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閱讀附答案

    時間:2024-10-19 08:11:18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蒹葭閱讀附答案

      導語:《蒹葭》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人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首詩歌。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蒹葭閱讀附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蒹葭閱讀附答案

      蒹葭閱讀附答案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評析]:《蒹葭》是《詩經》中表現“朦朧美”的名篇,寫一位戀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蒼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復,神魂顛倒,心焦地尋求他思念的戀人。

      全詩共三章,每章都用水岸邊的秋景起興,借景抒情,把水鄉清秋的景物同詩中的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渲染氣氛。詩中虛實結合,把實際情景同想像、幻想交織在了一起,加強了藝術感染力,而這一想像之景的出現,卻深刻地描繪出了一個癡情者對戀人的強烈感情。

      閱讀題及答案:

      1、賞析《詩經?關雎》并答題

     、俦驹妵@一個__求__字,寫一個男子對美好女子的愛慕追求。

      ②詩中思念情人使人歷歷在目的'一個細節是_輾轉反側_,通過反復寫男子對愛情的執著追求且細心呵護的短語是: __友之__、__樂之__。

      答案:①詩中為愛情設置了一個特定環境:蒹葭  白露  道阻  水中,來表現主人公對愛的純潔與執著。

     、谌姺磸弯伵琶鑼,渲染撲朔迷離的尋愛歷程,極富__含蓄___美、__意境__美、_回環_美、_音樂__美。

      2、對下列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

      A、《關雎》選自《詩經》,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常用“賦”、“比”、“興”手法。

      B、藝術手法主要上表現為“興”和“重章疊句”。在情感特質上主要體現為以禮節情。小伙子雖然非常愛慕“淑女”,但是他沒有讓這種愛泛濫;雖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異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夠自我排解這種痛苦,使情感始終沒有超越倫理的制約。體現出健康明朗的風格。

      C、《關雎》描寫了一個青年小伙子,偷偷地愛上了一位姑娘那種單相思的動人情景。詩中的“君子”和“淑女”,為貴族“少爺”和“小姐”;詩中的“琴瑟”和“鐘鼓”為貴族的專用品。

      D、全詩運用比興的表現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藝術形式,充分表現了人們對于美滿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3、對下列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

      A、《蒹葭》是詩經中表現“朦朧美”的名篇。可能是寫一個男子傾心于一個女性,這首詩和關雎都可以看作愛情詩,但是無論從風格上還是從表現手法上都沒有很大的差別。

      B、蒹葭中沒有明確的故事,第一章寫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尋,伊人仿佛就在不遠處的水中陸地上,若即若離。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尋之路的艱險與漫長,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綿長持久,與《關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韻味更濃郁。

      C、在藝術手法上,《蒹葭》比《關雎》“興”的特點更加突出!拜筝纭薄八焙汀耙寥恕钡男蜗蠼幌噍x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D、《蒹葭》這首詩,動靜結合,描摹傳神,詩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靜態寫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尋求伊人,伊人忽隱忽現,欲即轉離,這又都是動態的描摹,如此動靜結合,使這幅畫給人留下了更加生動、鮮明的印象。

    【蒹葭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詩經蒹葭全文閱讀及譯文09-07

    詩經 蒹葭11-08

    詩經蒹葭09-12

    蒹葭(詩經)11-19

    詩經蒹葭10-13

    蒹葭詩經讀音09-12

    詩經《蒹葭》詳解06-23

    詩經《蒹葭》的詩10-22

    詩經蒹葭賞析10-23

    詩經蒹葭作品08-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主页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