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戴望舒

    時間:2025-02-05 17:09:47 海潔 雨巷 我要投稿

    雨巷戴望舒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是表現詩人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樣式。那么什么樣的詩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雨巷戴望舒,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巷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chì chù)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太息(“太”通“嘆”,太息就是嘆息的意思)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pǐ)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作品賞析

      《雨巷》中“我”的形象及詩篇思想。

      《雨巷》是戴望舒 前期的代表作,發表于1928年8月。

      詩中“我”的形象是抒情主體,是一個青年孤獨者的形象,也是詩人的自我形象。

      思想聯系詩作的時代背景,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雨巷》中我的形象以低沉的調子抒發的,正是孤獨傷感的詩人的沉重情緒,寄寓著因前途受挫而感到失落的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失望、痛苦,和對未來的悠長期盼。

      《雨巷》以及象征手法抒情的藝術特點。

      戴望舒受法國象征派詩歌藝術的影響很深,重視以形象的暗示隱喻等手法來表現內心瞬間的情緒變化,強調表現自我的感覺,追求意象的朦朧,用象征手法抒情。

      作為象征形象,它隱喻著詩人身處的沉郁、壓抑、陰霾的現實生活境遇,這是詩人營造的抒情意境,它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我”的哀怨、彷徨又惆悵的情緒。作為詩人自我形象的象征,“我”的失落、迷茫、孤寂、傷痛和渺茫的希冀等因時代的震蕩而激起的復雜情懷。忽近忽遠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則是詩人理想的化身,希望的象征。這些并非真實生活具體寫照的虛幻形象,都是充滿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暗示和隱喻著詩人的一種情緒,也拓展了讀者想象的空間,形成了夢幻般令人憂傷感懷的旋律和意境。

      簡析《雨巷》的音樂性。

      《雨巷》的音樂性強,曾受到葉圣陶先生的贊譽,說它“替新詩底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全詩共七節,每節六行,各行雖長短不一,但相間大致勻稱。每節押韻二至三次,押韻的詩行都是以雙音收尾(如“悠長”“雨巷”“姑娘”“彷徨”等),且一韻到底(用ang韻),大體在詩行一定間隔中出現。詩人巧妙使用了詞語的重疊、復沓、首尾兩節重復,強化了詩作營造的凄婉迷茫、冷漠的氣氛和抒情主人公“我”的孤獨彷徨的情緒律動,形成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音樂的美感。

      作者介紹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1905年11月15日(農歷9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南京祖洪成谷村。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詩人,翻譯家。

      他先后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正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名家點評

      詩人、散文家朱湘:“《雨巷》在音節上完美無疵”,與Poe的Annabel Lee“真是異曲同工”,“在音節上,比起唐人的長短句來,實在毫無遜色。”(致戴望舒的信)

      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卞之琳:《雨巷》讀起來好像舊詩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或者稀釋。一種回蕩的旋律和一種流暢的節奏,確乎在每節六行,各行長短不一,大體在一定間隔重復一個韻的七節詩里,貫徹始終。用慣了的意象和用濫了的詞藻,卻使這首詩的成功顯得淺易、浮泛。(《戴望舒詩集序》)

      華南師范大學校長管林:就詩論詩,《雨巷》的格調并不高,主體意象(雨中小巷、撐油紙傘的詩人、姑娘)借用古代詩詞中 “丁香空結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暗喻藝術表現手法,抒發了詩人惆悵、哀怨、彷徨、凄婉迷茫的情緒。它是中國三十年代象征主義的朦朧詩,是大革命遭受挫折,感到痛苦、彷徨而又一時看不到前途找不到出路的苦悶情緒的反映,象征了一代青年彷徨苦悶的心路歷程”,具有典型意義。(《嶺南文論(三)》)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中國現代派代表詩人之一。因詩作《雨巷》一度被人稱為“雨巷詩人”。著有詩集《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等。

    【雨巷戴望舒】相關文章:

    戴望舒《雨巷》04-24

    戴望舒 《雨巷》09-09

    戴望舒的雨巷09-17

    戴望舒與《雨巷》10-12

    戴望舒《雨巷》06-28

    戴望舒《雨巷》10-30

    戴望舒雨巷11-30

    《雨巷》戴望舒06-16

    戴望舒《雨巷》08-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卡不卡 | 最精品国产手机在线 | 亚洲成A∨人影院在线欢看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 五月丁香视频国产精 | 欧美漫画一区二区精品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