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的三字經故事

    時間:2024-08-14 03:00:47 三字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臥薪嘗膽的三字經故事

      本文臥薪嘗膽的三字經故事由yjbys小編為您精心整理,歡迎閱讀!

    臥薪嘗膽的三字經故事

      臥薪嘗膽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珍寶賄賂伯,伯答應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珍寶,說:“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伯也在一旁幫文種說話。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慮,文種、范精明強干,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后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后,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終于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后,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后,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里掛上一只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后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里與農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終于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而吳王夫差盲目力圖爭霸,絲毫不考慮民生疾苦。他還聽信伯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最終夫差爭霸成功,稱霸于諸侯。但是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后,急忙帶兵回國,并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的強勢猛攻,屢戰屢敗。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后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臥薪嘗膽出自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

      臥薪嘗膽后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恥圖強,最后果真可以苦盡甘來。

      解釋

      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終能夠苦盡甘來。

      出處

      北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權先世以德顯于吳,權若效諸君有非常之志,縱不蒙顯戮,豈不墜其家聲耶?”

      《史記》原文為:“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這里僅有“嘗膽”,沒有提到“臥薪”,這是蘇軾發揮想象,戲說孫權“臥薪嘗膽”而創作出來的成語。

      作品原文

      權白孟德足下:辱書開示禍福,使之內殺子布,外擒劉備以自效。書辭勤款,若出至誠,雖三尺童子,亦曉然知利害所在矣。然仆懷固陋,敢略布。

      昔田橫,齊之遺虜,漢高祖釋酈生之憾,遣使海島,謂橫來大者王,小者侯,猶能以刀自剄,不肯以身辱于劉氏。韓信以全齊之地,束手于漢,而不能死于下。自古同功一體之人,英雄豪杰之士,世亂則藉以剪伐,承平則理必猜疑,與其受韓信之誅,豈若死田橫之節也哉!

      仆先將軍破虜,遭漢陵夷,董卓亂,焚燒宗廟,發掘陵寢,故依袁術以舉義師,所指城邑響應,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厭。不幸此志未遂,而無祿早世。先兄伯符嗣命,馳驅鋒鏑,周旋江漢,豈有他哉?上以雪天子之恥,下以畢先將軍之志耳。不意袁術亦位號,污辱義師,又聞諸君各盜名字,伯符提偏師,進無所歸,退無所守,故資江東為之業耳,不幸有荊軻、舞陽之變。不以權不肖,使統部曲,以卒先臣之志。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權先世以德顯于吳,權若效諸君有非常之志,縱不蒙顯戮,豈不墜其家聲耶?

      漢自桓、靈以來,上失其道,政出多門,宦官之亂才息,董卓之禍復興,、汜未誅,袁、劉割據,天下所恃,惟權與公及劉備三人耳。比聞卓已鯨,天子反正,仆意公當掃除余孽,同獎王室,上助天子,與宗廟社稷之靈,退守藩國,無失春秋朝覲之節。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挾天子,以令天下,妄引歷數,陰構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竊嘆足下蹈覆車也。仆與公有婚姻之舊,加之同好相求,然自聞求九錫,納椒房,不唯同志失望,天下甚籍籍也。劉備之兵雖少,然仆觀其為人,雄才大略,寬而有容,拙于攻取,巧于馭人,有漢高祖之余風,輔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義不替昔,仆以為今海內所望,惟我二人耳。仆之有張昭,正如備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國中文武之事,盡以委之,而見教殺昭與備,仆豈病狂也哉。古諺有之:“輔車相依,唇亡齒寒。”仆與劉備,實有唇齒相須之勢。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能到成都者,吳、蜀皆存也。今使仆取蜀,是吳不得獨存也。蜀亡,吳亦隨之矣。晉以垂棘屈產,假道于虞以伐虢,夫滅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禍。足下意何以異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傾蓋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擇所安。孟德視仆,豈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荀文若與公共起艱危,一旦勸公讓九錫,意便憾,使卒憂死。矧仆與公有赤壁之隙,雖復盡釋前憾,然豈敢必公不食斯言乎?今日歸朝,一匹夫耳,何能為哉。縱公不見害,交鋒兩陣之間,所殺過當,今其父兄子弟,實在公側,怨仇多矣,其能安乎?季布數窘漢王,及即位,猶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記人之過,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九錫,其肯赦仆于赤壁乎?孔文舉與楊德祖,海內奇士,足下殺之如皂隸,豈復有愛于權!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東,豈容復悔耶?甘言重幣,幸勿復再。

    【臥薪嘗膽的三字經故事】相關文章:

    三字經的故事詳細解讀及故事05-20

    《三字經故事--中華經典故事》05-24

    三字經的小故事07-05

    三字經小故事精選10-21

    《三字經》小故事09-08

    精選三字經故事40則06-23

    三字經故事解釋08-06

    三字經中的故事10-27

    關于三字經的故事07-05

    三字經經典小故事06-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一区视频二区三区 | 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亚洲欧美国产动漫综合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 |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