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課堂教學實錄

    時間:2024-09-30 22:50:48 鄉愁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鄉愁》課堂教學實錄

      《鄉愁》在藝術上呈現出結構上的整飭美和韻律上的音樂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愁》課堂教學實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愁》課堂教學實錄

      《鄉愁》課堂教學實錄1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加深學生對余光中《鄉愁》詩的理解。

      2、通過老師的朗讀指導和小組朗讀競賽,學生學會朗讀詩歌的方法,得到美的熏陶,進而熱愛詩歌朗誦。

      【課前預備時間】

      播放音樂,羅大佑的《鄉愁四韻》。

      師:據說當年在臺灣開的現場演唱會上,羅大佑的這一曲蕩氣回腸的《鄉愁四韻》,曾使全場觀眾熱淚潸然。是啊,對于那些生于大陸、長于臺灣的游子們來說,幾十年的故園夢,未能有個圓滿的結果,思鄉就成了他們共有的情結。今天,我們一起欣賞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大屏幕顯示課題)

      師:我們先請一位同學為我們讀讀這首詩。

      生1讀。

      師:課下很多同學跟老師說喜歡這首詩,可是又說這首詩讀起來很困難,很難把作者表達的情感讀出來。那么,要讀好一首詩,我們首先要了解詩的內容,把握詩歌的──

      生:情感基調。

      師:不錯。朗讀技巧方面,還要注意──

      生紛紛:語速,節奏,輕重音。

      師:那么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鄉。

      師:那么感情基調應該是?

      生:憂郁深沉。

      師:憂郁深沉的感情基調決定了我們所選擇的語速應該是什么樣呢?

      生:稍慢。

      師:對,應該是稍慢且舒緩。

      師:下面我們看節奏,請同學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的時候,注意把握詩歌的節奏,用鉛筆在書上用斜線標出。

      生自由讀書。

      師:我們請一位同學讀詩,節奏停頓要夸張些,讓大家聽出你的節奏處理(演示文稿:朗讀指導:節奏的劃分)

      生2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師:生2的節奏劃分大家聽出來了么?(聽出來了)和你的一樣么?(一樣)

      師:和老師的`節奏劃分方式也是一樣的。我們再一起來看輕重音的處理。我們知道,能夠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需要強調,輕讀和重讀都是一種強調。請同學用深情的語調再讀一遍。

      生各自抑揚頓挫地吟讀。

      師:通過幾遍朗讀,我想大家對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領悟得更深刻了。誰能給我們讀一讀呢?

      生3:我讀一節行么?

      師:行。想讀多少讀多少,想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

      生3:我讀第二節。(學生朗讀)

      師:讀得真不錯。還有誰愿意為我們讀一讀呢?

      生4:我讀第一節。(學生朗讀)

      師:真好,很有感情。有兩位同學為我們帶頭了,有沒有人能為我們讀完這首詩呢?

      生5讀。

      師:她讀得好么?

      生紛紛:好。

      師:哪兒讀得好?

      生6:第三節。

      生7:矮矮的墳墓讀得好,讀出了哀傷。

      師:哦。這節要讀出哀傷來。(板書:墳墓)(這個地方缺少變通了,我應該問問她為什么讀得好?讀的時候都想到了什么?)

      ……(忘了還有些什么對話了)

      師:誰再試讀?

      生8讀。

      師:讀得真好,大家說說他哪些地方讀的好?

      生:“小小”“窄窄”“矮矮”“淺淺”這一組詞讀得很輕。能體現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特點。

      師:我們剛才說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承載了詩人的思念,這種思念的程度怎樣啊?

      生紛紛:厚重的。

      師:那么,用“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是否削弱了這種情感的表達?

      生9:不,是對比。

      生10:更襯托出鄉愁的厚重。

      師:大家理解得很透徹。最能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詞語我們都找到了,并且或輕讀或重讀給予了處理。大家在讀這首詩時,還有什么困難么?

      生11:“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這頭”“那頭”出現四次,讀起來都一樣,不知道怎么讀。

      師:這個地方是比較難讀的。我們要先看各節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比如第三節,詩人在這節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生12:思念。

      生13:傷心。

      師:僅僅是傷心?這程度夠深么?

      生14:悲痛。

      生15:哀痛。

      師:為什么?

      生14:母親死了,詩人再也看不到母親了,所以哀痛。

      師:一方矮矮的墳墓相隔,詩人母子兩人永無相見的機會了,所以“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要讀出這種距離來。“母親在里頭”怎么讀?

      生16:降調,往下讀。

      生17:要沉痛。

      師:那么要突出這種強烈的距離反差,“我在外頭”怎么讀?

      生:升調。

      師:可以,語氣要激烈些。(老師示范)

      (演示文稿:第三節朗讀指導)

      后來啊(注意“啊”與前一字連讀輕聲,不能當單字重讀)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重讀矮矮)

      我/在外頭(語調稍微提高)

      母親/在里頭(語氣要轉激烈,“在里頭”可拖輕微顫音)

      師:老師給同學們配上音樂,同學們深情讀讀這一節。(音樂:《二泉映月》)

      生深情朗誦。

      師:我們接著看第四節。第四節在內容和情感表達上與前三節有何不同?

      生18:這一節寫的是對祖國大陸的思念。

      師:只是作者對祖國大陸的思念么?

      生18:不,是所有臺灣人民。

      師:是啊,前三節寫的都是家愁,這一節可以說寫的是國愁。余光中的簡單經歷和寫這首詩的背景大家了解么?

      生19:他1928年生于南京,福建人,1949年去了臺灣,是臺灣詩壇上一位重要的詩人。作品有《白玉苦瓜》《聽聽那冷雨》等。

      師:生19介紹的非常詳盡。余光中60年代起就創作了不少鄉愁詩,是臺灣著名的鄉愁詩人。70年代初創作《鄉愁》后,他說:“隨著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懷鄉之情便日重,在離開大陸整整二十年的時候,我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鄉愁。”去臺灣時他才21歲,再還鄉時已六十四歲。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真是“斷腸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

      《鄉愁》課堂教學實錄2

      一、風趣聽背,體會詩題內含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我嗎?

      生:不認識。

      師:我就是今天要給你們講課、和你們一起學習的老師。既然今天要講課,昨天咱們是不是應該見上一面、認識認識啊?

      生:是。

      師:可是咱們昨天沒見著,那今天現認識你們覺得來得及嗎?

      生:來得及。

      師:好,那我來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趙,你們應該怎么稱呼我啊?

      生:趙老師。

      師:對,真聰明!我姓什么來著?

      生:趙!

      師:記憶力不錯嘛!現在我就想考一考你們的記憶力,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生:敢!

      師:那好,我現在考考大家:我來說一首詩,這首詩共有兩節,每節有四句話,我每次說兩句,而且只說一次。大家聽清要求了嗎?

      生:聽清了!

      師:詩人說:

      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了,

      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了。

      (教師指定一名學生背誦,學生背誦得十分準確)

      師:鼓掌!你真行,老師只說了一遍,你就把這樣復雜的兩句詩背下來了,你覺得你行不行?

      生:還行吧!

      師:挺謙虛的,看來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師:果實把秋天的門推開了,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了……

      生:(背誦)

      師:精彩!這么長的詩你們只聽了一次就背了出來,老師真佩服你驚人的記憶力。

      師:

      師:我們再來背首古詩,誰來背李白寫的《靜夜思》。

      師:《靜夜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生:思念故鄉的思想感情。

      師:同學們,你們說李白思念故鄉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憂愁的。

      師:同學們看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

      生:6個字。

      師:你能從中去掉一個字而不改變原來的意思嗎?

      (學生爭相發言,分別去掉了“的”、“憂”、“故”、“思”)

      師:現在就剩下了兩個字“鄉愁”,誰能來說說鄉愁是什么意思?

      生:思念故鄉的憂愁。

      師:那思念故鄉的憂愁就是……

      生:鄉愁。

      師:《鄉愁》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它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小詩,我們仍然用一邊聽、一邊學、一邊背的方法來學習,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那好!就這么決定了。

      師:這首詩的作者叫余光中。有誰聽說過這個人?

      師:現在我來介紹作者余光中。我說三句話,這三句話里蘊含著我將要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同學們要注意聽,認真想。

      師:余光中是我國臺灣省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1928年出生于南京,現在是臺灣省高雄市中山大學文學院的院長。

      師:余光中還活著嗎?還在世嗎?

      生:在世。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他現在是臺灣省高雄市中山大學文學院的院長。

      師:他今天多大歲數了?

      生:81歲,因為他1928年出生,用2009-1928就得到了他今年的年齡。

      二、吟詠品味,體驗詩情流程

      師:你猜猜余光中的鄉愁,可能是思念哪里的憂愁?

      生:南京、祖國。

      師:有一定道理。這個問題,等我們學完課文,同學們就知道了。

      師:同學們,“鄉愁”這個東西你們摸過嗎?

      生:沒有。

      師:看見過嗎?

      生:沒看見過。

      師:這樣一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的東西,讓你寫,你會寫嗎?

      生:不會。

      師:但是有一個方法,就可以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鄉愁寫出來了。這就是: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來指代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

      師:同學們,如果你很小就去外地上學,你最思念家里的誰呢?(板書:小時候、少年)

      生:母親、父親、親人。

      師:那么你會用什么方法來寄托自己對家人的思念呢?

      生:打電話、寫信。

      師:對!對家信的等待就是對鄉愁的等待,余光中爺爺就是借用信上的一樣東西說出了自己濃濃的鄉愁,你們猜是什么?

      生:郵票!

      師:說對了,現在我就把第一節詩讀給同學們聽。

      師: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生:(背誦)

      師:慢慢地,作者長大了,從少年變成了青年,而且還娶了一個溫柔賢慧的女孩兒做妻子。可是剛剛結婚不久,他又不得不與新婚妻子離別,坐著輪船到外國留學。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時鄉愁對于作者來說,還只是一枚郵票嗎?

      生:不是,是船票。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用第一節詩的結構和形式自己編寫出第二節詩。可以獨立編詩,也可以與周圍同學討論。

      師:誰來朗讀自己編的詩?

      生: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小小的船票,

      我在這頭,

      嬌妻在那頭。

      師:意思對了!很不錯!但是,稱自己的妻子為“嬌妻”,難免有些炫耀的嫌疑,能不能換個詞?

      師:

      生: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師:編得好哇!自己都會寫詩了,多了不起!誰還能再背一遍?

      (學生背誦)

      師:第一節詩同學們沒忘吧?誰能把一、二兩節詩一起背誦出來?

      師:我們這樣吧,大家挑選兩名同學,一人背一節詩,等他們把前兩節背完,我的感情就醞釀好了,然后,我背誦第三節。這樣好嗎?

      生:好!

      (配樂,學生背誦一、二節詩)

      師: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師:我們一起把這一節背一遍。

      師:把這首詩的前三節完整地背誦一遍。

      生:國愁。

      師:這家愁和國愁合在一起,就是作者的――

      生:鄉愁!

      師:研究到這,大家一定知道作者寫的鄉愁是什么了。

      生:就是國愁和家愁。

      師:同學們說的很對。現在就讓我們再次完整地欣賞一遍這首美妙的《鄉愁》,走進作者濃郁的思鄉情感之中。(播放課件、發課文,學生捧著課文,隨著課件演示朗讀)

      師:同學們,相信余光中爺爺所寫的《鄉愁》一定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漢語言的博大精深。其實,一個民族的語言就是他的祖國。(教師深情地朗誦)

    【《鄉愁》課堂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鄉愁》實錄04-20

    鄉愁教學實錄06-28

    《鄉愁》教學實錄02-04

    《鄉愁》教學實錄03-23

    鄉愁教學實錄03-23

    《鄉愁》的教學實錄04-19

    《鄉愁》教學實錄06-27

    鄉愁課堂實錄04-14

    課文《鄉愁》教學實錄04-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午夜人成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 日韩国产色色色色 | 香蕉99国产精选免费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