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總論

    時間:2024-06-14 07:09:57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唐詩總論

      第一課時(45分鐘):

    唐詩總論

      唐詩興盛的原因

      一、唐代發達的經濟,為唐詩的繁榮奠定了穩固的物質基礎。

      二、唐代實行的寬松政治政策,

      三、唐代的文化政策,

      四、相對貧乏的歷史積累給唐朝詩歌的君臨天下作了一個良好的鋪墊

      第二課時(45分鐘):

      盛唐詩歌概述

      第一、盛唐詩的劃定(713765)

      一、盛唐時期的詩歌包括安史之亂后的十年及劃分的原因

      二、安史之亂后的十年的詩歌與亂前的詩歌相較總體風貌一致

      第二:盛唐詩壇的新趨勢

      一、面向外部世界。初唐詩歌發展的脈絡是從宮廷御用轉向個人抒情。

      二、表現新的體驗。即使是舊題材,也寫出新體驗。如邊塞詩。

      三、大眼光、大格局。初唐詩歌精細,盛唐詩歌闊大。

      四、寒士階層大量地走向詩壇。

      第三課時(45分鐘):

      盛唐詩的風貌特點

      第一、盛唐詩歌是唐詩的黃金時代,代表了唐詩的特點

      一、盛唐詩歌之盛主要表現在詩歌的質量和韻度風貌上

      二、理解盛唐氣象的美學風貌。

      第二、各個歷史時期學者論述大體內容

      一、殷璠、嚴羽的論述

      二、現代學者的論述:繆鉞 李澤厚 羅宗強 袁行霈

      第三、盛唐詩歌按題材分類

      以王昌齡、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

      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詩

      以李白為代表的盛唐浪漫主義詩歌

      以杜甫為代表的盛唐現實主義詩歌

      第四課時(45分鐘):

      盛唐氣象的表現

      第一、盛唐詩歌的兩個時期:(以天寶后期為界)

      一、前期:表現為詩人具有投身社會和參與政治的熱情,具有高度的自信和自尊。以李白為代表。

      二、后期:表現為詩人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暴露社會矛盾的勇氣、對國家的責任感,以及對社會危機即將到來的憂慮。以杜甫為代表。

      三、兩個時期的比較

      第二、具有盛唐氣象的詩的分類

      一、第一類詩:感動激發,希望趁時而起,建立功業;

      二、第二類詩:理想與現實矛盾,針對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和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發出怨懟之詞。

      三、李白怨懟詩仍然突出地表現了盛唐時代的精神面貌

      四、杜甫安史之亂后的作品仍然突出地表現了盛唐時代的精神面貌

    【唐詩總論】相關文章:

    唐詩精選大全07-25

    唐詩的分類10-16

    幼兒唐詩10-27

    唐詩《野望》08-05

    唐詩《瑤池》02-17

    李白的唐詩08-28

    唐詩《菊花》07-17

    唐詩《池上》09-10

    唐詩《往在》08-25

    靈隱寺唐詩09-0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有亚洲成影院ckck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72 |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另类小说图片视频 | 日韩欧美一级一中文字幕 | 在线人成视频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