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朱以撒《進入》閱讀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朱以撒《進入》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進入
朱以撒
院子里有一棵樸樹,明顯是從別處移植過來的,已顯出蒼老之相。為了防止倒伏,工人們在樹干上釘了許多大釘子,以便木樁撐住,幾次下來,一個樹干就集中了不少鋒利的釘子。早先工人來拔過一次釘子,無奈扎得太深,有一枚釘子的頭拔了出來,身子卻永遠留在里邊。
一棵有能力長到摩天的大樹,對于扎入體內的釘子,居然無能為力,只能逐漸地壯大,使釘子越發渺小。也許那個釘釘子的人也覺得不妥,想著日后要記著去把它拔出來,誰知時日過去,已經忘得一干二凈。
今日的木匠已經不是魯班的傳人了,他們荒疏了榫卯的組合功夫,而借助于釘子。打釘機一梭子過去,木板已相擁在一起,這使工作進度迅疾起來。早先請一個木匠到家,管他吃住,把一些曲里拐彎歪瓜裂棗般的木頭疙瘩扔給他,讓他做這個,或者做那個。木匠不吝惜汗水,卻吝惜一枚小小的釘子。他又是鋸又是刨,又是鑿孔,又是做榫頭,一個進入,一個含納,嚴絲合縫,然后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輕松地坐下來歇會,卷一支煙,吸著。釘子是機械的產物,各種形式的釘子天數一般地生產,天數一般的房屋正在裝修,如果像舊日木匠那般,速度會慢的讓人受不了。現在參觀一些古建筑,講解員說木料的組合找不出一枚釘子,參觀者也不為之感動,并不覺得因此就有美感——他們對兩種材料如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并不在意,更不以為榫卯組合是一門藝術。那么,釘子的盛世就到來了。
越來越多的人用釘子——一枚小小的釘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的身體鉆入木墻、土墻,僅僅露出一個頭觀望世界,就可以掛一個沉沉的鏡框,或者一袋重物。我當年的房東,有一面土墻幾乎都打入大小不一的釘子,掛上農家大大小小的物件。一堵墻就是一個儲存器,靠一枚枚釘子來承擔,除了不占地面的位置,又高高掛起遠離了地面的潮濕,使人覺得巧妙不過。那時每一家都有一把羊角錘,正面擊打釘子,反面可拔出釘子。一枚釘子可以反復利用,有的釘子在反復進出時失去了筆直的造型,惜物的人舍不得丟棄,會翻來覆去地敲打它,使它再次筆直。當人們舉著錘子擊打釘子時,釘子的價值就產生了。
和釘子不同的是螺絲釘,它不是直接進入的,往往借助螺絲刀,擰著,螺旋式地緩緩進入,顯示出咬合的緊密。慢在這個時候顯示出了力量,如同一個人徐緩中進展的人生。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螺絲釘被賦予革命性的含意——每個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釘于一處就可以產生作用。時時匆匆,把這種觀念吹老,更多的人反螺絲釘的固定而行,不斷地棄舊迎新,哪一個槽口也不能留他太久。這也使他們充滿探魅的活力,不斷探索前路,體驗新鮮,感受陌生,挑戰角色,直到一把年齡,才樂意稍稍跓足。
以前我覺得樹木是大地的釘子。它的生長是天意的,也許是風把種子刮到這里,或者飛鳥把糞便中的種子排泄到那里。它們生長起來后,抽枝散葉越發茂盛,風雨是撼不動的。就算雷劈火燒,也是原地生原地死。后來我的想法變了——拔釘子的人來,先挖坑,接著動用吊車,即便一棵樹再蟠龍奇崛,虬干堅實,也抵不過吊臂的偉力,有如旱地拔蔥,那些隱秘的地下根須,帶著泥塊,裸露在眼前。此時,任由人去擺弄了。當然,大地最大的釘子是建筑,無數的水泥樁釘入地下,幾十米,幾百米,許多高層在這些樁上矗立起來,可捫星月。這些巨大的釘子展示了一個城市的繁華,人居其中感受到它的富足,還有擁擠、嘈雜,尤其是它的堅硬,使城市的柔和大為削弱,婉曲不再。人們在堅硬中生,堅硬中長、長居,已成了必然,就是見了電梯作垂直起降的堅硬氣味,也習以為常。外出,到偏僻山鄉欣賞老房子,全木質結構,氣息安和,讓人覺得和祖先近了,說好啊好啊。可是黃昏來了,回去的心就急切起來,沒有人愿意住下,覺得還是城里的堅硬更讓人快活。
我少年時腳板被釘子扎過。當時沒有穿鞋,光著腳到處奔跑,有時被銹蝕的釘子扎了。更多的時候是被到處瘋長的植物刺痛的,奔跑時一腳踩下,尖銳的刺立即進入皮囊,人頓時哭叫起來。肢體被扎入,由于太深,最精華的部分就留在體內了,有時手不經意撫過,里邊一陣痛楚。不由得想到立足的大地,有多少堅硬之刺進入它的深處,永遠拔不出來,夜闌更深時,能否聽到它無奈的呻吟。
(選自《散文》20xx年第2期,有刪減)
13.請簡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
14.文章題為“進入”,全文主要寫了哪些“進入”的情況?請簡要概括。(4分)
15.結合文章內容,請探究作者的情感意蘊。(6分)
參考答案
13.(4分) 內容上:寫生活中工人將釘子釘入樹干卻無法拔出,暗含作者對這種行為的不滿;(2分)結構上:照應標題,自然引出下文對這種行為的看法,為文末抒發同情大地的痛楚做鋪墊。(2分)
14. (4分)釘子被工人釘入樹干、被居民釘入墻壁;螺絲釘借助螺絲刀進入木板;樹木生長于大地;建筑矗立于地面;釘子、植物根刺進入腳底。人執著于一項工作。 (每點1分,答滿4點即可)
15.(6分) 通過評述現代木匠用釘子替代榫卯結構的現象,表達對傳統手工技藝沒落的傷感。通過對樹木疼痛的感同身受的描寫,表達對自然遭受人類傷害行為的同情,和人類破壞自然的不滿。通過現實生活中人們身心不一的表現,表達作者對樸素、簡單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對非自然的城市生活的排斥和回歸生命本身的反省與思考。(每點2分)
【朱以撒《進入》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在風中長大》閱讀答案朱以撒12-08
絕版的暮春 朱以撒 散文閱讀及答案07-20
朱以撒《開合之間》閱讀題及答案09-07
撒貝寧回歸的閱讀和答案10-12
朱邑閱讀答案及翻譯08-06
朱友山閱讀答案07-01
低姿態進入閱讀及答案參考08-19
與朱元思書閱讀及答案08-24
與朱元思書的閱讀及答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