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秋雨詩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你不懂我 我不怪你 余秋雨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從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開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把自己找回。——余秋雨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余秋雨
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
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
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個人都有一道傷口,
或深或淺,蓋上布,以為不存在。
我把最殷紅的鮮血涂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個人都有一場愛戀,
用心、用情、用力,感動也感傷。
我把最炙熱的心情藏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個人都有一行眼淚,
喝下的冰冷的水,醞釀成的熱淚。
我把最心酸的`委屈匯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個人都有一段告白,
忐忑、不安,卻飽含真心和勇氣。
我把最抒情的語言用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永遠也看不見我最愛你的時候,
因為我只有在看不見你的時候,才最愛你。
同樣,
你永遠也看不見我最寂寞的時候,
因為我只有在你看不見我的時候,我才最寂寞。
也許,我太會隱藏自己的悲傷。
也許,我太會安慰自己的傷痕。
也許,你眼中的我,太會照顧自己,
所以,你從不考慮我的感受。
你以為,我可以很迅速的恢復過來,有些自私的以為。
從陰雨走到艷陽,我路過泥濘、路過風。
一路走來,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怪你。
我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
也不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大方。
只想讓你知道,感情不在,責備也不存在。
作者介紹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縣橋頭鎮,漢族人。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電視名人、節目特邀主持人。專業從事散文、藝術理論的寫作,在大陸和臺灣出版中外藝術史論專著多部,曾赴海內外許多大學和文化機構講學,入載了英國劍橋《國際著名學者錄》、《世界名人錄》、《杰出貢獻者名錄》以及美國傳記協會的《五千世界名人錄》等。
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2006年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大陸最暢銷書籍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夫人是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與前妻李紅育有一女。2016年1月22日,余秋雨獲2015“當當年度影響力作家”文化貢獻獎。
作品
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行者無疆》《摩挲大地》《尋覓中華》《何謂文化》等,文化通史《問學余秋雨》,長篇記憶文學《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學術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中國戲劇文化史述》《藝術創造工程》《中國戲劇史》《藝術創造論》《觀眾心理學》等。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987年授予)、“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其中,《信客》被選入人教版初二上冊語文教科書,《都江堰》被選入新課標人教版高中選修《現代詩歌散文欣賞》語文教科書。2010年,余秋雨出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他的名字典藏于“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
名字寓意
余秋雨與夫人(3)從發音看,“余”和“雨”的音節一樣,且都是“秋”的韻母;由于“y”是零聲母,顯得聲母“q”格外重要,“秋”的發音構成音美的主旋律;聲調先揚,后平緩,復歸于回旋。該名的音美效果,共鳴連綿,舒滑圓潤,富有朦朧意境。
從審美看,“余”字上下結構,左右基本對稱;“雨”雖是獨體字,也基本左右對稱,呈上下結構;只有“秋”字是左右結構,左右不嚴格對稱;這樣,章體結構就以“秋”字為中心,首末大致對稱。因而,該名是和諧美感的.。它從形式上反映了名主極高的審美稟賦。如果換成其他姓氏,音美和形美效果就要發生改變。
從取義看,該名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秋雨連綿,豐盛有余;名主精力充沛,著作繁多,其名與實同義相連。“秋”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也是生發感想和充滿浪漫情愫的字眼,名主對“秋”字情有獨鐘,并且天生富有豐富的想象,寫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秋”之啟迪,寓意匪淺。“雨”不僅是水,它有水的靈性,而且會動,充滿朦朧般的詩情畫意:“雨”的纏綿悱惻,情運流淌,只有具備較深文化底蘊的人才能體驗出來。
創作特色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秋雨的作品更透著幾絲靈性與活潑,盡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余秋雨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讀者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余秋雨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致語言,并且“語言在抒情中融著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著生命哲理”。余秋雨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復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余秋雨嫻熟地運用了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還采用了小說筆法、戲劇的筆法、鏡頭特寫等多種手法,這對于烘托主題,使文章內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你不懂我 我不怪你 余秋雨】相關文章:
余秋雨經典詩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09-24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詩歌欣賞10-10
詩歌賞析:你不懂我我不怪你07-25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的現代詩歌07-30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的現代詩歌09-09
你丟失了我我不怪你散文10-26
你不再愛我,我不怪你詩歌09-09
你不懂我詩歌07-16
你不懂我的深愛散文09-23
你定是不懂我的詩歌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