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

    時間:2024-09-17 13:49:57 俊豪 王昌齡 我要投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精選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精選5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 1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下面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首句用“楊花”和“子規”兩個景物,點明暮春時令,烘托出凄涼悲惋的氛圍。

      B. 第二句寫詩人得知摯友被貶偏遠之地,含蓄地表現了詩人的驚愕痛惜之情。

      C. 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詩人因懷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給詩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 詩人將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達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達,使詩味更加醇厚。

      答

      C.“詩人因懷才不遇而生的‘愁心’”有誤。這里的“愁心”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故選C。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絕。《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省洪江市)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后寫下了這首詩。

      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三、四兩句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風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 2

      一、閱讀原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二、閱讀理解題目

      (一)詩歌理解

      1. 首句“楊花落盡子規啼”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2.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二)詩歌賞析

      3. 請簡要賞析“聞道龍標過五溪”中“過五溪”的表達效果。(3分)

      4.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三、答案

      (一)詩歌理解

      1.

      景象:描繪了在暮春時節,楊花漫天飛舞,漂泊無定,子規(杜鵑鳥)一聲聲啼叫著“不如歸去”的景象。(2分)

      作用:①點明時令是暮春,為全詩奠定了傷感的基調。②楊花的漂泊不定、子規的啼叫聲,渲染了一種哀傷、惆悵的氛圍,烘托出詩人得知友人被貶時的悲痛心情。(2分)

      2.

      修辭手法: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

      好處:詩人把明月當作使者,將自己的“愁心”托付給明月,讓明月帶著自己的`牽掛與安慰,伴隨友人一直到夜郎的西邊。這種寫法,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關心和牽掛之情,使抽象的情感變得具體可感,意境更加深遠。(3分)

      (二)詩歌賞析

      3. “過五溪”點明了友人被貶之地的偏遠。“五溪”在當時是偏遠之地,路途遙遠且艱難,友人要長途跋涉越過五溪才能到達龍標,這一描寫側面烘托出友人被貶謫的荒涼與凄苦,也表現出詩人對友人旅途艱辛的擔憂。(3分)

      4.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王昌齡被貶官的同情、關心和牽掛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友人遠行的擔憂與思念。(3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 3

      一、閱讀原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二、閱讀理解題目

      (一)詩歌理解

      1. 首句“楊花落盡子規啼”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2.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二)詩歌賞析

      3. 請簡要賞析“聞道龍標過五溪”中“過五溪”的表達效果。(3分)

      4.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三、答案

      (一)詩歌理解

      1.

      景象:描繪了在暮春時節,楊花漫天飛舞,漂泊無定,子規(杜鵑鳥)一聲聲啼叫著“不如歸去”的景象。(2分)

      作用:①點明時令是暮春,為全詩奠定了傷感的基調。②楊花的漂泊不定、子規的啼叫聲,渲染了一種哀傷、惆悵的氛圍,烘托出詩人得知友人被貶時的悲痛心情。(2分)

      2.

      修辭手法: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

      好處:詩人把明月當作使者,將自己的“愁心”托付給明月,讓明月帶著自己的牽掛與安慰,伴隨友人一直到夜郎的西邊。這種寫法,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關心和牽掛之情,使抽象的情感變得具體可感,意境更加深遠。(3分)

      (二)詩歌賞析

      3. “過五溪”點明了友人被貶之地的偏遠。“五溪”在當時是偏遠之地,路途遙遠且艱難,友人要長途跋涉越過五溪才能到達龍標,這一描寫側面烘托出友人被貶謫的荒涼與凄苦,也表現出詩人對友人旅途艱辛的擔憂。(3分)

      4.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王昌齡被貶官的同情、關心和牽掛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友人遠行的擔憂與思念。(3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 4

      一、閱讀原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二、閱讀理解題目

      1. 首句“楊花落盡子規啼”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2.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兩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3. 詩中的“龍標”“夜郎”指什么?(2分)

      4. 從“聞道龍標過五溪”一句中,你能體會到龍標這個地方怎樣的特點?這對表現詩人的情感有何作用?(4分)

      三、答案

      1.

      景象:描繪了楊花飄落、子規啼鳴的`暮春景象。楊花漫天飛舞,漂泊無定,子規(杜鵑鳥)啼聲哀婉,如“不如歸去”。

      作用:

      點明時令是暮春,暮春時節本就容易引起人們的傷春愁緒。

      楊花的漂泊不定和子規的哀啼渲染了一種哀傷、惆悵的氛圍,為下文詩人抒發對友人被貶的同情與牽掛之情作鋪墊。

      2.

      修辭手法: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詩人把明月當作使者,將自己的“愁心”托付給明月。

      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王昌齡被貶官的同情、牽掛和擔憂之情。詩人無法與友人當面告別,只能將一片深情托付明月,希望明月能陪伴友人到夜郎的西邊,這種情感真摯而深沉。

      3.

      “龍標”在這里指王昌齡,因為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夜郎”是地名,這里指王昌齡被貶之地龍標在夜郎(今湖南沅陵)的西邊,這里是泛指友人被貶之地遙遠。

      4.

      特點:“五溪”在當時是偏遠之地,龍標還在五溪之外,可見龍標是非常荒遠、偏僻的地方。

      作用:龍標地方的偏遠更突出了友人被貶謫的凄涼,從而加深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擔憂之情。友人被貶到如此偏遠之地,詩人內心充滿了牽掛,這種距離感也強化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傷感。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 5

      原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一、字詞理解

      1. 左遷:( )

      A. 升職

      B. 降職

      答案:B。古代尊右卑左,因此“左遷”表示降職。

      2. 楊花:指的是( )

      A. 楊樹的花

      B. 柳絮

      答案:B。在古詩中,“楊花”常指柳絮。

      3. 子規:( )

      A. 杜鵑鳥

      B. 一種畫眉鳥

      答案:A。子規即杜鵑鳥,其啼聲哀婉凄切。

      二、詩句理解

      1.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1)這兩句詩描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答案:描寫了楊花和子規兩種景物。楊花飄落,子規啼叫,點明了暮春時節,營造出一種哀傷、惆悵的氛圍,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也為下文抒情做鋪墊。

      (2)“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過五溪”說明了什么?

      答案:“過五溪”說明王昌齡被貶之地的偏遠荒僻,路途的艱難險阻,也暗示了友人的不幸遭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擔憂之情。

      2.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這兩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案: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詩人把明月當作使者,將自己的“愁心”寄給明月,讓明月帶著自己的牽掛和同情陪伴友人到夜郎西,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思念和關切之情。

      (2)請簡要分析詩人為什么要把“愁心”寄給明月。

      答案:因為明月具有皎潔、明亮的特點,它是一種永恒的存在,可以跨越時空。詩人無法與友人當面告別,在當時的情況下,明月是能夠伴隨友人長途跋涉到達偏遠之地的理想寄托物,所以詩人把一片深情托付給明月。

      三、詩歌主題

      1.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王昌齡被貶官的同情、關切、思念之情。詩人聽聞好友被貶到偏遠之地,內心充滿憂慮,通過詩歌傳達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牽掛。

      2. 從詩歌中可以看出李白和王昌齡之間有著怎樣的情誼?

      答案:可以看出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友情。盡管相隔遙遠,李白在得知王昌齡被貶后,立刻作詩遙寄愁思,這種迅速的反應和深情的表達都表明他們之間情誼真摯、深厚,惺惺相惜。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閱讀答案09-26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11-18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01-21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03-20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及翻譯07-30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詞賞析09-13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翻譯03-14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及賞析10-23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詞賞析09-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亚洲成年人免费AV |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一级午夜影片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 |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