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小知識

    時間:2024-10-27 13:37:10 詩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歌小知識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詩歌小知識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于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一、詩歌的起源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于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二、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三、詩歌的表現手法

      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斯》《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睢》《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1.比擬。劉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于聲,或方于貌,或擬于心,或譬于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前者如徐志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里蕩漾。把“云彩”“金柳”都當作人來看待。以人擬物的,如,洛夫的《因為風的緣故》:……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的緣故/……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把“我的心”比擬為燭光,把我比作燈火。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2.夸張。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里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中說到“深千尺”“三千尺”,雖然并非事實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卻生動地顯示了事物的特征,表達了詩人的激情,讀者不但能夠接受,而且能信服,很驚喜。然而這種夸張,必須是藝術的、美的,不能過于荒誕,或太實、太俗。如,有一首描寫棉花豐收的詩:“一朵棉花打個包/壓得卡車頭兒翹/頭兒翹,三尺高/好像一門高射炮。”讀后卻反而使人覺得不真實,產生不出美的感覺。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于: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這也就是艾青所說的“給思想以翅膀,給感情以衣裳,給聲音以彩色,使流逝變幻者凝形。”

      無論是比擬、夸張或借代,都有賴于詩人對客觀事物進行敏銳的觀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膽的想象,甚至幻想。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浪漫派也好,寫實派也好,沒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為詩人。比如,以豪放稱著的李白,固然想象豐富,詩風雄奇,而以寫實稱著的杜甫,也寫出了諸如“安得廣廈千萬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香霧云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月夜》)等等浮想連翩的佳作。

      四、詩的寫法

      1.明喻法──描寫事物的特點,適合描寫實物和大自然景象。

      云

      云像一個忙碌的畫家

      在天空中畫出一幅又一幅的圖畫

      云像一個貪玩的小搗蛋

      常常忘了回家

      2.暗喻法──表現豐富的聯想。

      媽媽

      媽媽是一個鬧鐘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媽 媽 的 手

      媽媽的手

      可以把白凈的米

      變成香噴噴的飯

      3.閱兵法──表現景物的層次。

      樹

      春天的樹

      是花兒們選美的舞臺

      夏天的樹

      是蟬兒們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樹

      是水果們睡覺的搖籃

      冬天的樹

      是風兒們賽跑的運動場

      4.排比法──表現節奏,加深印象。

      風

      風兒微笑

      在樹上蕩秋千

      在草原上賽跑

      在院子里拿樹葉兒玩飛鏢游戲

      5.擬人法──活潑可愛、有趣。

      汽水

      羅青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氣

      請你脫脫帽

      你就生氣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還

      神不神氣

      6.聲法──增加趣味。

      風

      風最討厭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邊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氣死我了

      7.假設法──寫出美麗的希望和想象。

      如果我變成風

      如果我變成風

      就到媽媽工作的地方

      替媽媽

      把臉上的汗珠

      一顆一顆吹干

      8.夸張法──制造特別效果、加深印象。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氣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為他有“氣功”

      只要單手輕輕一推

      幾十輛車子就一動也不動了

      9.疑問法──引起興趣,深入思考。

      皺紋

      老人的臉上,

      有一條一條的皺紋;

      大海的臉上,

      也有一波一波的皺紋;

      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詩歌小知識】相關文章:

    安全知識詩歌09-21

    經典詩歌:小情人11-26

    小語的詩歌07-21

    小惡魔(詩歌)10-29

    小甲蟲詩歌11-11

    小飛魚的詩歌08-28

    小物件的詩歌06-27

    小露珠詩歌06-05

    詩歌語言鑒賞知識07-11

    雨夜小情詩歌07-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