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逝的關河水運散文

    時間:2020-07-20 09:12:41 散文 我要投稿

    遠逝的關河水運散文

      五尺道從時間的風雨中走來,這一走就是兩千多年。

    遠逝的關河水運散文

      兩千多年的風云開合,五尺道見證了鹽津厚重歷史的演繹與延伸,見證了朱提江谷地的興衰起落,也見證了跋涉于這條道上的人背馬托的心酸無奈。

      在鹽津境內有大小七十八條河流溪溝,沿朱提江兩岸呈葉脈狀分布排列。最終幾乎完全被朱提江吸納了,朱提江由此就變得粗壯威猛起來。

      縣域內六十五里長的朱提江,兩岸高山絕壁隨處可見,江流湍急,濁浪排空。雖然兇險如此,但也阻遏不住人們疏導開浚利用的腳步。

      朱提江航道的開啟,打開了鹽津交通的又一段歷史。

      鏗鏘悲愴的關河號子,有力的吼出了朱提江環(huán)境的艱險與凄涼,吟唱出了關河水急、浪大、灘多現(xiàn)象環(huán)生的現(xiàn)實。

      唐末,“昭通、鹽津亦非中原版圖。”“……宋太祖棄云南……鑒唐之禍基于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自是云南不通中國。”(《鹽津縣志》)。到明洪武十五年,朝廷平定了叛亂,才把烏撒、烏蒙、芒部改置烏蒙府,隸屬四川川南道。清雍正五年,烏蒙府改土歸流,隸屬云南……

      元末,各地干戈四起烽火連年……

      朱元璋奪取天下,定都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四顧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征發(fā)20萬工匠建設皇宮,建筑材料尋征于各地。

      烏蒙府地域遼闊,天然資源豐富。北部諸縣,森林遍布巨樹參天。“烏蒙以北深山,昔產(chǎn)楠木,山勢險峻,人跡罕至,木得其壽,以勝棟梁。”

      關河流域特別是灘頭盛產(chǎn)香楠(楨南)、香杉(杉木)。這兩種樹木質堅紋細味香,是建筑皇宮大院的上等材料,有“皇木”的雅稱。

      朱元璋命令四川督撫派人進入關河流域采伐香楠和香杉。現(xiàn)在灘頭鄉(xiāng)界牌村營盤社龍?zhí)翞秤幸环绞棠ρ拢浭隽似鋾r采伐“皇木”的狀況:“大明國洪武八年乙卯十一月戊子上旬三日,宜賓縣官部領夷人夫一百八十名,砍剁宮闕香楠木植一百四十根。”……

      相隔28年,太祖之弟朱棣從朱允炆手里奪走了皇位并遷都北京。但北京已是狼藉一片,于是決定修復故宮。旨派工部尚書河南的宋某督辦木材。又到四川包括灘頭在內的地域采辦“皇木”,宋某先后五次入蜀,到馬湖一帶督察。大明永樂五年(1407年)四月,差吏敘州府宜賓縣的陳主簿、何典史等部采伐木材。灘頭方碑灣石刻摩崖記述了此事:“大明國永樂五年丁亥四月丙午日,敘州府宜賓縣官陳主薄何典史等部領人夫八百名拖運宮殿楠木四百根。”石刻除了記載這次伐木情況外,還附了一首打油詩:“八百人夫到此間,山溪險峻路艱難。官肯用心我用力,四百木植早早完。”

      同年六月,又派夷人百長阿奴領夫一百一十名,在灘頭拖運木材。

      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時,皇城各類建筑需要的木材,都無一例外到鹽津等地采伐。《四川通志》記載:營建故宮用的楠木和天壇、地壇用的燈桿杉木,都是從永善、綏江、鹽津等地采伐運抵京城的。

      清雍正改土歸流后,加強了與中原各個方面的聯(lián)系,水運交通直達中原,百業(yè)俱興,興盛繁榮。這一時期,有江南徽州等地的`木材商利用水路,從鹽津境內販運木材到江南銷售。

      不過,那時的木材大抵都是以放筏漂流的形式來進行運送的。

      為了緩解東川之銅從陸路運往京城的艱難,自清朝乾隆七年(1742年)開始開浚關河航道歷經(jīng)三年功夫完成。從此,石門關以下船運正式開通,“銅運坦行,商貨駢集,克受成效”。石門關到鹽井渡設立站船七只,擔任了途徑昭通銅運一半的任務,從鹽津20日運抵瀘州……每年約轉運京銅395噸。

      接近解放的時候,縣內有木船50多只,每只載重30到80噸,擔負著昭通、魯?shù)椤⒂郎啤⒋箨P、會澤各縣市及四川鄰縣物資進出的運輸任務。河中木船往來于鹽津、橫江、宜賓之間。《鹽津縣志》載:“鹽津縣治,水陸交通便利,為昭通、敘州兩府之中樞,商務繁盛實為滇邊第一口岸”。

      1956年,對關河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疏浚,并疏通了鹽津縣城直達彝良牛街的船道,使載重三噸的船只可以直達牛街。

      五十年代,縣內大小船只30多只,總載重量達百余噸。1958年,昭通到四川筠連的公路通車,然而,經(jīng)過縣城過關河的汽車要靠木船載渡,速度時分緩慢。1966年,東風大橋建成,汽車往來暢行無阻。但關河自鹽津下游仍然靠水運,關河有四個主要渡口:沱灣、八里、深溪坪、中心灘。各處有小木船推渡過河行人,杉木灘和灘頭兩處還設有輪渡。

      1977年,修建鹽(津)——水(富)公路。鰱魚洞放炮炸巖石,大巖崩塌,大量巖石滾入關河,致使關河一度中斷,上游河床逐年增高,自此,關河已不能通航。

      水道運務至此便畫了一個句號,運輸重任交由楊林——墊泥坡和鹽津——水富以及水麻高速路三條主動脈來承載。

      歷史的巨浪淘走了歲月,卻淘不走江畔的諸多事跡與人文積淀。

    【遠逝的關河水運散文】相關文章:

    故鄉(xiāng)的河散文12-04

    關王安石的古詩05-09

    關詩人王安石的故事05-31

    白居易和關盼盼的故事03-04

    描寫關盼盼的詩詞鑒賞12-14

    被白居易逼死的才女關盼盼03-05

    才女關盼盼和白居易的恩怨03-05

    白居易以詩逼死關盼盼的原因03-01

    描寫春天的河的段落12-09

    詩歌里的那條河作文12-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综合情人伊人久久 | 香蕉久久精品国产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 中文字幕99久久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