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時間:2024-06-23 00:27:57 梓薇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篇1

      1.《南鄉(xiāng)子 集句》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悵望送春杯。漸老逢春能幾回。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

      吟斷望鄉(xiāng)臺。萬里歸心獨上來。景物登臨閑始見,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2.《守歲》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3.《潭》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翠壁下無路,何年雷雨穿。

      光搖巖上寺,深到影中天。

      我欲然犀看,龍應抱寶眠。

      誰能孤石上,危坐試僧禪。

      4.《黃河》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活活何人見混茫,昆侖氣脈本來黃。

      濁流若解污清濟,驚浪應須動太行。

      帝假一源神禹跡,世流三患梗堯鄉(xiāng)。

      靈槎果有仙家事,試問青天路短長。

      5.《柳》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今年手自栽,問我何年去?

      他年我復來,搖落傷人意。

      6.《柳》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今年手自栽,問我何年去?

      他年我復來,搖落傷人意。

      7.《竹枝詞》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自過鬼門關外天,命同人鮓甕頭船。

      北人墮淚南人笑,青嶂無梯聞杜鵑。

      8.《促織》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月叢號耿耿,露葉泣漙漙。

      夜長不自暖,那憂公子寒。

      9.《蟬》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蛻形濁污中,羽翼便翾好。

      秋來閑何闊,已抱寒莖槁。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篇2

      [宋]蘇軾

      故園多珍木,翠柏如蒲葦。

      幽囚無與樂,百日看不已。

      時來拾流膠?一作肪,未忍踐落子。

      當年誰所種,少長與我齒。

      仰視蒼蒼干,所閱固多矣。

      應見李將軍,膽落溫御史。

      問淵明?或曰:東坡此詩與淵明反,此非知言也。

      蓋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復異人天。

      豈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則為星斗懸。

      我散而卑之,寧非山與川。

      三皇雖云沒,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終,彭祖非永年。

      皇皇謀一醉,發(fā)此露槿妍。

      有酒不辭醉,無酒斯飲泉。

      立善求我譽,饑人食饞涎。

      委運憂傷生,憂一作運去生亦還。

      縱浪大化中,正為化所纏。

      應盡便須盡,寧復事此言。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篇3

      南歌子·游賞 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樓。

      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

      誰家水調(diào)唱歌頭。

      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鑒賞:

      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游賞之樂,但并非寫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寫宋時杭州名勝十三樓,這十三樓是臨近西湖的一個風景點。有這樣的記載:十三間樓去錢塘門二里許。蘇軾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此詞以寫十三樓為中心,但并沒有將這一名勝的風物作細致的刻畫,而是用寫意的筆法,著意描繪聽歌、飲酒等雅興豪舉,烘托出一種與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給人一種飄然欲仙的愉悅之感;同時,對比手法的運用也為此詞增色不少,十三樓的美色就是通過與竹西亭的對比而突現(xiàn)出來的`,省了很多筆墨,卻增添了強烈的藝術效果。此外,移情的作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歌眉與遠山、目光與水波的相似,賦予遠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創(chuàng)造出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藝術佳境。晚云為歌聲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種移情,耐人品味。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篇4

      [宋]蘇軾

      徂徠無老松,易水無良工。

      珍材取樂浪,妙手惟潘翁。

      潘谷作墨,雜用高麗煤。

      魚胞熟萬杵,犀角盤雙龍。

      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

      蓬萊春晝永,玉殿明房櫳。

      金箋灑飛白,瑞霧縈長虹。

      遙憐醉常侍,一笑開天容。

      溪石琢馬肝,剡藤開玉版。

      噓噓云霧出,奕奕龍蛇綰。

      此中有何好,秀色紛滿眼。

      故人歸天祿,古漆窺蠹簡。

      隃麋給尚方,老手擅編劃。

      分余幸見及,流落一嘆赧。

      我貧如饑鼠,長夜空咬嚙。

      瓦池研灶煤,葦管書柿葉。

      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

      唐林夫寄張邁墨半丸。

      先生又繼之,圭璧爛箱篋。

      晴窗洗硯坐,蛇蚓稍蟠結。

      便有好事人,敲門求醉帖。

      吾窮本坐詩,久服朋友戒。

      五年江湖上,閉口洗殘債。

      今來復稍稍,快癢如爬疥。

      先生不譏訶,又復寄詩械。

      幽光發(fā)奇思,點黮出荒怪。

      詩成一自笑,故疾逢蝦蟹。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篇5

      一:《滿庭芳·蝸角虛名》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二:《減字木蘭花·玉房金蕊》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纖手里。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溫香熟美。醉慢云鬟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三:《減字木蘭花·鄭莊好客》

      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冰膚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四:《點絳唇·不用悲秋》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總作空花觀。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白云飛亂。空有年年雁。

      五:《點絳唇·紅杏飄香》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水邊朱戶。盡卷黃昏雨。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歸不去。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

      六:《減字木蘭花·回風落景》

      回風落景。散亂東墻疏竹影。滿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濕衣。夢回酒醒。百尺飛瀾鳴碧井。雪灑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七:《南鄉(xiāng)子·涼簟碧紗廚》

      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馀。

      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 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

      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占得人間一味愚。

      八:《水龍吟 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篇6

      隆阜郁然冷峭立,一肩昭露望云宵。

      唐風默默眉頭拂,宋雨瀟瀟額上飄。

      哀抹稼軒悲痛淚,泣扶太后苦酸腰。

      落眸烽火塵煙盡,楚水吳天玉笛嘹。

      注釋:

      郁孤臺:位于“江南第一宋城”——贛州城西北角。

      被譽為宋詞瑰寶、被梁啟超于《藝蘅館詞選》里云:“如此大聲鏜鞳,史未曾有也。”、被《宋詞辭典》里稱:習用已久陶寫兒女柔情之小令,竟為南宋愛國精神深沉凝聚千古絕唱的辛棄疾詞中名篇《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在淳熙二、三年間(1175—1176),稼軒提點江西弄獄,駐節(jié)贛州時,身臨造口,懷想隆祐太后被追至此,是以“郁孤臺”為背景,悲痛而作,題詞于壁。

      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宋史》高宗紀及后妃傳載:建炎三年(1129)八月,時金兵分兩路大舉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黃州(今湖北黃岡)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

      《三朝北盟會編》十一月二十三日載:太后至江西太和縣,又進至萬安縣,兵衛(wèi)不滿百。金人追至太和縣,太后乃自萬安縣至造口,舍舟而陸,遂幸虔州。(今贛州)

      《宋史·后妃傳》:“太后及潘妃以農(nóng)夫肩輿而行。”

      《宋史·胡銓傳》:“銓募鄉(xiāng)兵肋官兵捍御金兵,太后得脫幸虔。”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篇7

      照野彌彌淺浪,

      橫空曖曖微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

      莫教踏破瓊瑤。

      解鞍敧枕綠楊橋。

      杜宇一聲春曉。

      注釋

      原序: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這首寄情山水的詞,作于蘇軾貶謫黃州期間。作者在詞中描繪出一個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風光和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在詩情畫意中表現(xiàn)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適,抒發(fā)了他樂觀、豁達、以順處逆的襟懷。

      上片頭兩句寫歸途所見:“照野渳淺浪,橫空隱隱層霄。”彌彌,是水盛的樣子;層霄,即層云。春夜,詞人在蘄水邊騎馬而行,經(jīng)過酒家飲酒,醉后乘著月色歸去,經(jīng)過一座溪橋。由于明月當空,所以才能看見清溪在遼闊的曠野流過。先說“照野”,突出地點明了月色之佳。用“彌彌”來形容“淺浪”,就把春水漲滿、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橫空”,寫出了天宇之廣。說云層隱隱約約在若有若無之間,更映襯了月色的皎潔。此兩句暗寫月光。

      “障泥未解玉驄驕”,是說那白色的駿馬忽然活躍起來,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錦或布制作的馬薦,墊在馬鞍之下,一直垂到馬腹兩邊,以遮塵土。詞人在這里只是寫了坐騎的神態(tài),便襯托出瀕臨溪流的情景。此時,詞人不勝酒力,從馬上下來,等不及卸下馬鞍韉,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寫出了濃郁的醉態(tài),又寫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詞人因熱愛這幽美的景色而產(chǎn)生的喜悅心情。

      過片二句,明寫月色,描繪從近處觀賞到的月照溪水圖,更進一步抒發(fā)迷戀、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瓊瑤,是美玉,這里比做皎潔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愛的意思。這里用的修辭手法是“借喻”,徑以月色為“瓊瑤”。此句以獨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傳神地寫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靜、人之喜悅贊美。

      “解鞍欹枕綠楊橋”,寫詞人用馬鞍作枕,倚靠著它斜臥在綠楊橋上“少休”。這一覺當然睡得很香,及至醒來,“杜宇一聲春曉”,通過描寫杜鵑在黎明的`一聲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畫龍點晴的提示。

      這一結尾,余音裊裊,回味無窮,生動地表現(xiàn)了空山月明、萬籟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靈的心境,描繪出一幅富有詩情畫意的月夜人間仙境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卻了世俗的榮辱得失和紛紛擾擾,表現(xiàn)了自己與造化神游的暢適愉悅,讀來回味無窮,令人神往。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 篇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1]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作品賞析

      【注釋】:

      [1]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

      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diào)和,甘苦與共。十年后王弗亡故,歸葬于家鄉(xiāng)的祖瑩。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一次夢見王弗后寫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

      “不思量”極似無情,“自難亡”則死生契闊而不嘗一日去懷。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難以消除。讀慣了詞中常見的那種“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柳永)的愛情濃烈的詞句,再來讀蘇軾此詞,可以感受到它們寫出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類型。前者是青年時代的感情,熱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進入中年后一起擔受著一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蘇軾本來欣賞“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這首詞表達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詞還有一個值得注意之處,即這次夢中的夫妻相會,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別的烙櫻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縭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在雙方都很顯然。

      蘇軾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塵滿面,鬢如霜”,心情十分蒼老。王弗見了蘇軾,也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似乎在傾訴生離死別后的無限哀痛。生活的磨難,對于無意識的夢境,同樣起著潛在而深該的影響。末了三句設想亡妻長眠于地下的孤獨與哀傷,實際上兩心相通,生者對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注釋】

      ①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

      ②小軒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③顧:看。

      【評解】

      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xiàn)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上片寫詩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下片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zhí)著不舍

      的深情。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既寫了王弗,又寫了詩人自己。詞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這首詞思致委

      婉,境界層出,情調(diào)凄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蘇軾優(yōu)美古詩詞】相關文章:

    蘇軾的古詩詞04-29

    描寫蘇軾的優(yōu)美段落06-17

    蘇軾《石鐘山記》古詩詞原文及譯文10-12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古詩詞賞析09-19

    優(yōu)美古詩詞大全09-05

    王之渙的優(yōu)美古詩詞07-28

    描寫夏季的優(yōu)美古詩詞07-03

    精選優(yōu)美傷感的古詩詞大全08-03

    描寫月亮的優(yōu)美古詩詞10-11

    秋分的優(yōu)美古詩詞(精選18首)09-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 日韩免费看视频三区中文字幕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免费大片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