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王風·采葛賞析

    時間:2024-08-30 11:28:46 詩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經·王風·采葛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經·王風·采葛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詩經·王風·采葛賞析

      國風·王風·采葛

      出自《詩經》,是一首出于先秦時代的四言詩,作者不詳。表達的是一種急切的相思情緒。

      采葛

      彼采葛兮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②,一日不見,如三秋兮③。

      彼采艾兮④,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注釋】

     、俑穑阂环N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

     、谑挘褐参锩]锏囊环N,即艾蒿。有香氣,古時用于祭祀。

     、廴铮和ǔR磺餅橐荒辏笥钟袑V盖锶碌挠梅ā_@里三秋長于三月,短于三年,義同三季,九個月。

     、馨憾嗄晟荼局参,莖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葉可用于針灸。

      【譯文】

      那個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三個整月長啊。

      那個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三個秋季長啊。

      那個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見她,好像三個周年長啊。

      【鑒賞】

      由于沒有具體內容,所以舊說隨意性很大,如《毛詩序》以為是“懼讒”,所謂“一日不見于君,憂懼于讒矣”;朱熹《詩集傳》則斥為“淫奔”之詩,說“采葛所以為絺綌,蓋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吳懋清《毛詩復古錄》則以為采葛(蕭、艾)比喻平時蓄養人才,“臨時方獲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則如三月之久”;牟庭《詩切》又說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見,則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際恒、方玉潤、吳闿生卻一致認為是懷友憶遠之詩,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親如夫婦,一朝遠別,不勝相思,此正交情深厚處,故有三月、三秋、三歲之感也!”(《詩經原始》)近人則多主戀歌說。就詩論詩,視為懷念情人之作為妥。聞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懷者女,則懷之者男”(《風詩類鈔》)。譯文取聞說作男詞。

      熱戀中情人無不希望朝夕廝守,耳鬢相磨,分離對他們是極大的痛苦,所謂“樂哉新相知,憂哉生別離”,即使是短暫的分別,在他或她的感覺中也似乎時光很漫長,以至于難以忍耐。此詩三章正是抓住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誦,重疊中只換了幾個字,就把懷念情人愈來愈強烈的情感生動地展現出來了,仿佛能觸摸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聽到他那發自心底的呼喚。全詩既沒有卿卿我我一類愛的囈語,更無具體的愛的內容敘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緒,然而卻能撥動千古之下讀者的心弦,并將這一情感濃縮為“一日三秋”的成語,審美價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們口頭。其藝術感染力的奧妙在哪里?蔣立甫《風詩含蓄美論析》曾剖析此詩“妙在語言悖理”,意思說:從科學時間概念衡量,三個月、三個季節、三個年頭怎能與“一日”等同呢?當是悖理的,然而從詩抒情看卻是合理的藝術夸張,合理在熱戀中情人對時間的心理體驗,一日之別,逐漸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長為三月、三秋、三歲,這種對自然時間的心理錯覺,真實地映照出他們如膠似漆、難分難舍的戀情。這一悖理的“心理時間”由于融進了他們無以復加的戀情,所以看似癡語、瘋話,卻能妙達離人心曲,喚起不同時代讀者的情感共鳴。

      《詩經·王風·采葛》經典名句

      1.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2.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3.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作品簡介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手法上分為《賦》《比》《興》!讹L》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經·王風·采葛賞析】相關文章:

    詩經·國風·王風·葛藟09-24

    詩經采薇賞析_詩經采薇賞析04-15

    《詩經.采薇》賞析04-27

    詩經采薇的賞析08-22

    詩經《采薇》賞析04-01

    詩經·國風·魏風·葛屨07-25

    詩經采薇原文賞析 詩經采薇原文及翻譯04-15

    詩經《采薇》原文及賞析10-11

    詩經·采薇全文賞析10-18

    詩經采薇翻譯及賞析06-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视频不卡欧美 | 亚洲图片另类在线日韩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AB五月天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