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教案

    時間:2024-08-26 07:32:55 陋室銘 我要投稿

    《陋室銘》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陋室銘》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陋室銘》教案范文5篇

    《陋室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引導學生了解劉禹錫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卡片等。

      設計思路

      教學本文要貫穿“以讀會意”的方法。在讀的方法上要靈活,可由教師范讀、學生推薦朗讀、比賽讀等。讓學生自學,找出生僻字,由老師幫助解決。疏通文意,然后背誦課文。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可以通過設計巧妙的題目引導完成。

      教學時數

      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如果讓你設計自己的家,你怎樣設計呢?(學生自由說。)唐朝劉禹錫卻喜歡鄙陋居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樣。(板書課題及作者。)

      2.介紹作者及文體。(出示課件或小黑板1。)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散文家。

      銘,原來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在這里是一種文體,本文“陋室銘”,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要求:記住作者及文體。

      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2。)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小組討論。

      2.本文統領全文的詞語是什么?

      3.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4.文章結尾再一次運用類比的方法,引古賢之名室證“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并分析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明確:(陋:不華美、狹小。馨:香氣散布很遠。白丁:封建社會里沒有功名的人。

      牘:古時寫字用的木簡。何陋之有:有什么簡陋的呢?)

      (指同學解釋,如有錯誤讓其他同學糾正。)

      2.統領全文的詞語是哪個詞?

      明確:(德馨。)

      3.本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從居室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來寫,抒發了作者高雅自適的生活情趣。)

      4.文章結尾再一次運用類比的方法,引古賢之名室證“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

      明確:(引古賢之名室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結尾引用孔子的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5.研讀賞析并閱讀全文。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或小黑板3。)

      ①解釋下列詞語。

      名靈勞形

      ②文章點題句是什么?

      ③以古代圣賢自比的'句子是什么?

      ④全文畫龍點睛的句子是什么?

      ⑤文中的“仙”和“龍”比喻什么樣的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詞是什么?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

      (①著名。靈異。使身體勞累。

      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⑤品德高尚的人。德馨。)

      五、梳理鞏固

      學生討論沒解決的問題,并談談收獲。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沒有時間可不進行。)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業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點題德馨

      室寫景狀物

      室內人高雅情調

      言志君子

      山、水——————陋室—————諸葛廬子云亭——————何陋之有

      名、靈——————德馨—————環境交往情趣————陋室不陋

    《陋室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引導學生完成當堂背誦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對文章精妙新穎構思的分析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說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設有一簡陋室,那里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2、簡介作者、解題,揭示目標:

      銘文體的初步認識,作者介紹,找尋壓韻

      二、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3、教師范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注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論。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分組譯文,最后一句教師承包)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

      師:陋室陋嗎?

      生:不陋。

      5、師:那么,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

      2.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大聲朗讀,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 比興引陋室 —馨

      對偶 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 對仗夸朋友——雅

      實 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③小結寫法:托物言志(板書:托物言志)

      投影: “托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

      4、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體背誦。

      學生互相背誦

      師生競賽

      學生齊背

      六、總結(略)

      七、贈言和練習

    《陋室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背誦默寫,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寓意。

      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熟讀成頌。

      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以前,我想先請大家做一 道選擇題。一間王公大廈,裝飾華美,金碧輝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須說很多違背良心的話,做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有一間斗室,非常簡陋,但是有青山綠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邊。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么?(學生答選后者)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選擇一樣。相信你會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

       一、 以多種方式熟讀課文。

      1、 齊讀(.課件2)

      2、 聽錄音范讀

      3、 引導斷句(.課件3)

      4、 請同學讀

      5、 再齊讀

      6、 跟讀錄音

      二、 解決生字詞,疏通大意。(.課件)

      三、作者簡介,欣賞他的作品。(“陋室”的名字是誰取的?他是何許人也?).課件

      四、文體簡介(.課件)

      五、問題探究:

      1、粗課文生,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 “陋室”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課件11)

      3、 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4、 作者是一開篇就寫自己“德馨”的嗎?他是怎樣引出“德馨”的呢?

      明確:前兩句以山水引出陋室,從而寫到“惟吾德馨”。

      5、前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對偶、類比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簡介類比與興的有關知識。(.課件12)

      6、作者的`“德馨”表現在何處?(“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五句).課件13

      “苔痕”兩句 ——清幽寧靜,不染浮華。 環境之雅

      到這里來的人多不多?(不多。從“苔痕上階綠”可以看出)

      到陋室來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鴻儒)

      寫鴻儒是為了說明什么?

      “談笑”兩句 —— 交往高雅脫俗 交往之雅

      朋友來了做些什么?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可以調素琴……勞形”四句——生活情趣高雅 情趣之雅

      托物言志:借助某事某物,闡發道理 、抒發感情的一種.寫作手法。

      7、 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

      8、 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

      9、 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的抱負)

      10、 由此看來,這一句在表意上是“畫蛇添足”還是更進一層?(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小 結

      略。

      第二課時

      一、 檢查舊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陋室銘》,誰能告訴我什么叫做“托物言志”。

      以圖片引導回憶舊課。(板書)

      二、 導入新課

      全文結局“何陋之有?”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課件15)”

      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三、 品一品,你認為哪一句才是本文的主旨。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課件)

      四、文言知識歸納。(.課件16)

      五、.總結拓展

      為你的家取個好聽的名字。

    《陋室銘》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4、認識作者所表達的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重點

      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習難點

      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過程

      一、預習 自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惟吾德馨( ) 談笑有鴻儒( ) 無案牘之勞形( )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談笑有鴻儒( ) 往來無白丁( )

      可以調素琴( ) 閱金經( )

      二、研討 學習:

      (一)介紹作者有關知識。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2)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誰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

      2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3銘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類比什么?'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暗喻什么?

      4銘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呢?

      5.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6、探究思考在充分領略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后,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為什么會有如此情懷?這種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在當今有什么意義呢?

      三 小結

      四 鞏固練習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 )⑵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 )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⑷無絲竹之亂耳(絲竹: )

      ⑸無案牘之勞形(勞: )

      2、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3、下列各句不屬于駢句的一項是( )

      A、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B、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4、課文的前兩句有什么作用?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中提及兩個歷史人物,一是三國著名政治家蜀國的 ,一是西漢時的`文學家 。

      6、文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題:

      ⑴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

      ⑵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2、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3、譯句:

      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⑵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下面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表現出對仙人生活的羨慕和追求。

      B、表達了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C、表現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賢自比的態度。

      5、開頭二十四字,實寫的是 ,虛寫的是 。虛寫是為了引出實寫中的 二字點題,這里寫山寫水,是為了與 進行類比,寫仙寫龍,是為了與 進行類比,以表現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6、下列說法有誤的項是( )

      A、①②句以山水作類比,“山”和“水”其實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靜的氣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虛寫,反映了室主人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D、⑧句以古廬、亭作類比說明陋室不陋,也表達了作者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意思。

      22《陋室銘》答案(四)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周圍景色:“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寫環境清幽寧靜;往來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與人交往高雅脫俗;生活內容:“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室內活動歡暢無虞。

      3采用比喻和類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文章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靈。前二句類比'陋室',后兩句暗喻自己。

      4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賢自喻,表現了高雅的志趣。

      四鞏固練習1、⑴著名,出名⑵靈異,有了靈氣⑶品德高尚⑷這里指奏樂的聲音⑸使……勞累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D

      4、寫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是設喻引題,頌揚陋室。

      5、諸葛亮;楊雄

      6、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2.B

      1、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⑵惟吾德馨。 2、D 3、略 4、A 5、山、水;仙、龍;德馨;陋室;作者 6、A

    《陋室銘》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4、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掌握銘文的特點,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達自己的節操和情趣的。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鏈接:

      同學們:當我們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時,親人與朋友常常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激勵我們要力爭上游、百折不撓。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誰的妙筆?(學生有的答出了作者:劉禹錫)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劉禹錫的佳作《陋室銘》。

      二、走近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國憂民。

      三、追溯背景:

      作者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得罪當朝權貴,被一貶再貶,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

      四、釋“銘”解題:

      提問:同學們,你能告訴我們大家,你最喜歡的座右銘是什么?

      這里的銘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書“銘”)那么,“銘”字還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用排比、對偶句。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劉禹錫是如何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銘”。(板書“陋室”二字,完善課題,板書作者)

      五、明確目標:

      1、了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初步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六、指導朗讀:

      (一)、聽錄音朗讀課文。請學生進一步擴充、加深預習成果。

      檢查預習:讀準下列字音:

      德馨 xīn 苔痕 hén 鴻儒 rú 案牘 dú 西蜀shǔ

      (二)、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這是一篇銘文。銘文很重視音韻,這篇文章通篇押韻,節奏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充滿了音樂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劃出押韻的字,想一想,這些字的韻母都是什么?

      押韻的`字有:名、靈、馨、青、丁、經、形、亭。韻母:ing

      (四)、再次齊讀課文(男、女生分開進行)

      七、翻譯古文:

      (一)、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討論)。

      1、著重強調下列詞語:

      德馨: 品德高尚。

      鴻儒: 學識淵博的人。

      白丁: 沒有學問的人。

      案牘: 官府的公文

      勞: 使動用法,使……勞累

      亂: 使動用法,使……擾亂

      (二)、翻譯全文:(力求嚴密、準確)

      如: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簡陋的呢?

      八、小試牛刀:

      1、 解釋下列詞語:

      名:著名。 馨 :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 勞形:使身體勞累

      2、翻譯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3、練一練

      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 )

      A.有仙則名 不能名其一處也

      B.惟吾德馨 如蘭之馨

      C.拍案而起 無案牘之勞形

      D.無案牘之勞形 我們在勞動

      九、布置作業:

      上網查閱劉禹錫的其他作品,進一步了解其創作特色。

    【《陋室銘》教案】相關文章:

    《陋室銘》教案07-03

    劉禹錫陋室銘教案10-14

    陋室銘優秀教案10-23

    【熱門】陋室銘教案08-18

    陋室銘教案【精】07-19

    陋室銘教案【熱】07-25

    【熱】陋室銘教案08-26

    《陋室銘》教案【精】09-16

    《陋室銘》教案【推薦】06-06

    【薦】《陋室銘》教案10-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 | 日本女优天堂网页 | 久久国产精品湿香蕉网 | 亚洲日本精品宅男 |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五月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