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詠梅詩意古詩詞

    時間:2024-07-30 21:14:52 志彬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卜算子詠梅詩意古詩詞

      這首詞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雖終生坎坷卻堅貞不屈,達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卜算子詠梅詩意古詩詞

      原文

      《卜算子·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 同:著)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縱觀全詞,詞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陸游以他飽滿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詩篇,激勵了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謂“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賞析

      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通過描繪梅花在嚴寒中傲然綻放的景象,贊美了梅花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同時也寄托了作者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和樂觀態度。全詞用逆向思維展開,巧妙地融合了象征、擬人、襯托、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完美達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詞中“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等句,既表現了梅花的美麗與謙遜,又寓意了革命者面對困難時的堅強不屈和樂觀精神。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

      創作背景

      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創作于1961年12月,當時正值中國面臨嚴峻的國內外形勢。1960年6月,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召開的共產黨和工人代表會議上,蘇共代表團和中共代表團發生激烈爭論。會后,蘇聯撤走在華的全部專家,撕毀幾百個協定和合同,停止供應重要設備。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對華經濟封鎖,中國處于技術封鎖和孤立無援的境地。此外,中國國內也正處于三年困難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毛澤東以梅花為喻,鼓勵人民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堅定信念,克服困難。

      古詩特色

      托物言志:通過描繪梅花的形象來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

      逆向思維:與傳統的詠梅詩詞不同,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沒有直接贊美梅花的嬌艷和芬芳,而是從梅花不畏嚴寒、傲然綻放的特點出發,贊美其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

      多種修辭手法:詞中巧妙地運用了象征、擬人、襯托、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鮮明生動。

      語言平實:毛澤東的詩詞語言平實易懂,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和雕琢痕跡,但卻能夠深入人心,引起讀者的共鳴。

      綜上所述,《卜算子·詠梅》不僅是一首優美的詠物詞,更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內涵和時代意義的佳作。它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贊美,展現了革命者面對困難時的堅強不屈和樂觀精神,激勵著人們不斷前行。

    【卜算子詠梅詩意古詩詞】相關文章:

    卜算子詠梅王安石04-12

    卜算子·詠梅 賞析04-16

    卜算子詠梅陸游04-26

    卜算子詠梅陸游04-13

    陸游卜算子詠梅賞析06-14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賞析10-12

    陸游古詩卜算子詠梅12-09

    陸游卜算子詠梅賞析03-28

    陸游《卜算子·詠梅》鑒賞03-23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翻譯12-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 在线观看AV不卡网站永久 |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 日韩国产麻豆中文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