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鈴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21 05:41:53 柳永 我要投稿

    柳永雨霖鈴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柳永雨霖鈴教學設計

      1.初步掌握鑒賞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2.理解“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

      3.理解融情入景,虛實結合的藝術表現手法。

      二.教材內容、重點難點分析及策略

      1.教材內容:

      《雨霖鈴》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第四課的一首詞,這首詞是柳永的代表作,該詞通過描寫詞人與愛人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景及想象離別后羈旅生活的情狀,集中反映詞人的復雜內心世界,為世人所傳誦。這首詞是宋代婉約派的代表作。全詞以“離情”為線索,用白描、鋪敘、點染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情人話別時留戀難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悶心情,景中見情,以情帶景。其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被譽為千古名句。這首寫離情的詞,可謂淋漓盡致,備足無余。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語言簡潔明了。

      2.教學重點及教學策略:

      (1)“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

      (2)理解虛實結合的藝術表現手法。

      對策:這是一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體現學生主體的朗讀鑒賞課,因此我安排以下四個步驟的學法引導。

      多媒體播放《別亦難》歌曲,創設“傷離別”意境

      1.指導誦讀:

      指導學生注意誦讀,整體感知,體會情感

      學生齊讀——教師范讀——聽讀——齊讀

      讓學生感受到詞中所蘊含的深深的離愁別緒。

      ⒉指導想象:體會詞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通過引導,讓學生根據意象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詞中所創造出來的藝術畫面。

      ⒊引導學生進行名句的鑒賞:主要通過“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分析鑒賞其中運用到的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⒋課外拓展,通過補充相關意象詩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發現總結古典詩詞中存在的一個規律性的特點:通過固定意象體會作者思想情感。并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教學難點及教學策略:

      品味詩詞意象,體會作者情感。

      對策:鑒于這節課的難點,我擬采用以下教學策略:①通過反復誦讀培養學生對詞的意境美的感受。②通過逐句點撥賞析使學生對融情入景,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產生深切的感悟。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語文基礎較差,但對詞這種體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時已有接觸,曾經學習過蘇軾和辛棄疾等人的詞,初步感受了詞的語言美、意境美,雖然對詞的基本概念有了朦朧的了解,但畢竟只是停留在比較膚淺的感性層面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柳永這位著名的詞作家,早已為同學們所熟知。他的作品很多,但平時學生接觸的不多,不知其風格如何,故而有很強的好奇心理。所以本課教授目標主要定位在“感受”二字上,拋開了一些分析詩詞的術語,以情來帶動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詩詞的興趣便成為本節課教學的主要教學策略。

      四、教學策略圖

      <p

      五、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討論—鑒賞為主線,培養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對此,我主要采用了多媒體演示法、誦讀法、想象意境法、拓展法等方法。在實際教學中主要采取“創設情景——設置問題——反復朗讀——探究討論”的教學策略,給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深刻體悟、積極探究的平臺。

      六.學習方法

      整體把握察內容,再現意境體詩情。易詞造意賞名句,熟讀背誦多識記。

      《雨霖鈴》課堂實錄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別亦難》歌曲,創設“傷離別”意境

      師:剛才聽到的歌曲表達的是什么主旨?

      生:離愁別緒(板書)

      李商隱說“相見時難別亦難”,是呀,在現實生活中,離別是一種常事,也是文學作品中長盛不衰的主題。

      師:大家想一想,我們以前都接觸過哪些描寫離別的詩?

      生回憶: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適的《別董大》、孟郊的《游子吟》等,透過這些詩句,我們可以看到母親送別孩子時的淚眼愁眉,朋友送別時的牽掛、不舍和祝福,正像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江淹所說的那樣——“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那么,北宋婉約派的著名代表詞人柳永又是怎樣表現“傷離別”(板書)這一主題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代表作《雨霖鈴》。(顯示課題)

      大屏幕展示學習目標

      二、作者簡介

      大屏幕顯示 “走近柳永”。

      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柳詞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詞集《樂章集》。

      三.整體感知

      1、師:下面給同學們一分鐘的時間,大家朗讀一下這首詞。(學生自由朗讀)

      教師提問:讀完后,你能說說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

      叫一生回答

      生答:哀婉、悲傷、凄清。 教師(板書)

      2、叫一生學生讀,教師點撥。

      3、多媒體播放《雨霖鈴》配樂誦讀。

      要求:注意作品的節奏、韻律、讀音,并且注意體會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跟讀)

      4、學生齊讀。

      四.鑒賞

      【學法指導】  教師作詩詞鑒賞技法指導

      (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語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詞句。

      (3)寫作技巧的探討:

      師:請同學們回顧詩詞常見的表達技巧,有哪些?

      生: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襯情,融情入景,以樂寫哀,以哀寫樂)。(板書)

      師:本詞采用的是什么表達技巧?

      生:…

      師:這首詞的重點特點是情景交融,虛實相濟,(板書)鑒賞時圍繞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寫了哪些景物? 有什么特點?

      (2)哪些句子抒寫了作者的感情?

      (3) 怎樣理解千古傳誦的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1、 賞析上闋。

      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明確

      分析:“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師:開頭一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內容?

      一生:這三個句子交代了時間、地點以及詞人所處的特定環境。

      師:這三句描寫,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還有別的什么作用嗎?(教師引導:聯系《琵琶行》開頭景物描寫的作用)

      生:這幾句除了交代時間地點和特定環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氣氛。

      師:這句話渲染了怎樣一種氣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意象品意境。

      生:意象:寒蟬、長亭、驟雨

      師生共同分析意象

      寒蟬:

      師問:寒蟬有何寓意?

      生討論回答:憂愁

      師:是啊,古人在文學作品中寫到“蟬”的時候,往往都是和“憂愁悲苦”聯系在一起的。

      寒蟬——憂愁悲苦

      (大屏幕顯示)例如:元代的盧摯在《沉醉東風》中說:“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宋代詞人晏幾道在《采桑子》中說:“一寸愁心,日日寒蟬夜夜砧。

      師:這些詩句都是借“蟬鳴”來抒發悲苦憂愁的思想感情的。因為蟬的鳴叫,嘔啞嘲哳難為聽,而秋蟬的鳴叫就更加凄涼,這里再加上一個“寒”字,就愈發使人感到特別的悲苦,因而“寒蟬凄切”四字在詞作之首就為全篇奠定了一種令人心碎情感基調。

      師:長亭有什么寓意?

      一生答:早在秦漢時便開始在道旁設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別餞行之用。當時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長亭”五里一短亭。詞中的長亭(短亭)是古代的人們送別的場所。所以我覺得也是傷感的載體

      師:許多文人學士在寫離別時經常要寫到長亭。例如: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大屏幕顯示)

      結論:環境悲涼

      分析:“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師: “無緒”是什么意思?

      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回答:沒有心思。

      師:為什么“無緒”?

      一生:因為要離別,所以即使有山珍海味也無沒有心思。

      師:哪個字能體現出二人難分難舍的情感?

      生:催

      師:請大家通過想象和聯想,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亭送別時的情景。     (學生思考)

      一生:在那樣一種令人銷魂蝕骨的環境中,城門外,帳篷宴餞行。正在難舍難分之際,縱然有山珍海味,美饌佳肴,也必然是食之無味;而船家又看不出個眉眼高低,竟然在這樣的時刻催促登程!詞人不想走不愿走卻又不得不走

      矛盾:留戀←→催發

      情深意長→不想走,我想留

      師:想一想這是一種什么心情?

      生:痛苦、無奈、戀戀不舍的心情

      結論:難分難舍

      分析:“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詞人用細節描寫推出的特寫鏡頭。

      師提示: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特寫鏡頭。

      (學生思考一分鐘回答)     一生:因為難分難舍,因為不想走,因為我想留,所以在這痛苦萬分時候,即使有萬語千言,千言萬語,也難以一一傾訴,兩雙無力而有意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只好我望著你,你望著我,淚眼相對,無語凝視。“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啊。

      師:此生用詩意的語言描寫了詩意的鏡頭

      師生鼓掌

      分析:“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上闕的結句

      師:這三句寫的還是人嗎?

      生:是寫景

      師:這里的景物描寫是作者想象的還是虛構的?

      生:想象。

      師:詞人這里描寫想象中的景物,表現了他怎樣的心情?請用幾個形容詞加以概括。     生:詞人此時的心情是惆悵、凄苦、悲涼的。

      師:為什么此句又在寫景呢?

      一生:我覺得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情感,主要是以景寫情。

      師補充:直接寫人已經講感情表現到盡頭了,再用景烘托,更能突出詞人的愁緒和前途的黯淡無光,同時也暗示出情侶的分別是久遠而漫長

      結論:惆悵傷感

      上闋重在寫離別前的依依不舍的情景。

      2、賞析下闋

      分析:“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師:在這兩句中,有三個字點明了這首詞的主旨,是哪三字?

      生:傷離別。

      師:詞人在這一句中除點明主旨外,還從兩個角度去抒情,一個是歷史時間,一個是季節,分別在那些字里體現出來?

      生思考后回答:“自古”“清秋節”。 師: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詞人的情感:

      生思考

      一生: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會因為離別而感覺到悲傷。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離別在古代是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又是在清秋節,可謂愁意濃濃啊

      結論:愁意濃濃

      分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教師提問,啟發引導學生體會本句的精妙之處。

      師:這兩句中有直接表達感情的字嗎?

      生:沒有

      師:這里的景是真實的還是想象的?

      生:想象

      師: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抒發作者什么情感?

      生:楊柳 曉風 殘月

      師:說說這一句為什么能成為千古名句?

      學生討論,叫一生回答

      一生:它沒有一個字是寫情的,而又沒有一個字不寫情。詞人設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將身在何方呢?我的身邊還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嗎?不會有了,陪伴我的將只有岸邊楊柳,耳畔清風。

      教師補充:(大屏幕顯示)

      把楊柳、風、月這三件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成為一幅鮮明的畫面。

      惆悵曉鶯殘月—— 韋莊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

      愿為西南風   長逝入君還—— 曹植

      此畫面出現在特定的時刻——“酒醒”之后

      醉不成歡慘將別 —— 白居易

      舉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

      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李清照

      作者通過寫景,點染(烘托)出那種說不完訴不盡的離愁別緒。

      結論:酒醒傷情

      分析:“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問:詞人這里為什么說“虛設”?

      生思考后,叫一生答

      一生:因為沒有人陪伴,無論怎樣的良辰好景,對詞人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

      師:請大家注意,詞人在這里只寫到良辰好景,而沒有寫到平常時日。為什么呢?

      一生:因為連良辰好景都形同虛設,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就算有千種深情,萬般愛意,又向誰去說呢?只有獨對清風冷月,望空興嘆,為伊消得人憔悴了。這樣,作者就在令人灑淚傷情的抒寫中,結束了全詞。

      五、小結

      我們再回頭看整首詞,情語在寫情,景語也并非只寫景,每句中都包含無限情思。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大家在誦讀時要注意體會本詞“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特點。 還要注意把握婉約詞的情感基調:哀婉、無奈、凄清。另外,以后在鑒賞詩詞的時候,要通過品位詩詞的意象,體會作者感情。

      六、情景再現

      多媒體播放《雨霖鈴》動畫。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七、全班同學背誦本詞

      學生自背四分鐘(注意把握傷離別的思想感情)

      叫一生背誦

      學生齊背

      八、作業:

      1、背誦全詞

      2、用借景抒情的語言描寫你所經歷的一段愁或喜。

      要求:①體裁不限,也可填詞作詩。②要寫真情實感,不得無病呻吟。

    【柳永雨霖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柳永詞《雨霖鈴》教學設計07-25

    《雨霖鈴》柳永06-27

    柳永《雨霖鈴》10-13

    柳永雨霖鈴04-17

    雨霖鈴柳永鑒賞09-07

    雨霖鈴柳永拼音11-09

    雨霖鈴柳永朗讀10-21

    雨霖鈴柳永全文07-30

    雨霖鈴柳永譯文09-03

    柳永雨霖鈴繁體06-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 日本乱子伦一级视频 |