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作文(通用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故事作文 篇1
蘇軾在一次夜讀中忽然聽到一陣老鼠啃東西的聲音。他估計這聲音是從床下傳出來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勁地拍打了幾下,想借此把老鼠嚇跑。然而這種辦法收效并不大,僅僅安靜了一會,老鼠又不停地啃起東西來了。
夜里老鼠啃東西的聲音既令人心煩,又讓人惱怒,所以,蘇軾吩咐書童去捉老鼠。
書童端著燭臺往床下一照,發現咕唧咕唧的聲音是從一個被繩子系住了口的嚴實袋子里發出的,于是高興地說道:“哈哈,老鼠被關在袋子里面了,它還能往哪兒跑呢”書童細心翼翼地解開系緊袋口的繩子,只讓袋口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試圖等老鼠剛一露頭就捉住它。可是書童等呀等呀,不僅僅沒有等到老鼠出來,并且連一點響聲也聽不到了。所以,他感到十分奇怪。為了弄個水落石出,書童打開袋口,端起蠟燭把袋子里面照了個通亮。他發現袋中一動不動地躺著一只死老鼠。書童驚訝地說道:“這真是怪事!剛才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東西的活老鼠,它怎樣會突然間死去呢如果這只老鼠剛才就是一只死老鼠,那么啃東西的聲音難道是鬼發出來的嗎”
好奇心驅使書童進一步往下追究。他兩手抓著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幾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個結果。可是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沒有旁物。他只聽見老鼠落地“嘭”地一響,還沒來得及去撿那只死鼠,卻看到死鼠突然復活,一溜煙就逃走了。
蘇軾被老鼠的吵鬧折騰了半天,結果老鼠把他的書童弄了一個措手不及就溜掉了,所以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說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這么狡猾!它無法咬破堅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聲招人來解開袋口;當你守候在袋口伺機去捉它的`時候,它卻裝死蒙騙你放松警惕。一個小動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騙得過人,這實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寓言啟示:一只老鼠,其體能和智能遠不是人類的對手,可是這不等于說人類與一個弱小的對手相比,沒有自我的短處。書童因為只看到了人類具有思維本事的長處,而忽視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對手所捉弄。這一故事告訴我們,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不僅僅是一個人取得節節長進的關鍵,并且是排除各種困難、克敵制勝的法寶。
寓言故事作文 篇2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今天,我把我以前的書都翻找出來,打算好好的看看,做做筆記。我找到一本《伊索寓言》,那是我上四年級時,爸爸媽媽給我買的,已經放了好長一段時間了。朋友們都說《伊索寓言》富有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現在正好有一本,我便迫不及待的翻讀起來,我要先睹為快。
在《伊索寓言》中,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來自于生活,大部分以動物為主人公,極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個故事都富涵哲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在許多寓言中,我最喜歡的寓言是《磨坊主和兒子與驢》。
這則寓言講的是有個磨坊主和他的兒子一起趕著他們的'驢子,到鄰近的市場上去賣。他們走了一會兒,看見了一些聚集在井邊談笑的婦女。其中有一個女人說:“看,多奇怪的人,有驢子不騎,卻要走路。”磨坊主聽到此話,就讓兒子騎上驢子。走了不久,有一個老頭說:“你們看看,懶惰的孩子騎著驢,而他年邁的老父親卻要行走。下來,你這小家伙!”年老的磨坊主便叫兒子下來,自己騎上去。沒走出多遠,又來了一群婦女和孩子,幾個大人說:“你個無用的老頭,怎么可以自己騎在驢子上,讓那可憐的孩子跑的一點兒力氣都沒有啦?”沒有主見的老磨坊主聽了,立刻讓自己的兒子也騎上驢子。快到市場時,一個市民看見了他們便問:“朋友,請問,這是你們自己的驢子嗎?”老人說:“是的。”那人說:“從你們一起騎驢的情形來看,你們兩個騎驢子,還不如你們兩個臺驢子呢。”老磨房聽了,便和兒子一起把驢子的腿捆,用一根木棍將驢子抬上肩向前走去。經過市場口,很多人來圍觀,取笑這父子倆。吵鬧聲和這種奇怪的擺弄是驢子很不高興,他掙斷了繩索和棍子,掉到河里去了。老磨坊又氣又羞,連忙從小路跑回家去。
讀了這個故事以后,我知道了眾口難調,如果想讓所有的人都滿意,最后可能會讓所有的人都不滿意。
寓言故事作文 篇3
一天早上,小兔高興地迎著初升的太陽去上學,當它走到一座獨木橋前面時,它愣住了,因為,在獨木橋的另一頭,猴爸爸帶著小猴也準備過橋去采果子。
于是,小兔微笑著說:“猴爸爸,你們先過吧。” 可是,猴爸爸卻不慌不忙地說:“小兔,我們不急,還是你先過吧,不然,你上學會遲到的.。” 小兔執意要猴爸爸先過,最后猴爸爸帶著小猴還是先過橋去了。
小兔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光榮的事,心里美滋滋的,太陽越升越高,小兔高興地走向學校上課去了。
寓言故事作文 篇4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叫《寓言故事》的書,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
在這本書的眾多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愚公移山》,這個故事主要是講:從前有個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的北面,出入都要繞很遠很遠的路,非常不方便。為此,愚公帶領著子孫,開始挖山,經過重重困難,日復一日的辛苦勞動,最終,愚公這種精神感動了玉帝,玉帝便派了兩個大力神把這兩座山給背走了,從此,愚公家門前再也沒有高山擋道了。
從這個故事看來,愚公是一個有毅力和敢于創造的人,他不怕艱難險阻,決心以自己的艱苦勞動改變現狀,為自己的理想不斷奮斗,實在值得我們學習。回想到我自己,在學習上我遇到一個稍難一點的問題,我就會放棄去玩別的了,做事沒堅持到底,相比起愚公這位老人,我真是慚愧極了。我現在下決心:以后不管做什么事,生活中遇到怎樣的困難,我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完成它,我相信只要這樣才會像愚公那樣得到勝利的。
寓言故事作文 篇5
這只是一個很短的寓言故事,不過是我最喜歡的,小時候奶奶也也給我講過一個類似的,很短,希望來這里的朋友能看完它,很受用的~
把一只長頸鹿帶到世上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長頸鹿胎兒從長頸鹿媽媽的子宮里掉出來,落到大約3米以下的地面上,通常是后背著地。幾秒鐘內,它翻過身,把四肢蜷在身體下,依靠這個姿勢,它第一次得以審視這個世界,并甩掉眼睛和耳朵里最后殘存的一點羊水。然后,長頸鹿媽媽便用粗暴的方式把它的孩子帶到現實生活中。
加里·里士滿在他的著作《動物園觀察》中,詳細描繪了新生的長頸鹿是如何學習它的生活第一課的。
長頸鹿媽媽低下頭,以看清小長頸鹿的位置,然后將自己確定在小長頸鹿的正上方。它等待了大約一分鐘,然后做出最不合常理的事———它抬起長長的腿,踢向它的孩子,讓孩子翻了一個跟頭后,四肢朝天倒在地上。
如果小長頸鹿不能站起身來,這個粗暴的動作就會被長頸鹿媽媽不斷地重復。躺倒在地上的'小長頸鹿為了能站起來,拼命努力。有時候因為疲倦,小長頸鹿會暫時停止努力。長頸鹿媽媽一看到,就會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繼續努力。最后,小長頸鹿終于第一次用它還在顫動著的雙腿站起身來。
這時,長頸鹿媽媽會做出更不合常理的舉動,它又一次把小長頸鹿踢倒。為什么?長頸鹿媽媽想讓孩子記住自己是怎么站起來的。在荒野中,小長頸鹿必須要能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以免與鹿群脫離,因為只有在鹿群里它才是安全的。荒野中的獅子、土狼等野獸都喜歡獵食小長頸鹿,如果長頸鹿媽媽不教會自己的孩子盡快站起來,與大部隊保持一致,那么小長頸鹿就會成為這些野獸的獵物。
已故著名作家歐文·斯通就懂得這一點。他畢生研究偉人,為許多人寫過傳記,其中包括凡·高、弗洛伊德和達爾文。
斯通曾經被問及是否發現了貫穿所有這些杰出人物生命的線索。他說:“我寫的這些人,在他們的生命中,總有一個既定的大目標或者夢想,然后他們就為了實現目標和夢想而努力。他們都曾遭遇當頭一擊,一度被徹底打倒,然后在接下來的許多年里,他們走投無路。但是,每次被擊倒后,他們總會站起來。你永遠不能摧毀這些人的意志。”
【寓言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寓言故事作文12-01
寓言故事作文(經典)05-21
寓言故事作文01-16
寓言故事作文【精選】01-22
寓言故事作文(精選)12-16
寓言故事作文[精選]04-07
寓言故事作文01-16
寓言故事作文07-30
(經典)寓言故事作文01-15
【經典】寓言故事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