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教材簡析

    時間:2024-06-23 16:54:21 鄉愁 我要投稿

    《鄉愁》教材簡析

      《鄉愁》,短短的四小節,反復地詠嘆,道不盡的是鄉愁,凝聚的仍是鄉愁。

    《鄉愁》教材簡析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多l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游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多l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后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多l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于傳統的美。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多l愁》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回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 “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閱讀此詩,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一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成年后,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愿望。

      閱讀此詩,使我們感到回味無窮。本詩集單純美與豐富美于一體,物象集中明朗,如郵票、船票、墳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遠深邃,內容豐富含蓄,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詩的結構: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后、后來,而現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復詠嘆,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思親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于統一之中,既有各小節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內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拓展閱讀:《鄉愁》教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反復吟詠,把握鄉愁的內涵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一課時

      一、深情回顧“鄉愁”

      回顧學過的表達思鄉情感的詩歌

      二、激情導入《鄉愁》

      在當代詩壇,有一位生長在大陸,定居在臺灣的詩人,一位熱愛故土如愛自己的詩人,有一位唱著鄉愁永不老去的詩人,他——就是余光中。1949年,21歲的余光中離開祖國,前往臺灣,20年后的一個夜晚,他倚欄望月,僅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他一生流傳最廣的詩歌《鄉愁》,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余光中的鄉愁世界。

      三、聲情并茂讀“鄉愁”

      1、學生試讀

      2、習:朗讀詩歌應注意哪些方面?

      3、教師導讀:重音、停頓、語速(緩慢)、語調(憂郁低沉)

      如: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4、聽音頻朗讀

      5、學生練習讀

      6、挑生展示

      7、了解作者:余光中,臺灣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和評論家。 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離開大陸赴臺,已出版詩集、散文、評論和譯著40余種,代表作品有詩集《舟子的悲歌》、《鐘乳石》、《萬圣節》、《蓮的聯想》、《白玉苦瓜》、《與永恒拔河》等。

      四、斟字酌句解“鄉愁”

      自主學習(4分鐘):

      1、鄉愁是一種抽象情感,作者通過哪些具體可感的事物、分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鄉愁?

      2、按什么順序來表達這種情感?

      板書設計:

      郵票--------母子情(個人之思)

      船票--------夫妻情 ↓

      墳墓--------永別情 ↓

      海峽--------愛國情 (家國之思)

      小結:這是一首抒情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實物化,變成具體可感的東西,表達了作者渴望與親人團聚,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結束分離之苦的強烈愿望。

      3、余光中談鄉愁

      余光中說,這首詩是“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信;婚后赴美讀書,坐輪船返臺;后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陸這個“大母親”,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開朗,就有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

      2008年4月,著名詩人余光中在詩作《鄉愁》完成38年之后,補寫了第五小節:“未來啊,鄉愁是一座長長的橋,我去那頭,你來這頭。”

      五、美點尋蹤品“鄉愁”

      小組交流

      1、用“這首詩美在 ,因為 ”這一句式來品讀詩歌,可以從語言(形容詞、量詞)、結構、情感、寫作手法等方面進行。2、抓住美點,再讀詩歌

      六、爭先恐后誦《鄉愁》

      1、競背全詩

      2、仿寫《鄉愁》

      快樂

      孩提時

      快樂是一顆小小的糖塊

      銜在嘴上

      甜在心上

      小學時

      快樂是一張滿分的試卷

      捧在手上

      樂在心上

      中學時

      快樂是一句鼓勵的話語

      笑在臉上

      記在心上

      以后啊

      快樂是一份滿意的工作

      累在身上

      美在心上

      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

      教師小結

      同學們,人們常說:“甜不甜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正因為如此,文學史上才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抒發“鄉愁”名作,請同學們下去搜集有關表達鄉愁的詩歌,積累在摘抄本上。

    【《鄉愁》教材簡析】相關文章:

    鄉愁教材簡析03-24

    《圓明園的毀滅》教材簡析03-24

    化石吟教材簡析03-24

    《桃花源記》教材簡析03-22

    《桃花源記》教材簡析及教學設想04-20

    鄉愁教學簡案03-24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材簡析03-22

    陶淵明飲酒簡析06-01

    《浣溪沙》原文及簡析01-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限制级资源在线观看 | 性刺激欧美三级在线现看中文 | 尹人香蕉99久久综合网站 | 思思热视频精品在线播放 | 久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福利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