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文化底蘊的詩詞

    時間:2024-10-20 21:22:04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形容文化底蘊的詩詞

      中華民族的偉大不僅僅在于時間的寬度、廣度,更能體現在文化的延續性上。從歷史的塵埃中走來,你能清晰地感受到中華語言藝術的博大精深,其深度與光度是他國語言所不能匹敵的,詩詞便是如此。它歲著歷史長河,一瀉千里,連綿不絕……

    形容文化底蘊的詩詞

      形容文化底蘊的詩詞 篇1

      相當長的時間內,在中華民族的語言系統中,詩次都占有極高的地位。而且語言藝術的問民會彼肩接踵地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史而傳承、接替。那么,為什么詩詞這種語言形式能在數千年的基礎上不斷繁衍、升華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中國古代的詩詞最具有民族性,就好比一具五臟俱全的人,是血肉鏗鏘的。詩詞的發展史也好比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發展史。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眾多優秀的詩人和詞人以及名垂千古的詩詞名篇。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任何其他的物質文明所能取而代之的。

      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詩詞到底有什么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呢?這無非體現在它的.廣博性,也就是詩歌的繁多蕪雜,以及詩詞的適用性。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沉淀下來的是厚厚的文化底蘊。從一種形式到兩種形式,從豪放派到婉約派,文化底蘊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幅斑斕的歷史畫卷,畫卷的長度為五千年,寬度為任何領域的極限。總之,我敢說中國古代經典詩詞絕對不單單可以用紛繁蕪雜來簡單形容!

      白居易、柳永、李白、杜甫、李清照、辛棄疾、王冕、晏殊……詩詞大家實在太多了。不僅僅大家多,且中國詩詞的數量應該說也是駭人聽聞的。白居易2888首,李白7000多首,杜甫3000多首……但你可曾知道,這么多的詩詞加在一起只是整個慰問化發展史的冰山一角,又或如滄海一栗罷了!可是歷史往往不盡如人意,在文化底蘊的積蓄中,又有多少文學瑰寶流離失所,潛藏在歷史的縫隙中,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一大損失,也是古典詩詞的一大損失……古詩詞們,我只有對你哭!

      以上所說的是詩詞的廣博性,下面我們來簡單談一下它的適用性。

      適用性說的簡單一點,就是詩詞的實用性。那么為什么說詩詞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呢?因為它是由廣大人民在生產、勞作過程中所創作出來的,與顯示生活休戚相關,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中國文學來源于生活。中國古典詩詞中,有描情的、有狀景的、有議昔的、有哲理意義的、有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也有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的……

      精彩紛呈,華美奪目,卻又來源與生活這個大框架中,并不是憑空捏造的,這正好體現了它的適用性。你又可曾知道,我寫出這樣的文章還不是受到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影響。

      總之,我國的詩詞是祖先們留給我們的藝術財富,我們不能屏棄它,而要運用腦髓,拿來!

      推薦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孟夏

      [唐]賈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頭。

      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過爽氣清,玉波蕩漾畫橋平。

      穿簾小燕雙雙好,泛水閑鷗個個輕。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聞蟬

      [唐]耒鵠

      綠槐影里一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

      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六言

      [宋]陸游

      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形容文化底蘊的詩詞 篇2

      1、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意思是伊尹和呂尚兩位老人,困窘和順利的境遇全都經歷過了。

      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出自《念奴嬌·赤壁懷古》,意思是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3、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出自清詩人愛新覺羅·福臨的《順治歸山詩》天下從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4、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出自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

      5、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出自宋代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忘懷。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沒有地方能訴說心中的悲傷凄涼。

      形容文化底蘊的詩詞 篇3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1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形容文化底蘊的詩詞】相關文章:

    形容仙女的詩詞07-05

    形容美的詩詞10-05

    形容煩惱的詩詞06-08

    形容女子的經典詩詞06-24

    形容寒冬的詩詞09-20

    形容志向的詩詞07-14

    形容事業的詩詞09-21

    形容希望的詩詞06-04

    形容雨中的詩詞10-04

    形容滄桑的詩詞08-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观看 | 天天视频黄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