難句詳解03-16

    關于文言文馬說的教學反思05-29

    精讀文言文馬說06-11

    馬說文言文的翻譯04-14

    《馬說》文言文解析04-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二区360偷拍 | 亚洲少妇另类视频 | 在线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