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教案與教學反思

    時間:2024-10-20 08:26:45 陋室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陋室銘》教案與教學反思

      導語:《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么居處雖然簡陋,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說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zhì)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

    《陋室銘》教案與教學反思

      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積累文言詞匯。

      2.通過品味語言揣摩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情趣。

      3.學習課文“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和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及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預習導學】

      一、 了解“銘”這種文體及作者簡介。

      1、“銘”,本來是古代刻在金屬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fā)展成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短小精悍,押韻,句式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內(nèi)容上有頌揚或警戒之意。如:座右銘、墓志銘

      2、作者簡介。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當年劉禹錫被貶官到安徽和州當通判,受到和州知縣的百般刁難,讓他在半年時間,搬了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是斗室(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劉禹錫因此提筆寫了《陋室銘》一文,并請人刻在石頭上,立在門前,用來明志。

      二、自主學習,反復誦讀,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惟吾德馨( ) 苔痕( ) 鴻儒( ) 案牘( ) ....

      2.解釋加點字詞

      (1)有仙則名 .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惟: 吾: 馨: ........

      (3)談笑有鴻儒 ..

      (4)可以調(diào)素琴 .

      (5)無絲竹之亂耳 ..

      (6)無案牘之勞形 ..

      3.一詞多義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 ..

      之

      何陋之.有 ( )

      4.古今異義 古義古義

      形絲竹今義今義

      5、詞類活用

      (1)有龍則靈.

      (2)無絲竹之亂.耳

      (3)無案牘之勞.形

      6、指出下列特殊句式類型。

      何陋之有?

      7、指出下列句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 )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 )

      (6)孔子云:何陋之有? ( )(

      8、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 ) ))

      【合作探究】

      1、快速從文中找出能總領全文的.句子(主旨句)。

      2、文章開頭寫山、水,這與陋室有什么關系呢?

      3、文章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德馨”的?

      4、文章題目為“陋室銘”,結尾卻又說“何陋之有”,這樣矛盾嗎?

      5、結尾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

      6、(歸納主題)作者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怎樣的節(jié)操和情趣?

      7、文章借陋室以言志,通過形容陋室不陋,表現(xiàn)作者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yǎng)的思想感情。這種是一種怎樣的寫作手法?

      第三課時

      【鞏固提升】

      課題:《短文兩篇—陋室銘》

      姓名: 班級: 課型:新授 授課時間:2011.9 主備人:李成華

      【學習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積累文言詞匯。

      2.通過品味語言揣摩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情趣。

      3.學習課文“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和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及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預習導學】

      一、 了解“銘”這種文體及作者簡介。

      1、“銘”,本來是古代刻在金屬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fā)展成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短小精悍,押韻,句式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內(nèi)容上有頌揚或警戒之意。如:座右銘、墓志銘

      2、作者簡介。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當年劉禹錫被貶官到安徽和州當通判,受到和州知縣的百般刁難,讓他在半年時間,搬了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是斗室(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劉禹錫因此提筆寫了《陋室銘》一文,并請人刻在石頭上,立在門前,用來明志。

      二、自主學習,反復誦讀,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惟吾德馨( ) 苔痕( ) 鴻儒( ) 案牘( ) ....

      2.解釋加點字詞

      (1)有仙則名 .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惟: 吾: 馨: ........

      (3)談笑有鴻儒 ..

      (4)可以調(diào)素琴 .

      (5)無絲竹之亂耳 ..

      (6)無案牘之勞形 ..

      3.一詞多義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 ..

      之

      何陋之.有 ( )

      4.古今異義 古義古義

      形絲竹今義今義

      5、詞類活用

      (1)有龍則靈.

      (2)無絲竹之亂.耳

      (3)無案牘之勞.形

      6、指出下列特殊句式類型。

      何陋之有?

      7、指出下列句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 )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 )

      (6)孔子云:何陋之有? ( )(

      8、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 ) ))

      【合作探究】

      1、快速從文中找出能總領全文的句子(主旨句)。

      2、文章開頭寫山、水,這與陋室有什么關系呢?

      3、文章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德馨”的?

      4、文章題目為“陋室銘”,結尾卻又說“何陋之有”,這樣矛盾嗎?

      5、結尾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

      6、(歸納主題)作者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怎樣的節(jié)操和情趣?

      7、文章借陋室以言志,通過形容陋室不陋,表現(xiàn)作者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yǎng)的思想感情。這種是一種怎樣的寫作手法?

      第三課時

      【鞏固提升】

      《短文兩篇》之《陋室銘》教學反思

      一.分層次的朗讀教學貫穿文章的始終。

      這篇課文文質(zhì)兼美、篇幅短小,讀起來瑯瑯上口,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學習本文時,讓朗讀貫穿整堂課,學生在讀中感知語言,在讀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發(fā)揮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設計了幾個朗讀環(huán)節(jié):1,講完背景故事后,學生已有了學習本文的興趣,我于是進行范讀,讓學生初步感受短文的優(yōu)美語言和意味,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2,學生自由讀,這是初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初步進入文本。3。指名朗讀,要求讀出情感。讀后學生帶著對文章的理解進行點評,對什么地方應該重讀,什么地方應該輕讀,什么地方應該停頓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學生根據(jù)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讀課文,就不僅讀出了情感,更讀出文章的韻味4。女同學朗讀,男同學畫出描寫陋室的語句,品析這些語句是如何來表現(xiàn)陋室不陋的。在這樣的幾輪朗讀之后,學生已能當堂背誦,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難度的文章,已經(jīng)理解得比較好了。

      二.想出新穎的導入方式吸引學生對文章的感悟。

      劉禹錫的《陋室銘》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安貧樂道的情趣。這與今天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如果學生不知道劉禹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了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在導入部分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了本文的寫作背景,讓同學們了解到這是一篇不畏權勢的戰(zhàn)斗檄文,從而帶著對劉禹錫錚錚傲骨的佩服學習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巧妙的設計提問,引導學生逐步走入文本

      精心設計問題,并形成一個問題鏈,讓這些問題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每個問題都讓學生從課文內(nèi)容出發(fā),挖掘其意義,讓學生在每一句課文的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最后運用課文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前后呼應把它連接在一起,融匯貫通,把全篇課文的講析內(nèi)容全部帶了出來,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串珠成鏈”的'整體把握效果。這種方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不讓人覺得死氣沉沉,而且問題與問題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屋外到屋內(nèi),從景-人-趣,一步步地隨著學生自主地交流探討深入進去,使學生在深入的過程中理解全文。

      四.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zhì)疑,大膽發(fā)問的習慣和能力。

      在疏通字詞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改變了以往以老師串講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學互相質(zhì)疑、解答的方法,鼓勵學生從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提出問題,然后同學們互相解答。

      對于重、難點教師適當點撥、強調(diào)。

      但可惜的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安排的時間太少了。文言文畢竟是一種與現(xiàn)今實際使用的活的語言相去甚遠的古代書面語,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連字面意思都還沒有搞懂,就很難理解此文的深層含義了,因此掌握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應該是本文的學習重點?墒牵乙蚝ε略O計的內(nèi)容上不完,有意縮短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很多重要的字詞沒有得到解答,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后面了解文章主旨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出現(xiàn)了一次短暫的冷場,雖然這次冷場被我巧妙的解決了,但仍然感到遺憾。

      《短文兩篇》之《愛蓮說》教學反思

      《愛蓮說》這篇古文閱讀重點并不多,主要是通過以花喻人來表達作者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不追名逐利,不愛慕富貴的思想感情。因為是剛開始學習文言文不久,有不少詞語要讓學生學會積累,所以我將這節(jié)課的問題設計為如何讓學生通過閱讀注釋和運用已學過的古漢語詞語解釋的規(guī)律來完成大部分課文含義的解釋,從而達到積累古漢語詞義的目的。從整節(jié)課來看,學生能通過以往教授過的方法解釋詞語,比如:單音節(jié)變雙音節(jié);通假字;詞性活用;他們也能通過閱讀注釋找到新的詞語的解釋。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們只顧翻譯聽寫死記硬背答案,忽視積累的現(xiàn)象,覺得只要記下老師每次講課的要點,就萬事大吉了,他們不是有意識地通過以前學過的課文舉一反三的尋找答案,學習很被動,有時提問就常常卡殼在這種時候。所以,我除了要從符合學生認知能力方面再尋找簡單易學的學習方法外,在課時安排上,閱讀分析絕不能占時過多。

    【《陋室銘》教案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陋室銘》教學反思02-06

    《陋室銘》教學反思11-13

    陋室銘教學反思11-07

    《陋室銘》教學反思精選01-29

    《陋室銘》教學反思與課后反思04-17

    【熱門】《陋室銘》教學反思12-01

    【精】《陋室銘》教學反思12-02

    【推薦】《陋室銘》教學反思12-04

    《陋室銘》教學反思【熱門】12-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手机版 | 亚洲成在人电影天堂 | 亚洲自拍r级免费视频 |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 亚洲少妇另类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