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別柳中庸》閱讀答案

    時間:2024-09-02 11:25:03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江上別柳中庸》閱讀答案

      江上別柳中庸①

    《江上別柳中庸》閱讀答案

      李端

      秦人江上見,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親故稀。

      遠游何處去,舊業幾時歸。

      更向巴陵宿,堪聞雁北飛。

      注釋:

      ①柳中庸:河東(戰國時屬秦地)人,李端詩友。此詩為李端送別他時所作。

      (1)“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2分)

      (2)頷聯和頸聯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說明。(4分)

      (3)尾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兩手相握,落淚沾濕衣裳(1分),依依惜別,難舍難分的情景(1分)。

      (2)頷聯:表明自己把柳中庸當作相知,以“相知少”和“親故稀”來表現詩人對友情的珍惜;(2分)頸聯:“何處去”表達了作者不忍心分別之情,“幾時歸”表達了盼望朋友盡早歸來之情。(2分)

      (3)想像。(2分)作者想像朋友離別之后夜宿巴陵(岳陽),不忍聽大雁北飛的叫聲;(1分)以想像朋友的思鄉來表達自己的不忍離別之情,含蓄委婉,曲折動人。(1分)

      【解析】

      (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注釋交待此詩為李端送別柳中庸時所作,“握手”應是分別的動作,“沾衣”的應是眼淚,理解這兩個詞,一幅依依惜別的圖景就勾畫出來了。

      (2)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理解頷聯時應關注“近日”“往年”點明時間遠近,“少”“稀”是近義詞,以“相知少”和“親故稀”說明友情的珍貴;理解頸聯應關注“何處去”表達對朋友的關心,“幾時歸”表達對朋友早日歸來的期盼。

      (3)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從“更向”“堪聞”判斷尾聯想象別后情景,結合全詩內容,再具體分析想象內容及表達的感情。

      作者: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江上別柳中庸》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別范安成答柳惲閱讀訓練及答案09-09

    《別》閱讀答案09-13

    李白《江上吟》閱讀練習及答案01-11

    槐抱柳 閱讀答案07-20

    《秋柳》閱讀題及答案08-08

    別惹烏鴉閱讀及答案09-08

    杜甫《恨別》閱讀答案11-07

    《柳思》閱讀理解答案09-16

    五柳先生傳閱讀答案09-05

    五柳先生傳閱讀答案11-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亚洲欧美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AV中文字幕 | 制服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青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首页 |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