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天凈沙·秋思》

    時間:2025-06-16 10:25:28 銀鳳 思鄉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思鄉:《天凈沙·秋思》

      引導語:《天凈沙·秋思》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首詞。

    思鄉:《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翻譯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注釋

     、趴萏伲嚎菸闹β;桫f:黃昏時歸巢的烏鴉。昏:傍晚。

     、迫思遥恨r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經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遠的驛道。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⑷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商煅模哼h離家鄉的地方。

      賞析

      這首膾炙人口的作品,雖然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歲月,但歲月始終掩飾不住它那魅力的光芒,現在讓我們再次品味它的平淡而又輝煌、質樸而又純真的詩句。

      這首小令自問世以來就會有后朝的許多文人墨客賞析。元代有人稱其為“秋思”之祖,清代王國維在他的《宋元戲曲考》中稱此曲為元人小令之最佳者,曰:“純是天籟,仿佛唐人絕句!

      這首小令主要寫游子浪跡天涯,目睹蕭颯景象,以及游子產生的無限悲秋的感慨。就其寫景特征來說:

      小令僅有28字,共有11個景物,分別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天涯”,它們都是日常人們司空見慣的事,這些景物孤零零的,似乎他們之間毫無關聯。但恰恰是這11個景物,把它們構成一幅西風颯颯、古道漫漫,游子浪跡天涯的畫面。

      這些平淡的景物,正是游子思鄉的寄托體,由于有游子思鄉之情、思親之痛,才使得景物生動活潑起來,才是整個畫面成為一幅幅場景。在心中放映。使讀者的心靈與游子的心有力的結合在一起,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游子的心情,與其融合,在你的腦海中不停的閃現出那種凄涼、慘敗、無盡頭的秋景。使讀者產生共鳴。

      作者善用渲染手法,首先出現的是枯黃的蔓藤和枯瘦的老樹。這展現出一片毫無生機的凄涼之景,此時,一只昏鴉映入眼簾,發出凄慘的叫聲,此情此景讓游子毛骨悚然、驚愕半天(在古代烏鴉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有“烏鴉至,人之將死”的傳言),停留在那棵老樹上的昏鴉為本來就十分凄涼的曠野中增添一種死亡的味道,形成一種石塊壓著游子的心靈,使其透不過氣的感覺。但是,作者筆鋒一轉(或者說是游子扭頭一看)——“小橋流水人家”,這樣讓人欣慰,讓人激動,讓人感覺還有佛祖保佑。這是一種別樣的景物啊。試想,一座小橋,還可以聽到溪水潺潺的流動,仿佛還有雞鳴狗吠之聲,或許還可以聽到在一戶人家外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聲,正如陰霾的冬日里的陽光那樣突然襲來讓人感到突然的溫暖。在經歷昏暗凄涼的畫卷后,終于展示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場景。

      在這里,與“枯藤老樹昏鴉”形成強烈的對比,更加引起游子更為強烈的思鄉思親之情?上虿皇恰拔摇奔议T前的那個,那戶人家也不是“我”日夜思念的家,那里的歡聲笑語怎么對“我”來說是那么的陌生?那邊風景獨好,可我這邊秋風瑟瑟,無情的趕走了樹葉,一片殘破、凄涼。孤獨的“我”該向何處去呢?

      緊接著“古道西風瘦馬”,游子冒著凜冽的寒風從口里吹到心里,更是吹到心靈的深處,而此刻,跟隨游子身邊的那批瘦弱的老馬,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在荒郊野道上與主人一起踟躕而行,一片凄苦之景,映入眼簾。

      “夕陽西下”,這是全文的核心景物,正是夕陽緩緩而下,黃昏時刻(古代人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在夕陽西下,萬物歸家,可是游子要回到哪里去呢?回望那戶人家,可惜不是客棧,更不是家,在那西風瑟瑟、古道漫漫上,哪里才是盡頭,哪里才是自己的家?這更引發了游子的辛酸、心痛、無奈……

      前面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烏鴉還知道在枯枝上棲息,小橋流水人家也有安身之地,游子和那匹瘦弱的老馬,還在踟躕而進,有家不可歸,這樣形成鮮明的對比,加劇了情節的凄涼氣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在看似隨意的、平淡的景物安排,其實是作者的匠心設計,巧奪天工,因此全文一氣呵成,毫無雕琢之感,從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景物描寫與人物心理刻畫的高超技藝,令人折服。

      語言特色

      用詞凝練:全曲僅 28 字,卻包含 12 個名詞,字字如珠,畫面感極強,被后人贊為 “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韻》)。

      口語化與詩意結合:“斷腸人”“天涯” 等詞通俗直白,卻與典雅的意象融合,體現元曲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的特點。

      文學影響

      此曲因意象經典、情感共鳴強烈,成為中國古典詩詞中羈旅題材的標桿,后世多有模仿之作。如白樸《天凈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即受其啟發。

      考題常見考點

      理解性默寫

      例:曲中以樂景襯哀情,表現游子思鄉之情的句子是:“小橋流水人家”。

      例:直接抒發天涯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題高頻角度

      問:“枯藤老樹昏鴉” 中 “枯”“老”“昏” 有何表達效果?

      答:三字均為貶義形容詞,強化景物的衰敗感,渲染蕭瑟氛圍,烘托游子漂泊的凄涼心境。

      問:為什么說 “小橋流水人家” 是 “以樂景寫哀情”?

      答:該句描繪溫馨的村居景象,與游子漂泊的處境形成對比,更突出其無家可歸的愁苦,正如王夫之所說 “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拓展延伸

      同類題材對比:與崔顥《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王維《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相比,《天凈沙秋思》以更簡練的意象和白描手法,成為 “秋思” 主題的極致濃縮。

      現代共鳴:曲中 “天涯游子” 的形象超越時代,至今仍被用來象征都市中漂泊者的孤獨感,如余光中《鄉愁》“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與《秋思》的情感內核遙相呼應。

    【思鄉:《天凈沙·秋思》】相關文章:

    《天凈沙秋思鄉愁》優秀教學設計11-03

    《天凈沙·秋思》詩歌07-13

    秋天的詩詞天凈沙·秋思10-11

    天凈沙秋思全文賞析10-11

    《天凈沙·秋思》閱讀答案11-22

    《天凈沙·秋思》古詩鑒賞09-07

    天凈沙秋思閱讀答案07-24

    中秋思鄉詩句11-19

    中秋思鄉精選詩句11-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 | 久久永久免费精品视频网站 | 天天摸天天添在线视频 | 久久五月天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久热这里只精品国产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