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古詩《錢塘湖春行》 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13 00:08:55 錢塘湖春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古詩《錢塘湖春行》 教學設計

      引導語:《錢塘湖春行》作者為唐代詩人白居易,是一篇描寫西湖早春景色的古詩,在古詩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多讀、精讀、美讀中對詩意逐步了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對老師們授課有幫助。

    四年級古詩《錢塘湖春行》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1)、體會本詩所描寫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征,感受西湖的美。

      (2)、學會尋找重點字詞,分析重點字詞理解詩歌的內容。

      (3)、能背誦全詩。

      2、過程和方法:

      (1)、用先獨立思考,后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習詩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利用畫畫的方式使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詩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作者對西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要求解決生字新詞,劃出疑難之處,同時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把它畫出來。

      教學方法:

      1、情境法(直觀畫面)

      2、誦讀法(反復誦讀)

      3、討論法(交流體驗)

      教學手段: 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聯想進入詩意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提到杭州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湖(投影出示關于西湖的圖片),從古到今有很多吟詠春天,吟詠杭州,吟詠西湖的詩歌。關于西湖大家能想到什么?

      學生主動陳述或者老師指名學生陳述,引入課題并板書課題。學生可能聯想到的詩句如“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適宜。”故事如白蛇傳。鼓勵學生隨便說,充分調動他們原有的積累。

      二、朗誦感知詩意

      1、教師配樂朗誦《錢塘湖春行》,提示學生留意詩歌的停頓和字音。

      2、學生自由誦讀兩遍詩歌。

      3、把這首詩歌朗誦給同桌聽,發現并指出彼此的優點,假如有不足的地方別忘了給對方委婉地指出來。

      4、鼓勵學生主動朗誦詩歌給大家聽,教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鼓勵性點評。

      三、默寫把握詩意

      1、為了向同桌表示感謝,請大家利用一張卡片把這首詩歌制作成書法作品,贈予給你的同桌,算是一件小小的禮物。

      提示學生在制作書法作品的同時留意思考詩歌的大體內容,可以從詩人出游的路線、出游的季節、出游的感受、觀賞的景物等方面思考。教師同時在黑板上默寫該詩。

      2、將學生按照座次分成兩個小組,兩個小組之間進行一次上下句的詩歌對答。

      3、讓學生主動表述自己從詩歌當中領會到的詩歌內容或詩意,如詩人出游的路線、出游的季節、出游的感受、觀賞的景物等等。(學生陳述后教師投影予以歸納)

      四、精讀賞析詩意:

      1、學生一起布滿感情地朗誦這首詩歌,同時再領會一下這首詩的主要內容,讓我們的心靈隨著詩人的視線在想象中暢游。

      2、教師課件出示精讀賞析的相關課題,要求學生按照座次前后四位同學進行集體討論賞析。在進行討論的時候,要求每個小組必須要有一個重點探究的課題。

      課題一、這首詩歌是一首七言律詩,假如我們把這首七言詩的每一句都去掉三個字,變成一首四言詩,你感覺怎么變才會不傷害這首詩歌的美。

      示例:寺北亭西,水平云低。早鶯爭暖,新燕啄泥。

      亂花迷眼,淺草沒蹄。最愛湖東,綠楊白堤。

      課題二、結合平時積累的詩歌來分析一下古人在寫景的時候,他們一般都選取哪些景物進行描繪,用什么樣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的。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在以景入詩的時候語言上有什么樣的特點。

      我的體會:古人在寫景抒情的時候,往往選取山、水、云、月、竹,花、草、星、月、風,斜陽、流水、大漠煙,孤帆、行舟、蒼山遠……詩人在選取了所要寫的景物之后往往只用一個或幾個字來凝練地形容這些景物,從而簡潔正確地表達詩人自己的心情。

      學生探究討論結束后,鼓勵學生主動展示自己小組探究討論的結果。當學生匯報完后,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利用投影有側重地進行評點、鼓勵和小結。

      五、探究領悟詩意

      1、有人提議把這句改為“處處黃鶯爭暖樹,家家飛燕啄春泥”,你們認為可以嗎?

      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指導。

      2、你最喜歡詩作中的哪一句?談談你的感想。

      (結合自己在預習時所畫的畫來談)

      六、誦讀擴展詩意:

      1、鼓勵學生主動給大家朗誦這首優雅的初春佳作。

      2、現在已是仲秋時節,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優雅的景色,你能像詩人白居易一樣用簡潔的詞句表達出游時所見到的景象嗎?可以采用一個詞語、一個句子或者一首小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教師作品示例:

      明月皎皎星漢稀,散入幽林濕羅衣。霧色濃濃周邊起,問君可知夜已凄。(老師用粉筆抄寫在黑板上)

      西風一片一片地撕扯著枝條上的葉子,空中彌漫的細雨朦朧了我的眼睛。(讀給學生聽)

      西山斜陽紅滿天

      太陽拉斜了樹的影子/我們就摘到了樹上的葉子

      夕陽推倒了鐘樓/我們就摸到了時間(課件呈現)

      七、朗誦離別詩意:

      白居易不愧是一個體悟自然,審閱自然之美的高手,面對如此漂亮的自然畫面,他用他獨到的詩歌語言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只能在腦海中呈現的花鳥山水畫。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讓我們動情動容的畫面,這些都需要我們細心地去發現,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寫出屬于我們自己的詩歌。托爾斯泰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下面老師把自己的一首小詩朗誦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發現我們身邊的一切漂亮:

      生活中的美啊

      你是如此的奇妙

      我走遍每個角落去尋找

      哪怕是你的一點點的蹤跡

      可我卻從未在意

      是我的冷漠

      忽視了眼前的漂亮。

      八、課外作業:

      1.背誦全詩

      2.根據你對《錢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寫為一篇小短文,題目自擬。

      教學反思:

      (1)注重文言文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多讀、精讀、美讀中對詩意逐步了解,以至熟悉詩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讀,進一步品味詩的好詞妙句,感受詩中的優美意境,最后達到詩詞教學的目的,熟讀成誦。

      (2)在合作學習中培養探究能力

      賞析詩中的好詞妙句,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好的詞句,在合作小組中討論探究,交流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從而形成合作學習的能力。

      (3)多媒體教學手段激趣

      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的音樂,有關的春的圖片,有關的課件,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使教學的內容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

    【四年級古詩《錢塘湖春行》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04-24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11-28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11-18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04-17

    錢塘湖春行古詩的賞析04-11

    《錢塘湖春行》古詩鑒賞12-27

    錢塘湖春行的古詩翻譯03-28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教學設計04-17

    《錢塘湖春行》教案教學設計05-27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及反思04-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鬼777久久免费观看 | 日本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AV乱码二区三区涩涩屋 | 久久免费看少妇A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