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謗書》閱讀練習題答案及譯文

    時間:2025-05-20 17:01:08 賽賽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匿名謗書》閱讀練習題答案及譯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練習題,做習題在我們的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檢驗學習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你所見過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匿名謗書》閱讀練習題答案及譯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匿名謗書》閱讀練習題答案及譯文

      《匿名謗書》閱讀練習題答案及譯文 1

      宋王安禮,字和甫,尹京①時,有匿名文書告一富家有逆謀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驗富家無實跡,因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數日前有鬻狀人②馬生嘗有所貸,弗與,頗積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綰③馬生至,對款,取謗書字校之,略無少異,因而訊鞫④其事。果馬生所作,罪之。

      (明·孫能傳《益智編》)

      【注釋】①尹京:任開封府府尹。宋以開封為京都,故稱尹京。②鬻狀人:訟師,古代專門替人寫狀子告狀的人。鬻,賣。③綰:拘系。④鞫:審訊,審問。

      18.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2分)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日果有旨根治。

      19.王安禮在判案的過程中體現出了怎樣的做事風格?(2分)

      2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數日前有鬻狀人馬生嘗有所貸()

     。2)弗與()

     。3)取謗書字校之()

      (4)果馬生所作,罪之()

      2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和甫搜驗富家無實跡,因詢其曾有冤家否。

      答案

      18.【答案】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日果有旨根治。(每斷對一處得1分;超過兩處則多斷一處倒扣1分,扣完本小題分為止)

      【考點直擊】此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

      【思路點撥】正確理解句子意思是基礎,也可借助句子的結構特征來幫助斷句。

      19.【答案.【答案】①嚴謹,不輕信,重視調查;②公正,重證據,處罰

      嚴明。(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考點直擊】本題要求在理解詞句意思的基礎上,能準確把握選文內容,以加深理解。

      【思路點撥】首先翻譯句子,理解句子意思,這樣就不難理解了,還可以尋找王安禮案】(l)曾經(2)給予(給)(3)誣陷(毀謗)(4)判罪(懲處,處罰)(每小題1分)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學生積累、理解文言字詞的情況。

      【思路點撥】D中的“罪”作動詞用,可解釋為“降罪”“處罰”。

      20作所為,根據他的舉動來概括他的`做事風格。

      21.【答案】王安禮對富家進行了搜查,沒有發現謀反的真憑實據,便問他們是否曾經有仇人。

      譯文

      宋朝王安利禮,字和甫,在開封府時候,有一封匿名書信,告發一個富裕的人家家里有謀反叛逆的人,整個京都的人都擔心,唯獨和甫不放在欣賞,果然沒有幾天又圣旨下來消除這個謠言。和甫掃查了這戶富裕的人家沒有找到任何東西能夠證明其有謀反的跡象,因此詢問他有沒有冤家結仇。夫人說:前幾日有個寫狀子的人叫罵聲的向我借錢,我沒有借,他就說了很多壞話。和甫于是就私下里讓人用其他的利用將馬省拘役到負壓,對字跡,取來誣陷的文書與他的字跡對證,幾乎沒有區別。因此審問他關于誣陷之事。果然是馬生所做,判他有罪。

      《匿名謗書》閱讀練習題答案及譯文 2

      宋王安禮,字和甫,尹京①時,有匿名文書告一富家有逆謀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驗富家無實跡,因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數日前有鬻狀人②馬生嘗有所貸,弗與,頗積怨言!焙透δ嗣芤运戮U③馬生至,對款,取謗書字校之,略無少異,因而訊鞫④其事。果馬生所作,罪之。

     。鳌O能傳《益智編》)

      譯文

      宋朝王安利禮,字和甫,在開封府時候,有一封匿名書信,告發一個富裕的人家家里有謀反叛逆的人,整個京都的人都擔心,唯獨和甫不放在欣賞,果然沒有幾天又圣旨下來消除這個謠言。和甫掃查了這戶富裕的人家沒有找到任何東西能夠證明其有謀反的跡象,因此詢問他有沒有冤家結仇。夫人說:前幾日有個寫狀子的人叫罵聲的`向我借錢,我沒有借,他就說了很多壞話。和甫于是就私下里讓人用其他的利用將馬省拘役到負壓,對字跡,取來誣陷的文書與他的字跡對證,幾乎沒有區別。因此審問他關于誣陷之事。果然是馬生所做,判他有罪。

      閱讀題:

      1、詞語解釋

      (1)數日前有鬻狀人馬生嘗有所貸

      “嘗”:結合語境,馬生曾有借貸行為,解釋為“曾經”。

      (2)弗與

      “與”:富家未給予馬生錢財,解釋為“給予”。

      (3)取謗書字校之

      “謗”:匿名文書內容為誹謗富家,解釋為“誹謗”。

     。4)果馬生所作,罪之

      “罪”:此處為動詞,意為“定罪”或“處罰”。

      2、 句子翻譯

      和甫搜驗富家無實跡,因詢其曾有冤家否。

      翻譯:王安禮搜查富家后未發現謀反證據,便詢問他們是否曾有仇人。

    【《匿名謗書》閱讀練習題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關于匿名謗書閱讀答案09-02

    《謗譽》閱讀答案09-24

    《資治通鑒》閱讀練習題答案及譯文11-14

    《諫逐客書》閱讀答案及譯文08-26

    閱讀答案翻譯譯文06-23

    《秋思》閱讀答案及譯文11-18

    《魏文侯》閱讀答案及譯文09-12

    棉花閱讀答案及譯文08-22

    《隋書》閱讀答案及譯文09-22

    刻舟求劍閱讀答案及譯文07-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精品 | 中国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中文 |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网 |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