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挽歌詩》原文翻譯賞析

    時間:2023-07-02 03:47:24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陶淵明《挽歌詩》三首原文翻譯賞析

      《挽歌詩》是陶淵明為自己寫的挽歌,表達了對生死問題的明徹達觀和面臨死亡的鎮靜態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陶淵明《挽歌詩》三首原文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陶淵明《挽歌詩》三首原文翻譯賞析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①。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②。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③。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注解】

      ①早終:早死。命促:短命。

     、诮竦航癯9礓洠核劳霾尽

     、邸盎隁狻倍洌捍笠馐,不知魂氣流散到阿方,只有枯槁形體寄于棺木罷了。

      其二①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②。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③!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旁。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④。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一朝出門去,歸來良未央⑤。

      【注解】

     、倨涠䦟懭霘毜绞艿。從其一過渡到其二極為自然。

      ②“在昔”二句:意思是生前酒觴常空,現在靈前雖然觴中盛滿了酒,卻只能任其擺在那兒了。

     、邸按乎(láo)”二句:春酒雖好,已是來年的事,自己再也嘗不到了。春醪,春天新釀熟的酒。蜉蟻,酒的表面泛起一層泡沫,如蟻浮于上。

     、堋半劝浮彼木洌赫鎸懰勒呤艿臁

     、荨拔粼凇彼木洌侯A言葬后情狀。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①。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焦蟯②。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③,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④,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⑤。

      【注解】

     、佟盎牟荨倍洌哼@是秋天郊野墓地空曠蕭條的景象,只有茫茫荒草和蕭蕭白楊!豆旁姟罚骸八念櫤蚊C#瑬|風搖百草”,“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②焦蟯(jiāo yáo):突兀高起的樣子。

     、塾氖遥黑な,墓穴。

     、芟颍寒敵。

      ⑤體:遺體。山阿:山陵。

      【點評】

      這是詩人為自己寫的挽歌,表達了對生死問題的明徹達觀和面臨死亡的鎮靜態度。在佛教輪回觀念流行的晉宋之交,這種觀念極為難得。第一首說明人有生必有 死,是生死觀的中心。第二首繼續預言死后情狀,感嘆有酒不能再飲,有家不能再回,幾近詼諧,又有些許悲感。第三首寫送殯下葬過程,藝術成就最高。墓地氣 氛、送葬沿途景物都歷歷如畫。最后六句最為精彩,送葬人紛紛散去。正是世俗人情的真實狀況。把一般人的思想行動都如實寫出來,正是作者真正達觀而毫無矯飾 的地方,他對此沒有半點責備之意,因為人死后即與山阿同化,有什么可說的呢?

      拓展內容: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鑒賞

      原詩譯詩

      白日淪西河(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太陽徐徐落入西山,明月緩緩走出東嶺。萬里明月清輝四射,浩蕩夜空閃閃發亮。絲絲寒風輕輕叩門,夜深才覺枕席寒冷。氣候變化始知換季,難以成眠才曉夜長。傾吐愁思無人應和,獨自舉杯與影對飲。無情日月棄我遠去,空有壯志無處施展。耿耿于懷憂傷悲泣,捱到天亮內心動蕩。

      陶淵明的詩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種深刻的人生體驗。這種體驗,即對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對于人類生活來說,其意義乃是長育的!峨s詩》第二首與第五首,所寫光陰流逝、自己對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業無成、生命之價值尚未能實現之憂患意識,就具有此種意義。

      “白日淪西阿,索月出東嶺。迢迢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蕩蕩者,廣大貌。景通影,輝與景,皆指月光。起筆四句,展現開一幅無限廓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晝去夜來,正是光陰流逝。西阿東嶺,萬里空中,極寫四方上下。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此一幅境界,即為一宇宙。而蕩蕩輝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實為陶淵明襟懷之體現。

      由此四句詩,亦見陶淵明筆力之巨。日落月出,并為下文“日月擲人去”之悲慨,設下一伏筆。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樸素淡。不妨比較李白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彪m然境界相似,風格則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換不得“素月”!帮L來入房戶,中夜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鄙纤木,乃是從晝去夜來之—特定時分,來暗示“日月擲入去”之意,此四句,則是從夏去秋來之一特定時節,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涼風吹進窗戶,枕席已是寒意可感。

      因氣候之變易,遂領悟到季節之改移。以不能夠成眠,才體認到黑夜之漫長。種種敏銳感覺,皆暗示著詩人之一種深深悲懷。“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和念去聲,此指交談。揮杯,搖動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將悲懷傾訴出來,可是無人與我交談。只有揮杯勸影,自勸進酒而已。借酒澆愁,孤獨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贝蠹s即是從陶詩化出。不過,陶詩澹蕩而深沉,李詩飄進而豪放,風味不同。“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贝硕,直抒悲懷,為全詩之核心。光陰流逝不舍晝夜,并不為人停息片刻,生命漸漸感到有限,有志卻得不到施展。

      本題第五首云:“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薄讹嬀啤返谑自疲骸吧倌旰比耸拢魏迷诹!笨梢娞諟Y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濟天下,其根源乃是傳統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價值不能夠實現,此實為古往今來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詩中擲之一字,騁之一字,皆極具力度感。唯騁字,能見出志向之遠大;唯擲字,能寫出日月之飛逝。

      日月擲人去愈迅速,則有志不獲騁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澳畲藨驯啵K曉不能靜!苯K曉,謂從夜間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獲騁,不禁滿懷蒼涼悲慨,心情徹夜不能平靜。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終曉不能靜,志土悲懷,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結蒼涼無盡。

      陶淵明此詩,將素月輝景蕩蕩萬里之奇境,與日月擲人有志未騁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萬里之境界,實為陶淵明襟懷之呈露。有志未騁之悲慨,亦是心靈中之一境界。所以詩的全幅境界,自然融為一境。詩中光風霽月般的志士襟懷,光陰流逝志業未成、生命價值未能實現之憂患意識,其陶冶人類心靈,感召、激勵人類心靈之意義,乃是長青的,不會過時的。陶淵明此詩深受古往今來眾多讀者之喜愛,根源即在于此。

    【陶淵明《挽歌詩》原文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雜詩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19

    游斜川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21

    陶淵明古詩《挽歌》賞析04-13

    《挽歌》陶淵明古詩賞析10-26

    雜詩陶淵明翻譯及原文09-19

    悲從弟仲德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10

    《雜詩·人生無根蒂》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9-15

    陶淵明《詠荊軻》的原文及翻譯賞析02-21

    陶淵明《時運(并序)》原文翻譯及賞析12-16

    讀山海經·其一: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7-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制服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